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院起源于唐代,其起源路径主要有官、私两途.唐代丰城罗山书院是一个具有道教色彩的民间纪念性质的祠观,聚书授徒等教育性质并不明显.罗山书院在丰富书院起源路径、表征唐代书院的不同历史形态、体现唐代书院的文化特质、拓展书院研究对象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洪波先生所著《中国书院史》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书院历史的学术专著。邓书通过大量唐代地方志和诗文,对书院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并作了全新的解释,将唐代书院的面貌呈现出来。但是,引用地方志和诗文论证唐代书院起源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可以看出唐代书院与后世书院的性质是决然不同的,因而书院的起源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具有学校功能的书院,有"聚书"、"聚徒讲学"和"习礼"这三个"要件".乃古代"留意斯文之地方贤士大夫"所为的一种学校模式.其产生的年代曾长期有争议.建于唐代的具有教学功能的书院于二十多年前,在江西已发现有确实的证据.东佳书院(东佳书堂、义门书院)史料的发现,已使书院起始于唐代成为中外教育史学界的共识,而后又发现了多处,如桂岩书院、景星书院、施肩吾书院(石室书堂)、都官书堂等等.近年有人又提到了丰城的罗山书院、进贤的栖贤书院亦建于唐代,然而这两所书院当时(唐代)是否已具有学校性质尚待证实.  相似文献   

4.
唐五代书院考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书院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关于书院的起源,一向有较大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民办书院起源于宋代,有的认为起源于五代。近年一些学者在明清地方志中发现了不少唐代民办书院的材料,并将其与《全唐诗》中的书院相对应。于是,民办书院起源于唐代说甚嚣尘上。笔者研究这些材料后认为:明清地方志中书院起源于唐五代的记载都不可信。就可靠的史料而言,目前只能说作为学府的民办书院起源于宋初。一、唐代原始文献中的书院研究唐五代的书堂及“书院”,今人多使用明清时代的地方志。其实,考证唐宋时期的书院,应以正史及唐代原始资料为据。以…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     
书院之名起于唐,一是官方修书的机构,二是私人讲学的场所,三是虽有“书院”之名,但对其内容与性质尚无法判断之书院。吴洪成、刘园园两位先生的《唐代河北书院考论》认为张说书院、西豁书院、棠荫书院是唐代书院,为我国的书院研究增添了色彩,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然而,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书院,即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的书院是否出现于唐代?唐代的集贤书院是否具有教学职能?清代学者袁枚《随园随笔》卷14说:“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从此以后,至今所有有关书院的书院史和高教史论著皆  相似文献   

7.
具有教学功能的书院始于唐。书院不是国家规定的一种教育制度,而是民间人士自发创造的学校教育模式,书院的名称也因此极不固定,"书院"和"书堂"("书舍"、"书斋"等)存在着互用、通用的情况。徐梓先生在《元代书院研究》中认为唐代的东佳书堂已有书院之实,但尚无书院之名,从而否定了作为教学机构的书院起源于唐代的观点。从"书院"和"书堂"("书舍"、"书斋"等)名称的互用、通用来看,这一说法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8.
书院是一种复杂的文化教育组织,从其发展的历史形态与作用来看,教学功能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表征之一。因此,可以把书院分为广义的文化书院和狭义的教育书院。唐代民间私学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教育中介、教学模式与教育宗旨等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出现了聚书授徒以应科举等新的特征,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教育机构——书院的兴起。以此出发.具有教学功能的书院起源于唐代的观点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9.
唐代书院的创建与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亦始于唐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为具有学校性质书院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其它如私家讲学的传统、佛道聚徒讲学的经验、天下大乱士病所无于学,故家避于山林,僻壤读书讲学,亦是书院产生的诸多因素。书院是中国学校发展第二阶段--读书学校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形式。  相似文献   

10.
书院是一种复杂的文化教育组织,从其发展的历史形态与作用来看,教学功能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表征之一.因此,可以把书院分为广义的文化书院和狭义的教育书院.唐代民间私学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教育中介、教学模式与教育宗旨等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出现了聚书授徒以应科举等新的特征,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教育机构——书院的兴起.以此出发,具有教学功能的书院起源于唐代的观点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机构书院发端于唐代后期,至北宋形成制度.唐代河北有书院出现,开展了教育活动,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从人文精神、自然环境与教育资源等方面绵延后世,具有历史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12.
书院有广义的文化书院和狭义的教育书院之分。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唐代民闻私学出现了聚书授徒以应科举等新的特征,标志着新的教育组织机构——书院的兴起。以此出发,具有教育功能的书院起源于唐代的观点是更加贴近事实的。  相似文献   

13.
“书院”二字的出现,起于唐代。据《玉海》记载:“唐明皇置丽正书院,集文学之士。”但那时的书院还不是教育场所,也没有普遍建立。只有到了宋代,国内各地才有书院设立,并且是教育场所。宋朝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元书院、石鼓书院。就被称为“天下四大书院”。著名学者朱熹,就曾在白  相似文献   

14.
书院是古代的学校,出现于唐代初年,起先并非士子肄业之所。随着历史的演变,书院渐渐成为了一种教育机构,并延续了千年之久。在历史的长河中,书院参仿佛教的因子,兼取私学、官学的办学经验,曾一度成为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一份宝贵的遗产,研究书院教学有着承继传统、借鉴经验、考量现今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宋元时代的书院 “书院”这一名称起源于唐代。开元初年(713年)唐玄宗置丽正殿书院,十三年改为集贤殿书院。但这时的书院只是官方用来藏书和校书的地方,而不是读书和讲学的场所。直到唐末、五代时,书院才作为正式的教育机构出现在中国的教育史上。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书院初创阶段的唐代,全国共有地方书院49所,河北拥有3所书院,其中保定地区有2所,这在全国书院分布的相对比例较高。全国大部分地区书院的发展大多在两宋时期,保定书院同期水平与全国其他地区书院发展态势相比,明显落后。但到了元代,保定书院呈现出一种上升现象,就河北省域而论处于前列。考察区域书院教育的沉浮变动,可以发现与现代教育之间的渊源关系,从而为当今教育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书院是古代的学校,出现于唐代初年,起先并非士子肄业之所.随着历史的演变,书院渐渐成为了一种教育机构.并延续了千年之久.在历史的长河中,书院参仿佛教的凶子,兼取私学、官学的办学经验,曾一度成为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书院足我国古代教育一份宝贵的遗产,研究书院教学有着承继传统、借答经验、考量现今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许多教育史书把白鹿洞书院称之为中国最早的书院,而叙述白鹿洞书院的史事,必从李渤始。我虽不认为白鹿洞书院是中国最早的书院,然而李渤对后来白鹿洞书院的建设确有很大的关系。不仅如此,他对唐代江西书院的建设亦有相当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安徽的书院     
书院起于唐代,是时为官家藏书校书的场所。到了唐末五代,这种类似图书倌的书院,就变成了讲学读书,担负教育任务的机关。 安徽的书院,以宋朝皇祐年(1049年)颖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书院初创阶段的唐代,全国共有地方书院49所,河北拥有3所书院,其中保定地区有2所,这在全国书院分布的相对比例较高.全国大部分地区书院的发展大多在两宋时期,保定书院同期水平与全国其他地区书院发展态势相比,明显落后.但到了元代,保定书院呈现出一种上升现象,就河北省域而论处于前列.考察区域书院教育的沉浮变动,可以发现与现代教育之间的渊源关系,从而为当今教育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