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3 毫秒
1.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程模式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用与改革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教学指导思想,以强身育人为教学目标已成为高校体育的共识。但如何建立与指导思想、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模式,改革体育课教学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我国普通高校现存的体育课程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衣刚 《体育世界》2012,(5):71-72
体育教育是全民体质的基础,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民体育发民的重要阶段。正确定位高校体育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和发展思路,把高校体育改革与终身体育教育相连接。以终身体育为指导目标引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不仅对当代高校体育教育中加强学生时代的体质健康,更为终身体育奠定可靠的基础发挥终身效益。  相似文献   

3.
赵生荣 《精武》2014,(36):203-203
健康是每个人所追求的恒久理念。体育课程即是以"促进健康"为宗旨,通过传授相关的健康知识与积极开展体育锻炼以达到促进学生健康的目的。"以人为本"是一种对教师尊重、对学生尊重的教育观念。"以人为本"教育观念可促进学校体系的改革,提高学校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在高校体育课程中,也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为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教育正在向体育与健康教育转变。针对高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大学体育教学理念,从高校体育的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形成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于向 《精武》2012,(24):3-5
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对高校体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创新,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为拓展和延伸"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淡化竞技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注重体育课程的实效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习的自主性;突出学生终身体育健身兴趣、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教育质量之目的,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落实与实现。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课程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把提高学生体质状况落入到实处,通过加强"终身体育"理念教育,创新课程设置与结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比赛,开设针对性体育课程项目等改革方法,更有效而针对性的提高学生体质状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日常锻炼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发挥功能性效应,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程新理念与体育学习方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面向21世纪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纲要中确立并提出了一些与以往传统的体育课程完全不同新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理念,主要体现为“健康第一”和健康整体现理念、终身体育理念、主体教育理念和人文教育理念等四种基本理念,它们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产生着极大的影响作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必然带来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加强体育学习指导,对于新一轮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以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主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探讨高校体育教学和健康课程改革的新思路。以达到“健康第一,体育育人”的思想。全面推动素质教育,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传授健康知识,体育技能知识,实现增强体质、改善心理、健全人格的目标。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自主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寓思想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生存教育和与人融洽相处的教育于体育课程教学之中,使学生参与体育、融入体育、热爱体育、享受体育乃至终身体育。成为有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口号,高校体育相应的做了很多的改革,体育课程包括体育显性课程与体育隐藏课程,体育隐藏课程对学生以间接、内隐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学生在体育行为过程中获得体育技能,知道自己生理与心理所需,继续进行体育锻炼,在高校体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体育课程的改革应从全民健身,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找准高校体育教学以终身体育、健康教育为主导思想的切入点,增加体育课年限,以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形式,将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教学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增强学生体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内容的分析、归纳,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应体现在"全面教学"、"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三个方面,并以此为切入点,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程体系,让学生由被动锻炼到主动锻炼,充分调动其主体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应在终身体育理念指导下开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通过文献资料法,就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不仅可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更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健康地生活;体育教育应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在终身体育理念指导下,以人为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合理地运用于体育课。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阵地,健康体魄是高素质人才的物质载体学习体育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我国面对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挑战,必须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努力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高等教育的改革,核心问题是教学改革。在新的世纪,新的机遇面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以适应入世后社会不断变化的要求,尽快与国际教育接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减少体育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增加学生喜欢的选修项目,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以体现高等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朱成 《精武》2012,(7):32-32,34
课外体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健康,陶冶情操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本文针对目前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不足,目的不明确;场地、器材不足;体育竞赛组织不尽合理、影响力差;体育社团数量少,活动单调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课外体育教育的改革进行构想,旨在为黑龙江省高校能够更好地完善体育教育,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孙旭 《体育师友》2010,33(3):43-44
"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理念先进所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是实现"健康第一"的重要途径。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健康第一"理念过程中,却发现学生的体能下降、技能并没有积极的变化。在执行课程学分过程中,感觉设计和管理存在缺陷,根据执行情况发现一些问题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终身体育理念与高校体育课程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还可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一步使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本文从终身体育理念的内涵及作用入手,分析了高校网球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终身体育下高校网球课程教学创新策略,希望可为高校网球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理念,以通识教育理念关注人、人的生活及其发展的视角,从身体健康管理能力与管理行为两个方面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对高等院校(非体育类)的体育课程进行教育成效分析,并提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同时,更重要的应该是传授学生如何通过终身体育的行为获取终身健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应根据高校体育的特点,以终身体育、健康教育为主导思想,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达到和完戊时代对高校体育的要求,从而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丁素文 《体育学刊》2002,9(1):66-67,70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应根据高校体育的特点,找准高校体育教学以终身体育、健康教育为主导思想的切入点,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从7个方面论述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20.
马海涛 《精武》2012,(21):35-35,37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要求对中小学体育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为了切实的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教育部和货架体育总局以及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以"健康第一"作为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新时期,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也将以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突进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优化,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