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是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现实状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以及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共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之中。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要求,从时间、空间、受众群体和价值观层面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关系,使其形成以多元文化供给一元文化,一元文化引领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动、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文化新格局,这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儒家“实事求是”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儒家“和”文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民本”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普及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数千年来中国和世界历史表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入新阶段,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在于建设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全方位培育文化人才队伍;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最终实现文明互鉴、民心相通,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谐社会等发展道路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体现了我们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  相似文献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保证。落实文化建设的方略部署,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科学建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列主义、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古为今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坚持“洋为中用”,汲取外国文化精萃。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公开出版发行,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深远而又重大的现实意义.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我们必须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各项任务和具体要求,必须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系统的体系,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果反过来又检验、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要正确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自觉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笔者主要论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借鉴和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正确选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新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汉字文化学是一门以汉字为核心的多边缘交叉学科,它的产生、发展有着相应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汉字文化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还没有形成完全成熟的理论体系,具体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北京文化与汉语国际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激烈竞争,使"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国际文化现象。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后,开始转向汉语国际推广,主动积极地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作为中国首善之区的北京,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具有独特的历史使命:在建构文化交往平台、弘扬传统文化、展示当今中国文化风貌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汉语国际推广在体制创新、宣传策略、理论研究和信息建设等环节上均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文化建设在如何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方面还应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努力提升市民素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3.
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直到清朝为止的一千五百年左右的时间里,东北民族在中国北半部建立区域性政权(北朝,辽,金)和大一统政权(元,清)的时间长达七百五十年,占这段历史进程的二分之一。东北民族文化在与中原汉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化多元互补历史格局增加了新的因子,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整合,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如何确立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化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是中国化现代化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中国化现代化只能选择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既是由中国一系列独特的历史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又是中国化发展过程的内在需求,中国化现代化内在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肯定,马克思主义必然对中国化现代化起着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现代化实践的良性互动,是马克思主义获得发展的动力之源,而马克思主义和中西化的互动,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国化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国学的基本内容是经、史、子、集,国学的基本精神是民本意识、良知实践,国学实践的至境是真、善、美。国学教育的现代化就是引领"马克思"与"孔夫子"共存共荣的思想文化现象,当代语文课程完全具备了这些条件。国学教育的语文课程化,就是通过培养青少年的中华信仰,发展青少年的良知情感,塑造青少年的中华人格,崇尚承载国学文化的中文尊严,在有国学知识内涵、有思维建构过程、有审美体验活动、有言语产品生成的中文实践中,把中文道路延伸向五洲四海。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理性和智慧的积淀,对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而且能够有所作为。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科学把握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与现实境遇,用辩证扬弃的态度进行综合创新,其意义和价值是多维的。  相似文献   

17.
古代国学指与私学对应的官方之学,即国家之学;近代国学指与外学对应的本国固有之学,即中国本土之学。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和现实需要使下列问题成为亟待回答的现实课题:中国有哲学吗?中国有自己的文化(包括宗教)吗?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孰优孰劣?这些问题已成为近代国学的核心话题。通过对这些话题的解答,近代思想家回答了中西文化的优劣问题,坚守了自己的国学立场。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人的活动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自我证明。判断文化的先进性。要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当代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三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历史渊源与现实土壤;世界先进文明民族化——兼容并蓄与和谐共荣。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 ,非宗教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 ,并对几个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是提出在总体上接受非宗教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时应注意 ,不能以西方标准来套中国宗教现象 ,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中的超越性 ;二是指出非宗教性形成的原因应从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特殊历史途径和历史条件中去寻求根本解释 ;三是从不同层面说明非宗教性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并指出这种影响是一个优缺点杂揉、利弊并存的复杂问题 ,因此在对其进行价值判断时切忌简单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尝试从构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角度审视历史的经验与当今法文化建设的关系,在分析中国近代转型后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现实脱节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构建必须从扩大开放、吸收中外法律文化优秀成果、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法学研究和法制教育等方面创造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