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中国新闻传播专业网站在2003年内的发展变化,可以发现有以下四个特点:一、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网站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劲头;二、新闻传播管理机构网站逐渐走向成熟;三、门户网站与重点新闻网站纷纷开设传媒频道;四、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网站则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某些倒退现象。 一、继续发展的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网站 作为国内第一个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网站的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www.cjr.com.cn/),经历了2000年至2001年上半年的辉煌,也经历了2001年下半年到2002年的惨淡经营。然而,进入2003年,该网站每天都对其主要栏目进行大量的更新,以保证有  相似文献   

2.
过去两年间,中国网络新闻传播业呈几何级数式膨胀扩张,相关专业传播人才奇缺。专业新闻传播教育目前正加紧努力,以期尽快改变网络新闻专业人员培养落后于网络传播产业发展的局面。 新闻传播教育所面对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需求空间?网络技术加上传统的新闻专业课程是否就可以培养出合格的网络新闻传播工作者? 专业教育面对的社会需求空间 在中国网络传播的早期,互联网新闻传播工作是和网站策划、风险资金筹集、电脑技术开发、网站管理等各种相关活动混杂在一起的。然而,随着网络传播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传播专业网站以互联网为平台,吸引着众多的新闻从业者和新闻研究者以及新闻爱好者,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成为互联网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新闻传播类网站目前形成一个稳定发展阶段,经过市场洗礼后进入细分,几家大的网站和频道自己的优势和发展重点日益突出,也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专业网站(频道)是指以新闻传播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网站(频道)。自1999年国内首个传媒频道——浙江在线的“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建立至今,传媒网站(频道)规模数量大增,形态逐渐成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传媒网站(频道)已达200多个,内容涵盖众多门类和分支;有些已经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在业界与学界形成较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网站英语新闻是宣传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是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地方对外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政府英语网站如何贴近中国的发展实际,贴近英语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英语受众的思维和语言习惯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浙江省政府网站的英语新闻为例,报告笔者在澳大利亚访学期间在英语本族语读者及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的研究.针对地方政府网站英语新闻,他们提出了改进网站设计,增设新闻传播内容和样态,改进语言质量,提升新闻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Web2.0环境下网站的新闻传播与传统网站的新闻传播相比具有全新的特点.本文通过对Web2.0代表网站掘客和微博客的传播特性对比,更好地刻画了Web2.0网站新闻传播的特性,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公民新闻"的概念,并且结合"公民新闻"的理念,对Web2.0网站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国英语新闻网站需要重视传播中国文化与中国价值观,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掌握更大的国际话语权,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国际新闻受众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在此过程中,新闻编译工作对于提升我国英语新闻网站传播成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英语新闻网站中的新闻编译工作者需要理解新闻编译内涵、把握新闻编译原则、探索新闻编译工作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自1994年开始,中国新闻网站经过10余年发展,尤其是2000年以来近6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布局,从中央到地方有三个梯次: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和中心城市(指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新闻网站。大量的媒体网站和专业新闻网站构成规模可观的网络新闻传播矩阵。新闻网站早已走出初期网络版、电子版阶段。从媒介的角度看,它已成为独立的传媒形态;从互联网产业的角度看,它已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众多新闻网站已成长为具有相当规模的互联网企业。其中像“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家级媒体所属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更是蓬勃发展,日…  相似文献   

9.
新闻网站普遍面临技术、资金、人才不足的困惑.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广泛的资源与技术共享,让网站编辑从一些复制、粘贴的简单劳动中解脱出来,致力于地方网络文化发掘,这对改变中国互联网格局、提升新闻网站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人结合工作实践,在网络传播技术的创新与网络新闻传播规律相结合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试图通过建立新闻标准数据库模式,推进新闻网站资源的广泛共享,全面减轻编辑日常工作量,提升新闻网站的传播力、引导力.  相似文献   

10.
传媒专业网络平台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茜 《新闻记者》2003,(9):25-26
2003年7月28日,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国家8家重点新闻网站之一中国经济网正式开通,这也成为今年我国第6家开设传媒频道的全国性综合网站。在此之前,商业门户网站新浪和搜狐、综合性新闻网站千龙新闻网和新华网、人民网,都先后创立或改版推出了自己的传媒频道。这些网站在推出传媒频道时,都表达了为传媒业和传媒人提供服务和交流平台的宗旨,这反映了中国传媒业在新世纪初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中国传媒专业网络平台的壮大。一、传媒专业网络平台的类型中国传媒专业网络平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是伴随着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兴起而兴起的。网络成为…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正以指数增长方式迅猛发展。网络媒体就是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新闻的信息发布平台,中国现存的多数网站大部是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业,这一方面加快了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从业人员素质、新闻业务等方面问题,给新闻网站的发展投下了阴影。因此,新闻网站要真正成为有公信力的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的“传播研究网”于近日开通。 近年来,以“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CJR)网站开通为起点,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网站的数量已达到一定规模。这是中国互联网迅速发展、中国新闻学和传播学教育和科研日益繁荣的结果。传播研究网在发刊辞中写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强,国际新闻在媒体报道中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份量,国际新闻人才的培养也因此成为新闻教育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选择了20家新闻传播专业比较知名的美国大学,研究其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的主要思路,以期为中国新闻院校提供借鉴。20所院校的名单是由综合多家留学机构对美国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排名得出,通过查阅各学校网站获得相关材料。研究发现,其中11所院校有专门的国际新闻人才培养项目,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密苏里新闻学院、西北大学梅德尔新闻学院、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加州大学安嫩伯格  相似文献   

14.
《网络传播》:地方新闻网站对中国互联网建设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占据什么地位? 钟瑛:地方新闻网站由于数量多,分布广,犹如神经末梢遍布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在新闻资源、政策资源、本土资源等方面具有多重优势,在中国互联网建设和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习基地是安排学生实习的重要场所。如何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规范化的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基地是每个新闻传播院系都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重要问题。目前新闻传播专业的实习基地普遍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形式,校内的实习基地主要由校报、校刊、校广播台、校电视台、学校网站等组成  相似文献   

16.
孟航宇 《新闻窗》2009,(1):21-21
日前,在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网络传播》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品牌大会”上,金黔在线网站从参选的三百多个地方新闻网站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地方新闻网站十大品牌奖”。  相似文献   

17.
在移动传播环境下,新闻网站地方频道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新闻内容创编上同质化现象严重,又出现了用户流量下滑及用户活跃度下降等严重问题.如何在移动传播环境下求得一线生机,成为新闻网站地方频道必须认真思考的关键课题.鉴于此,结合地方新闻网站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新闻网站地方频道的发展困境,并提出了移动传播环境下新闻网站地方频道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茜 《新闻记者》2005,(5):44-46
所谓网络媒体,从广义上说通常就指互联网,从狭义上说是指基于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网站。具有新闻信息传播功能的各种网站.包括传统媒体网站、各类新闻网站及部分商业门户网站等在内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同样是进行发布新闻工作的专业机构,同样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网络媒体的运作平台互联网所具备的新的技术特性.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传统传媒监督功能的新特点.而随着中国网民人数的迅速增加.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也开始真正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9.
王爱玲 《新闻实践》2014,(10):50-52
核心阅读:中国对外新闻网站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发声渠道。但目前,中国对外新闻网站国际排名、全球网民对中国对外信息网站的访问量以及国际开放性都仍偏低。本文提出应从内容、传播策略、国际合作和网民互动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其信息传播的文化接近性、信息吸引力和国际响应性,争取在国际信息平台上具有话语权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百花齐放,百舸争流"是目前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态势,伴随网络传播受众的普及化、涉及领域的深入化与实现手段的多样化,借助网络传播平台,传媒领域迅速形成了基于新闻传播的各类网站,并逐步沉淀了一批"品牌"新闻站点,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核心声音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