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意义] 基于主题关联相似度揭示主题汇聚及变异过程,识别学科交叉主题及交叉模式,归纳学科主题的演化趋势及演化路径模式。[方法/过程] 获取情报学学科科研论文的高频主题词,构造主题词共词矩阵,利用网络社区演化分析工具生成学科主题演化网络图,结合指标数据对学科主题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总体上看,情报学学科的研究主题虽然在反复地变化,但核心主题一直存在;扩张、收缩和合并是研究主题最普遍的变化态势,分裂现象较少,产生和消亡现象存在;有3条特定社区演化轨迹清晰地贯穿始终,活跃度相对稳定,反映了3类核心研究主题;3类核心研究主题的演化路径呈现出升华吸纳、共融迭新和辐射推进3种演化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基于主题关联学科主题演化路径的多模式识别方法既能从宏观层面呈现学科主题演化形式,也能从微观层面分析学科主题交叉模式,结合二者可揭示学科主题的继承或创新,预测学科交叉主题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内分泌与代谢学科领域中六种核心期刊在2003 ~2007 年发表论文的全部主要主题词的频次,生成高频主题词的共现矩阵,利用SPSS 做聚类分析得到该学科当前研究热点.在共词聚类的基础上,绘制出2003 ~ 2007 年研究热点的基本框架---战略坐标图,揭示了该研究主题的内外部联系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此外,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了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主题,并应用Netdraw 对共词矩阵进行可视化,展现每个高频词之间的共现关系.本文将科学计量学和可视化技术结合应用于学科分析,目的是直观地揭示共词网络中隐藏的信息或知识,为科研人员对学科发展方向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作为一门与信息技术密切关联的学科,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为情报学带来了诸多影响。有效梳理和整合这些影响的发展脉络与应用场景,强化人工智能在当前情报工作中的角色与作用,能为情报学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示。[研究设计/方法]聚焦情报学领域人工智能相关研究,从高被引论文、文献共引、主题词共现三个维度对人工智能在情报学中的知识基础及其演化和研究热点予以分析与解读。[结论/发现]归纳了人工智能研究对情报学的影响,主要包括促进情报学研究主题的衍生和情报学研究方法的革新两方面,并从理论创新、研究对象拓展、信息服务提升与学科建设四个方面探讨人工智能在情报学领域可能的应用。[创新/价值]通过对情报学领域人工智能相关研究进行深入量化分析和定性研究,探讨和揭示了该主题下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相关发展规律,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一定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旨在通过探讨学科交叉领域共词网络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学科交叉领域的微观知识连接机制。[方法/过程] 结合网络嵌入性理论,将学科交叉领域关键词共现关系建立的影响因素归纳为网络结构因素(内生变量)和关键词属性因素(外生变量),进而借助指数随机图模型,选择学科交叉领域"医学信息学"开展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结构对共现关系生成的影响大于关键词本身属性的影响;择优连接机制和传递性机制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关键词节点倾向于与较新节点相连;医学信息学的关键词倾向于与基础学科的关键词建立共现关系,而基础学科的关键词却倾向于与自身学科关键词相连。  相似文献   

5.
共词网络是科学知识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总结了针对学科的共词网络研究的方法、程序和图谱绘制流程,采集了1900~2012年图书馆与情报学领域国际期刊的数据,将其中的高频关键词利用学科共词网络图谱展示出来。在剖析网络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得到7个子网络,其主题分别对应于知识管理、图书馆、信息检索、信息技术、文献计量、信息政策、电子商务等,7个图书馆与情报学领域的热点主题基本都是图书馆与情报学目前研究的热点主题。本文还设计了主题-主题共现矩阵,使用了以主题本身为节点的主题层级的网络图谱揭示了这七个主题之间的关联,分析了七大热点主题的核心关键词词频随着时间变化的演化图谱,最后着重对学科共词网络的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从主题时序视角出发,以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主题和年会论文集题录为研究样本,进行相关主题词的分布和演化分析,梳理中国图书馆界近十年来理论与实践发展脉络。[方法/过程]获取2007-2017年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的相关主题词,从中选择高频词,利用Excel构造主题词共词矩阵,利用Ucinet和SPSS工具进行主题词静态分布分析,结合"流行研究热点权值(PRHW)"指标对主题词进行动态演化分析。通过词频、中心性、聚类对比分析相关主题词的静态分布特征;通过词频时序和共词时序分析主题词的动态演化特征,并采用PRHW指标进行识别和演绎;从7个类团中抽取两个典型主题词构筑全主题词的共词时序网络。[结果/结论]相关主题词的静态分布特征表现为:年会主题词和论文集主题词高频词一致性较好,论文主题词更微观具体;二者都不具备显著的中心性;聚类结果根据相近原则归并出7个具体类团。主题词的动态演化特征表现为:分长期关注、早期关注、近来关注上升和近来关注下降四类,相关主题的微观演化特征得到了精细化呈现。  相似文献   

7.
庞弘燊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4):115-122
[目的/意义]基于科技论文多特征项共现突发强度的分析方法研究是将各学科领域科技论文文献载体中的多特征项共现信息定量化、重点热点突发的信息内容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分析方法。从动态论文等文献的文档流中探测出突发的特征项对识别密集的内容、活跃的特征项以及预测文本内容的发展走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针对科技论文多特征项共现的突发监测问题,对比目前已有的突发监测分析算法,将改进后的基于卡方统计的热点词计算方法进一步应用于本研究所设计的多特征项突发共现分析方法,并自主开发多特征项突发共现可视化分析工具,用于科技论文多特征项突发共现的图谱可视化,以期通过该研究来揭示相关科技文献的变化状况及突发的热点内容。[结果/结论]通过将本方法应用到科研机构年度发表论文的监测当中,可以监测分析科研机构发文作者、关键词、发表期刊及其相互间关系(如作者-关键词等)在各年的突发情况,并能通过该分析方法以及交叉图谱进一步解读突发特征项的含义,并能揭示出比分析单一特征项突发情况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测高血压医学文献的主题和演化趋势,对发现高血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理解高血压领域概况和促进专家之间的知识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PubMed数据库下载的26 717篇与高血压相关的文献题录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抽取高频主题词构造共现矩阵,同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和狄利克雷多项回归(DMR)主题模型从中观、微观层面探测高血压医学文献的主题分布和演化趋势;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关联和异同点。[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高血压医学文献主要集中在危险因素、研究方法、基本要素、诊断治疗和动物实验这5个研究主题,主题的相对分布比率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改变。利用SNA方法获取的主题词更加具体和明确,而DMR方法获取的主题词更加宽泛,但在探索各个主题的演化趋势方面比较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图书馆学、情报学及档案学(简称“图情档学”)是当代培养新型信息知识人才的重要学科,本文揭示“十三五”期间图情档学科中外期刊论文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以期为我国图情档学科的未来研究提供些许思路,有助于推动图情档学科的发展,提升学术话语权。[方法/过程]选取国内的CNKI和国外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2016-2020年图情档的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VOSviewer、Gephi等可视化软件,从发文量与被引量、关键词共现及时区分布揭示中外文期刊的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十三五”期间,中文期刊论文的发文量呈逐年略递减趋势,外文期刊论文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学科领域的研究逐渐面向国际化;中外期刊论文研究热点呈现研究主题多元化、“图书馆”相关主题研究逐步深化、论文主题紧跟本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动向,但各有侧重等特点;整体呈现出对传统研究领域的坚守与深化,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向社会公众领域的拓展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利用引文内容进行主题级学科交叉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针对学科交叉宏观研究不能刻画学科交叉主题,以及学科交叉微观研究仍处于主题挖掘研究阶段的现状,从内容层面解决主题学科交叉度计算问题,并构建学科交叉分类的量化标准。[方法/过程]首先,采集学术论文并解析引文内容;利用术语集获取术语和术语主题。然后,统计引文内容中的主题术语重复率。接着,计算学科间的主题学科交叉度。最后,基于主题学科交叉度分布熵,进行分类并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①六个学科难以与医学在实践应用知识层面进行学科交叉;医学的理论基础与六个学科有明显的学科知识交叉。②学科交叉存在三种类型分别为:界内交叉、工具型交叉和界外交叉。综上,通过引文内容中的术语可以有效地计算主题学科交叉度,定量地研究学科交叉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提出基于引文耦合和概念格的学科交叉知识结构探测方法。[方法/过程]利用Sci2工具获取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学科交叉耦合文献,利用ConExp1.0工具构建两学科交叉知识概念格;通过概念格关联规则挖掘和层次聚类,将两学科的学科交叉知识结构细分为8个研究主题,揭示各研究主题的关联特征和对应的核心作者。[结果/结论]与传统的聚类树相比,该方法结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描述概念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不仅具有较好的层次性可视化效果,而且意义更易于理解,具有更好的解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对我国图书情报学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主题特点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对文献关键词进行整体分析,根据发文量的变化情况分为三个阶段,梳理出总体研究热点。进一步对三个阶段中发文数量最多、上涨速度最快的阶段进行细粒度划分,基于关键词共现方法分析研究主题的时序变化情况。[结果/结论]我国学者在国际上的研究主题集中、多样化程度低,近十年来科学计量学、社会网络主题发展迅速,知识组织和管理主题的研究热度长久不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从文献内容角度了解图书情报学(LIS)领域对循证科学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主要的研究主题及近年研究方向,同时进行国际与国内的对比。[方法/过程]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CNKI和万方数据库的核心期刊中检索LIS领域关于循证科学的研究。使用内容分析法,从年发文量、所属学科领域对目标文献集进行统计分析,并重点从学科交叉研究、LIS学科职能及其研究对象两种视角分析其研究主题及近5年的研究主题,同时进行国际与国内对比。[结果/结论]LIS领域的循证科学研究涉及医学、护理及卫生保健、政策科学、信息系统、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最终将LIS领域关于循证科学的主要研究主题总结为10类,其中"图情机构服务及图书馆员的专业发展"和"证据来源及获取方法、技术"为核心主题;无论是从涉及的学科领域及主题的广度还是对各主题研究的深度而言,国内均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理论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在科研成果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统计分析我国图书馆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理论应用情况,对揭示当前图书馆学研究中的理论应用概貌及构建图书馆学学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以我国图书馆学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进行理论抽取,采用内容分析、信息计量以及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理论应用的频次、理论与研究主题的关联以及理论来源学科等进行多角度统计分析。[结果/结论]博士学位论文中引入的理论种类繁多,学科交叉性强;理论名称使用不规范,同种理论使用多种理论名称;博士学位论文中引入理论的应用层次不高。图书馆学研究需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理论应用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信息科学相关学科将在图书馆学研究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为揭示情报学领域近15年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演化情况,了解和掌握研究主题热度的动态变化。[方法/过程] 基于动态主题模型(Dynamic Topic Model),以国内外情报学领域影响因子较高的6本核心期刊作为数据集,分析国内外情报学研究主题演化过程,从主题热度的宏观维度和词语变化的微观角度入手,对比分析主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热度异同点,以期为我国情报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情报学研究内容偏重实际应用,国外偏重于技术与方法的创新;同一研究主题在不同时期涉及研究内容差别明显,导致其研究热度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相对于国内,国外情报学研究主题传承性和递进性更强,热度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6.
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关键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敏  孟蝶  张艳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1):128-136
[目的/意义]间歇性中辍是社交网络用户消极使用行为的内容之一,通过分析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对该领域研究的知识体系和关键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据此展望未来研究趋势,为后续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方法/过程]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源,通过关键词检索、追溯检索和主题分析等步骤筛选出54篇重要文献,对研究主题、研究理论、研究方法3个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综述,并据此构建规范性研究流程的框架。[结果/结论]社交网络情境下的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主题的细分程度、理论模型的丰富度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基于信息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交叉学科视角,从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双向博弈、外部社会环境和心理情感体验综合作用角度来深入探究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将成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鉴于异质网络能够揭示数据的多重关系,引入合作网络,构建2-模异质网络,并基于此异质网络,进行作者潜在合作空间的测度与识别,增加作者间合作机会,促进学科知识的交流与融合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2004-2013年间的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定义作者-作者-关键词2模异质网络,挖掘网络中的多重关系;定义潜在合作空间的相关概念及测度公式,并运用共现分析、耦合分析及编译VBA, 程序,对2-模异质网络的作者潜在合作空间进行测度与识别。[结果/结论] 发现图书情报学领域的47位核心潜在合作者;某一研究主题的作者潜在合作空间相同或相近,重叠部分形成了该研究领域的潜在合作团队,这一发现为研究人员寻求潜在合作者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揭示主题研究领域跨学科发展的学科对象和研究内容,提出一种综合的跨学科态势分析方法。[方法/过程]首先,根据主题领域确定涉及到的所有学科类别,并定义学科影响力指数,构建学科影响力网络。然后,对学科影响力网络进行中心度、结构洞和可视化分析,识别核心学科类别。最后,构建关键词-学科类别共现网络,使用网络中心度分析获得由关键词表示的主题内容,并结合核心学科类别和领域专家意见获得跨学科主题内容。[结果/结论]实证表明提出的分析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主题研究领域跨学科发展态势,其有效性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