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会》2019,(12)
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低端制造转移,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科技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驱动作用,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是驱动纺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该文从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推进技术研发中心、成立生态纺织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方面,重点从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方面介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科技与纺织产业融合方面的工作实践,探索促进技术与经济高效融合的"学会模式"。  相似文献   

2.
产业科技合作对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粤港澳产业科技合作的客观要求,而粤港澳产业科技合作则从多方面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现实基础.在基于粤港澳产业科技合作的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中,不同城市或区域根据自身的经济技术条件,可采用和实施不同层次的创新模式,实现各自的创新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问题是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科技创新是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因素,是拉长产业链、发展替代产业的重要保障,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淄博市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他们的主要经验是:通过品牌建设推动传统工业由制造向设计创造升级;产业梯次转移推动传统工业向总部经济转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园区循环工业促进经济低碳发展。淄博市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但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仍然需要作出不懈努力。我们的对策思路是:强化科技对传统工业转型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优势;建立多元投入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形成转型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在“互联网+”背景下,科技服务业成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推动着经济转型升级。文章以京津冀科技服务业发展为例,分析了京津冀当前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互联网+”背景下京津冀发展科技服务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以期为科技服务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智能化是数字经济时代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可靠手段。本文基于系统构建的智能化体系框架,测度了2010-2019年区域智能化水平,并将科技人力资源异质门槛纳入智能化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机理框架,通过构建非线性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讨在不同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异质门槛下智能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影响。研究表明:区域智能化水平整体偏低,存在一定发展空间,且地区差异显著。智能化对产业转型升级作用呈现出显著的科技人力资源异质门槛效应,较低程度的科技人力资源显著抑制了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科技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并突破“临界值”,科技人力资源显著正向推动智能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即智能化与产业转型升级呈现U型关系。研究回答了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有效利用科技人力资源实现智能化、帮助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为现有研究提供系统性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的源泉,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践证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结构升级。本文就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做了初步思考,并形成了《东川工业园区科技创新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东川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情况、找出园区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快园区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结构升级、实现跨跃式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已逐渐由高速增长期逐渐进入潜在增长率下移的增长阶段转换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从经济、政策、技术以及国际市场4个方面对我国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构环境进行分析,针对转型与升级过程中面临的相关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邢台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传统加工制造行业,很多产业是高能耗,易污染的产业。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邢台市要克服资源能源环境等制约发展因素,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以此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谋求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东莞产业发展模式、科技发展基础、城市功能定住以及产业升级转型对科技服务的现实需求,在借鉴国内大中城市和西方科技发达国家推进科技创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必须通过搭建产业集群行业创新平台、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模式、以产学研合作为主要途径,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技术创新链.同时,根据东莞产业发展和科技发展现状,提出东莞搭建行业创新平台和推进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云南省传统优势产业,蚕桑产业对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经过多年努力,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受产业体制机制创新不足、产业技术服务支撑能力弱、产业科技人才缺乏等因素制约,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动力仍然不足。针对云南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科技创新需求,需从创新蚕桑产业体制机制、构建蚕桑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蚕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3个方面着力,促进云南蚕桑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湖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总量、经济地位、品牌质量、体制改革、公共事业等方面的坚实基础和不足,探索文化科技融合中湖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范式,并指出文化科技融合中湖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测度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水平和探析各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质量区域经济引领作用,意义重大。研究联合体通过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带动区域产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为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视角。选取2014-2019年我国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面板数据,基于研究联合体的视角构建涵括产业结构水平、创新驱动水平、数智赋能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四个维度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模型评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寻找其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平均水平为0.470,处于中等水平;水平最高的深圳与最低的乌昌石之间的差为0.545,差距较大;东部示范区整体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南方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平均水平为0.519远高于北方的0.3932,南北方差距明显。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表明:示范区研发创新能力与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研发创新通过知识发现和技术创造带动示范区产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人才支撑能力与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提升人才存量进而引发“知识外溢”效应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服务能力与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搭建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提供完善的保障服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牵引能力对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吸引资源要素聚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开放合作能力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整体而言开放合作跟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不大。鉴于此,示范区应搭建完善的研发创新环境、打造致力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研发平台、构建研发人才体系、探索差异化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13.
转型升级已是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浙江省块状经济中的中小企业为例,探讨转型升级的技术路线图,特别聚焦通过技术创新、品牌、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来升级浙江诸暨的袜业产业,并以诸暨大唐袜业产业为例,详细论及袜业产业的集群升级模式。  相似文献   

14.
曲靖市已基本形成卷烟等六大支柱产业。煤、电、矿冶等传统产业比较大,转型升级压力大,问题也突出。曲靖市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应该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等。围绕总体发展目标,重点做好重大成果转化、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工作,并采取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改革等措施,实现重点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高新园区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因此,进一步加快高新园区建设,打造高新园区升级版,对于促进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分析总结浙江省高新园区现状基础上,深入剖析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以及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据此提出推动高新园区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球正处于第六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前夜,并由此带来先进制造业的大发展。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国传统制造业来说,要想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转型升级并在全球续写"中国制造"的奇迹,培育高素质技术工人显得尤为迫切。依托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产业分工,得益于中国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信息为要素的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依托其高效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能力驱动产业结构升级,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大力提升社会生产力。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变革,认为数字经济通过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及质量变革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中国超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级计算历来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近10年来的中国超算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文章回顾近10年来国内外超算产业的发展现状,解读我国超算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分析了未来超算产业发展的技术趋势后,从政策、产业和技术等角度为中国超算产业在E级计算时代的爆发提供了产业政策的相关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是以建设发展模式为特征,它亟待通过转型升级向优化运营发展模式演进,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的取向及路径:一是从文化创意的产业化集聚,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意化演进;二是从文化创意产业的传统园区,实现向基于信息化的文化创意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智慧型园区演进;三是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者,实现向市场化、专业化、高端化运营商主体的转换;四是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自我发展,实现向引领区域创新、创意、创业发展的创新驱动中心演进。  相似文献   

20.
分析广东省经济结构和科技中介服务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长期制约广东省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科技中介服务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服务意识不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区域分布不均。从"加快转型升级"的角度,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必要性在于:一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需要;二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内容之一。最后,提出广东省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