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下人性化数学作业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我们的学生终日陷于“数学题海”,苦不堪言,严重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机械重复作业太多,缺乏思维参与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丢弃了作业应为学生培养多种能力的发展性功能,这种认识的偏狭加之应试的指向,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忽视对习题的精心设计,忽视习题中的思维价值。这样,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被单调枯燥的重复性作业所占用,学生原本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被这些练习打磨得无影无踪,一点一滴耗干了学生的灵…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改的深入,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等观念和做法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课堂教学改革正逐渐形成“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可喜局面。但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并没有改变这一现状:作业功能固化为单一的实用功能,成为一种巩固知识、强化技能的手段,依然沿用着机械抄记、重复套用的格式和习惯。重记忆,轻思维;重规范统一,轻个性弘扬;重书本内容的巩固,轻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当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机械重复作业太多,缺乏思维参与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  相似文献   

4.
刘志全 《作文》2023,(8):29-30
<正>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传统的教育方式和作业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优化势在必行。教师要以“双减”政策为基础,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充分体现其实践性和针对性,全面适应学生各阶层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刻板的、机械的、重复类的作业,用具有趣味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使学生能有效巩固和复习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一提到作业(或练习),我们总认为:作业是例题的重复,是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机械反复与巩固,于是作业便只有“千人一面”的要求和“千篇一律”的答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设计作业、设计什么样的作业显然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 ,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 ,认识的偏狭加之“应试”的指向 ,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在常年笔与纸的机械摩擦中 ,学生逐渐消钝了语文学习的热情 ,衰减了语文学习的灵性 ,遏制了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发展性作业 ,强调学生是作业的主体 ,注重发挥学生作业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他们在能动的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 ,获取生动、活泼、完满的发展。一、发展性作业的价值取向拓展语文学习空间“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发展性作业主张学生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 ,走向自…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作业视为课堂学习的延伸与补充,将其功能定位在“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学生每天在题海中挣扎、在题山中爬坡,这样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而且阻碍了潜能的发展。如作业布置随意,缺乏指导;作业题型单一,死板教条;作业形式单调,机械重复;作业内容封闭,枯燥乏味等。  相似文献   

8.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作业不应该是课内作业简单的量的追加,而应该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习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但当今现状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教学效率低,课内损失课外补,对于作业的布置缺乏精心设计,只是机械抄写、简单重复或者搞“题海战术”等。学生忙于应付作业,导致一些学生缺乏灵活性,产生厌学情绪,致使英语教学“费时低效”,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形成了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实施多元化作业进行开放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及应试的导向,往往把数学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封闭单调的误区,学生终日陷于“题海”,苦不堪言。一些重复性的或者简单的作业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占用了前瞻性学习的时间。时间长了,学生形成了应付学习的习惯,不利于优生优培;而基础较弱的学生为应付老师的检查,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外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整个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但在传统的作业观下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过分强调“熟能生巧”的误区;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业题;作业形式、内容呆板单调、冰冷无情,是一些纯粹的数和形的舞台。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  相似文献   

12.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传统的数学作业模式基本以机械重复的知识性作业为主,只停留在对知识的重复模仿、机械记忆,造成作业时间严重超标,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活动、睡眠时间严重不足,部分学生甚至对作业产生严重的焦虑、恐惧心理。改革数学作业,旨在减轻学生负担,变被动完成为主动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服从老师,作业更是如此。对于“做什么”、“怎么做”,学生没有发言权,只能执行、完成教师布置的有关任务。在繁琐、机械的重复练习中,学生没有任何个性可言。这种现象与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格格不入的。  相似文献   

14.
英语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它不仅仅需要巩固课堂知识,更需要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和实践使用,而英语作业“单一、重复、机械、繁杂”的现状,只会扼杀学生的兴趣、束缚学生的能力、阻碍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设计英语作业,让学生爱上英语作业,从而让能力得到提升呢? 一、基于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作业 1.画一画.我经常让学生画出图片,配上英语,使学生在绘画和语言学习的交汇中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学习“Favorite food”时,我让学生画一幅展示晚餐的画,并用英语注释.学习“Weather”时,我让学生画出天气的简笔画并配上单词.学习“Asking the way”时,我让学生画出小榄地图并用英语标示.  相似文献   

15.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对于理解、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生物学作业过多、过繁、过难,而且机械训练多、重复训练多,以至于许多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出见“以抄代做”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设置作业时,也应落实“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作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以教师的设计为前提,以对学生辅导、评定为效用的。因此,布置作业绝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通过完成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传统的作业观的影响下,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形式、内容呆板单调、过分强调“熟能生巧”的误区,让我们的  相似文献   

17.
一、内容富想象性。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世界的进步。”世界上很多发明和创新 ,都是从“想”开始的。所以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 ,要彻底减去机械重复的题海训练 ,精心设计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想象性”作业内容 ,如看图说话、续写故事等。二、形式求活而新。孔子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的就是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创新的动力 ,所以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 ,题型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 ,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让学生积…  相似文献   

18.
当前,惩罚性抄写作业作为一种学业惩戒方式,被小学教师广泛使用。“罚抄”作业是强化知识记忆或熟练智慧技能的一种重复学习策略,但不当或过度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在学习目标上,侧重浅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深度学习;在学习方式上,强调机械重复与被动接受;在学习情绪上,容易激发排斥反感与消极情绪。为了更好地达到育人目标,建议小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元认知技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确立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促进知识的理解与迁移;丰富学习指导策略,避免单一重复“罚抄”,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9.
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常用方法,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常用途经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技能的强化上”和“知识的巩固”,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不讲究形式,一味地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作业训练方式,多是教师机械地指定一些课后习题,或是设计一些课外知识习题,让学生统一练习。其实质是以一把尺子评价一切,以一个标准衡量一切。这样做,显然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要求,容易使“尖子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教师吃力不讨好”;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而且,教师设计的习题大多局限于课堂讲授的知识和课后单一的习题。这种单调、重复、乏味的习题,容易使学生的知识“窄化”、思维“僵化”、情绪“淡化”,容易泯灭学生的创造性。为此,我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种“语文作业超市”,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