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正如泛滥的暴露性文学容易使人们产生世界一片黑暗和污浊的感觉一样,尖锐的批评性言论多了,形成了群,也容易使人们产生我们的社会问题太多的忧虑心理。因而,批评性的言论中也应体现“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媒体在公共领域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公众社会,公众舆论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媒体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责任. 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对政治力量以及其他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赋予新闻媒介以神圣职责.大众传播媒介是制约权力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民主制度在话语领域最主要的表现.在我国,这种功能主要体现为舆论监督,它是指公民或新闻媒体发表与传播针对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的批评性言论.  相似文献   

3.
批评性评论,虽说新闻词曲中没有这一条目,但是,它在新闻实践中却是一个客观存在,而且颇受读者的喜爱。最近一段时期,笔者曾留心阅读此类文章,以为所谓批评性言论,其实是批评性报道的深化。它的特点,是集新闻批评与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4.
意见领袖     
中国政府正在全面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但在政府的实际工作中,这一用意良好的制度却往往被滥用,甚至成为政府官员拒绝公开信息的借口。喻国明就此指出,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并不是免除各级官员面对新闻机构向公众披露信息、公开政务的职责——不是说有了新闻发言人,其他官员一律都可以不接受采访了。 喻国明建议,当务之急是在信息披露问题上建  相似文献   

5.
言论在县级新闻中应有一席之地。认识不到位,言论这面旗帜就扬不起来。现在,县级广播电视台站不重视言论的情况较严重,有的把言论阵地当作雷池而不敢向前迈人半步,有的怕评不好,论不清而将其弃置一边,这是认识上的偏差之一。另一个认识上的偏差,是对言论缺乏正确的认识,言论具有两重性,一为褒扬,二为批评。把言论看成是“评坏不评好、评劣不评优”、“只贬不褒”的挑刺活,实质是把言论与批评性报道混为一谈,这是某些县级新闻单位长期不敢涉足言论园地的重要原因之一。认识上的第三个偏差,就是自以为有自知之明,认为写言论作品…  相似文献   

6.
体现媒体思考力--《中国青年报》新闻时评创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拥有53年历史的<中国青年报>,从早期的评论员文章、副刊言论,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思想杂文,再到1984年创办的新闻批评性栏目"求实篇",一直在探索新闻与言论的结合.从"求实篇"到"冰点时评",从"法眼"到各新闻版面的专栏时评,人们可以看到媒体思考能力不断以及媒体自身创造力与公信力不断打造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郭林  黄鑫 《青年记者》2010,(6):30-31
政府新闻言论是指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站在政府立场向公众发布的能够代表政府意志和观点的新闻讯息,包括政要演说、典礼致辞以及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答记者问等等。由于媒体关注度不断升级,政府新闻言论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话语方式。本文从政府新闻言论的基本类型出发,结合中西方政府新闻言论的经典范例进行比较,意在探讨中西方政府新闻言论中话语方式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批评性新闻的舆论导向问题,一直是困扰一线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重要课题。批评性新闻涉及面广,敏感性大,政策性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负面效应,给广播电视工作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目前,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许多过去闻所未闻的矛盾也一齐暴露了出来,例如,城市下岗人员的安置问题,农村的乱摊派问题,商业战线的假冒伪劣问题,农民进城造成的城市压力问题,还有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等等。批评性新闻通常有三个来源:一是来自纪检部门和公安司法部门;二是来自群众来信来电;三是来自政府机关的通报。其中,群众来信…  相似文献   

9.
大处着眼,正确把握导向。批评性报道要做到“帮忙,不添乱”,需要媒体和记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站在大局高度思考问题。对于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中的问题诸如下岗再就业、三农、国企改革等关于国计民生的问题,一味地盲目批评,只会造成公众的心理恐慌,增加政府的压力,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媒体应该站在大局的立场上,选择一定的典型平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创造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对一些敏感问题,媒体要注意正面引导。如反腐败的批评性报道,应该坚持慎重选题、坚决揭露、注重效果的原则,以利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对一些大案要案的报道,要通过选…  相似文献   

10.
批评性报道在不可能完全还原的“事实”中去呈现事实和表达否定性的意见,这一报道特质使得批评报道与被批评者的名誉受损(即社会评价的改变)必然产生关联。撇开被批评者的名誉受损系其行为的“咎由自取”这一面不说,意识到新闻媒介的意见褒贬与当事人社会评价之间的“相关性”,既有助于新闻从业者更理性地看待频繁出现的新闻侵权纠纷,用一种平和心态营造舆论批评的环境,也有助于媒体从业者意识到批评性报道的法律风险,更加谨慎地表达意见,提高批评性报道“法”的含量。在权利本位意识日益高涨的大环境下,媒体从业者培养谨慎的批评意识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言论是宣传的旗帜,言论也是当前广播电视宣传的薄弱方面,地方台尤为突出。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加强新闻言论,是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当务之急,必须在“五个一”上下功夫: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言论氛围。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新闻评论,支持广播电视台播发短评,特别要支持播发一些批评性的短评。要让“记者敢写,编辑敢编,台长敢签”,这是做好新闻短评的重要条件。当前短评“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闻单位胆子小,怕风险,不敢拿起短评这个言论武器。因此,从领导到社会都要努力为新闻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言论氛围。二、要有一个总体策…  相似文献   

12.
建议稿条文十一、[减轻或免除责任] 问: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对失实内容已经采取更正或答辩措施的,是否可以减轻或免除侵权责任? 答:新闻媒介或出版机构对失实内容已经采取更正或答辩措施,足以减轻或消除对原告的不利影响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其侵害名誉权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揭露欺诈、强权、腐败、违法乱纪等丑恶现象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批评性报道以其特有的酣畅淋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受众把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期望更多地倾注在作为宣传舆论机构的媒介上,这一方面显示出媒介在社会导向上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表明批评性报道需要予以?..  相似文献   

14.
牧野 《新闻世界》2009,(10):128-129
作为媒体,舆论监督是一个重要职能。综观批评性报道,其重头戏在于揭露性或者批评性报道。所谓揭露性报道,“即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最近几年,由于揭露性报道的增多,媒体出现了批评性报道泛化的现象。一些媒体过度热衷于寻求刺激性、轰动性的新闻题材,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5.
杨华 《东南传播》2011,(11):35-36
网络的自生自发治理机制暴露出诸多缺陷,对网络言论进行管理的诉求得到各方强化。但是,政府在网络言论管理中的角色倍受争议,特别是几年来频发的“因帖治罪”案件引发了社会舆论对政府网络监管的广泛质疑。本文探讨了政府网络言论管理的正当性,并深入分析了目前政府网络言论管理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面对新的媒介环境,政府的媒体管理体系必...  相似文献   

16.
政府新闻言论是指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站在政府立场向公众发布的能够代表政府意志和观点的新闻讯息,包括政要演说、典礼致辞以及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答记者问等等。由于媒体关注度不断升级,政府新闻言论逐步形成了  相似文献   

17.
批评性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不多,但是起到的作用却很大,可以说批评性报道与正面报道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正面报道所无法替代的。但是这种报道的协作难度又较大,很多新闻工作者都感觉难以驾驭。那么如何提高批评性报道的写作水平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批评性报道写作中需要注意的几点要求,供大家参考。总的来说批评性报道既要有针对性,又要能够使人接受,发人深省,引起人们对事件的深入思考,可以说批评性报道考验的不仅是写作功底,更考验新闻工作者的性格与观念。  相似文献   

18.
从“贴吧现象”谈Web2.0时代图书馆员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喜明 《图书馆学刊》2009,31(9):50-51,67
通过对高校贴吧和公共图书馆贴吧的抽样调查,就针对图书馆员的较为普遍的批评性言论进行研究,分析这一"贴吧现象"的影响及成因,最后提出从提高馆员素质、展开有效沟通、拓宽服务渠道和实施危机管理等方面入手来解决Web2.0时代图书馆员的形象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19.
批评性报道作为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的增强,由此引起的新闻纠纷案也多了起来。这种现象给新闻机构带来不少麻烦,但也象一副清醒剂,促使我们冷静下来,认真反思和研究改进批评性报道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建议稿条文十一、[减轻或免除责任] 问: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对失实内容已经采取更正或答辩措施的,是否可以减轻或免除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