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每年的3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WorldWaterDay)。2003年,联合国第58届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2005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又迎来了2006年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水与文化”。自不必说水与人类的生活是如何息息相关,可是谁又真能了解我们的饮用的是什么样的水?我们畅游其中的是什么样的水?农作物所依赖的是什么样的水?与城市相傍的是什么样的水?江、河、湖泊、水库等统称地表水。按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地表水被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文化》2012,(7):4-5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连续两份关于立顿和其他知名品牌茶叶的报告,让茶叶农药残留问题成为焦点。作为绿色保健饮料,茶叶是除水之外的世界最流行饮品。如今“绿和”的这两份报告都强调这些茶叶使用农药并“检出农药残留”,这令嗜茶的中国人迷惑:茶还能喝吗?  相似文献   

3.
世界银行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杰丁曾于1995年作过一个预言:“本世纪的许多战争是由石油引发的,但下一世纪的战争则是起因于水灾。”此语不是没有根据,据英国《卫报》1998年11月2日报道:“埃及已警告埃塞俄比亚,尽管85%的尼罗河水来源于埃塞俄比亚,但倘若其从尼罗河中的取水量比现在增加2倍,埃及就将采取军事行动。”而“叙利亚因土耳其在幼发拉底河上建成一系列大坝,用于水力发电和灌溉,而威胁要动武。” 接近世纪末,人们谈得最多的话题是水、节水。为此,第47届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1月专门作出决议,规定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有人说,世界上最成功的广告是“万宝路”,事实上,最伟大的广告语正是:“地球上最后一滴水,那就是眼泪。” 在中国,水形势是严峻的。我国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的四  相似文献   

4.
降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未来之水”,同时再一次向全世界各国发出呼吁 :水危机是未来 1 0年人类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水资源短缺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 ,也是整个经济的生命线。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 ,约占世界人均水量的 1 /4,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地表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实施优化配置时 ,看到西北的主要地表水源黄河水径流量逐年减少 ,特别是 2 0 0 3年面临 5 0年来最严重的“干渴”,断流已成常事 ,全国其它河流也出现不同成…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创新》2009,(5):15-15
怎样在办公室睡觉而又不被别人发现呢? 有没有觉得图中的人有点奇怪?仔细看过你会发现,眼睛有问题:眼睫毛长红了下面。其实这个人正在闭目休息,而眼睛上是一对眼睛贴纸。在办公室休息一下又不被老板发现,这是一个好办法。不要以为这是自己画的,其实这是日本推出的一种贴纸产品。  相似文献   

6.
水的话题     
《百科知识》2009,(6):1-1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早在1977年,联合国就召开会议,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的匮乏将引发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危机。为了让人们都能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必要,联合国大会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相似文献   

7.
<正> 缺水! 莫非是痴人说梦话?地球上大洋浩瀚,江河奔流,21世纪,人类怎能会最缺水? 但是,这的确是真的。专家们认为,水资源危机将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资源问题。因此,联合国大会从1993年开始,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提醒人们重  相似文献   

8.
流动的马路     
2102年元月的一个早晨,室外气温很低,我起床洗漱之后,坐在沙发上喝着早茶。墙上电视机里传来女播音员低沉而又委婉的声音:“世界上最后一口油井——中国新疆2101号油井已于昨日晚些时候停止喷油。这宣告着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听着电视的播音,我想:石油短缺几十年,到今天终于彻底结束了。庆幸的是,我们早在十几年前就找到了新能源,否则就要在黑暗和寒冷中度日。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苑》2006,(4):36-37
在2006年3月22日“世界水日”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面对全球水资源开发问题,敲响九声警钟。  相似文献   

10.
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一个家庭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两名时尚少女行走街头,身上挂着的MP3上标注着:"中国制造,配合硅谷的软件";法国顶级模特的时装上印着"中国制造,法国名师设计";一名商务人士向飞机窗外望去,机身上写着"中国制造,全球工程师结晶"……这是目前正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上播放的一段广告片的部分画面内容。这则被称作"中国制造"的广告实际上表达了两层意思,一个是"中国制造"已融入了西方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个是"世界制造"也融入了"中国制造"的各个环节。这正是中国企业迫切要向世界表达的声音。也就是说,中国人的品牌意识已经今非昔比,中国人希望早日驱散"中国制造"的不良舆论,进而以一种融入世界的姿态告诉海外消费者,他们购买、使用的中国产品,实际上也是全世界共同制造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南洋,荒岛上。苏洁和何祥扶起昏迷的曼莎。苏洁焦急地喊:“曼莎!曼莎!”何祥急切地喊:“曼莎!曼莎!”曼莎艰难地睁开双眼。苏洁发现曼莎的伤口,大吃一惊:“曼莎,你受伤了!”苏洁撕下外衣一角,给曼莎包扎伤口。苏洁、何祥和曼莎又饥又渴,苏洁和何祥将剩下的半瓶矿泉水给曼莎喝,曼莎不愿喝,比划着手势,向何祥要来笔记本电脑,曼莎在键盘上敲打着,屏幕上显示:“我不行了,留给您们喝,您们要活下来,回到中国……”苏洁和何祥强制曼莎喝,曼莎坚持不喝。何祥的网机响,何祥用笔记本电脑上网,苏明在屏幕上出现。何祥惊喜地:“苏明!”苏洁激动地:“哥!…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11,(1):79-79
认为能把牛奶当水喝的人,出发点是以为牛奶乃高营养饮品,更以为既然是“高营养”,则应“多多益善”。有人对“营养”有点误解,他们把营养解读为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和质量。牛奶中的钙含量高,蛋白质质量好,还含有较多中国人膳食供给相对不足的维生素B2和维生素A,所以“营养丰富”。但为什么说这是误解呢?  相似文献   

13.
《学会》2015,(3)
<正>3月22日,在第23届"世界水日"和第28届"中国水周"到来之际,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大坝协会联合在清华大学新水利馆举办了"2015世界水日-水安全科普论坛",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承办了本次会议。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党委副书记丛振涛致欢迎辞。论坛特邀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金生、中国  相似文献   

14.
吴劲珉 《金秋科苑》2013,(20):60-60
“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里有7个在中国,空气污染使早产儿、小儿发育、呼吸病炎症的发生率增加,其特别严重地影响后代。”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空气与健康”沙龙上通过视频连线这样表述道。他表示,空气污染增加疾病的发生率,正在威胁着人类后代。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和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发展经验的比较,认为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其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渐进性”开放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中国的外汇制度、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FDI)正在逐步实现自由化,试图从中探询出这种“渐进性”开放过程是如何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当我得知曾细平的老家是湖南汨罗市人时,我便展开了联想:这位喝着汨罗江水长大的孩子,是否传承着那位名叫屈原的三闾大夫“哀民生之多艰”的忧  相似文献   

17.
<正>一、研究背景一天傍晚,刚踢完足球的我饥渴难耐,一到家就打开了一瓶矿泉水,“咕嘟”喝了起来。那时的我,感觉能把整瓶水倒进肚子里!结果,还剩了一半没喝完。第二天上午,我拿起剩下的矿泉水正准备喝,立即被妈妈制止了,她说:“隔夜水有细菌,不能喝!”我不以为然,嫌她“瞎讲究”。不过,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好奇,没喝完的矿泉水第二天到底能不能喝?  相似文献   

18.
芬兰是一个被水“涵养”着的国度,波罗的海的蔚蓝拱卫着她,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润泽着她“,千湖之国”的美誉,只有身临其境,才会生出由衷的羡慕。水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芬兰人的生活方式,无论在寂静的湖边,还是在桅樯林立的芬兰湾,都能看到许多游艇。在洒满阳光的午后,在如茵的草坪上,在如盖的树冠下,尽是悠闲地读着书、喝着茶的芬兰人……  相似文献   

19.
在从前的小学课本和故事书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故事叙述一隻渴极了的乌鸦,找到一隻细劲的瓶,瓶里盛着不多的水,这乌鸦没有办法把它的喙伸进去而达到水面。但是这隻乌鸦很聪明,它想出一个好方法,终於把困难克服了。它啣到许多小石子,一块一块投到瓶里,结果瓶里的水面升高到瓶口;这乌鸦就喝了一个畅快。我们虽然不一定相信果真会有这样的聪明的乌鸦,但是这故事却引起我们来研究一个有关几何学的有趣问题:“如果瓶里的水太少,这乌鸦能不能喝到水呢?假定水太少就喝不到,那末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能喝得到呢?”要研究这一个问题,必须假定这水瓶和石子的形状。为了简单一些,我们假定水瓶是一个立方体,许多小石子都成相等的球形。又为了计算便利,再用  相似文献   

20.
圣水     
崔鹤同 《知识窗》2007,(3):11-11
一次海难事件中,幸存的8个人挤在一只救生艇上。在海上漂荡了8天,仅有的淡水是半瓶矿泉水。每个人都死死地盯着那小半瓶矿泉水,都想立即把它喝下去。船长不得不拿着一杆长枪看着这半瓶矿泉水。坐在船长对面的是一名50岁的秃顶男人,他死死盯着那半瓶矿泉水,随时准备扑上去喝那仅剩的救命水。当船长打盹的一瞬间,秃顶男人猛然扑上去,拿起水就要喝。被惊醒的船长拿起长枪,用枪管抵着秃顶的脑门命令道:“放下,否则我开枪了!”秃顶只好把水放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