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闭幕。经过各方的艰苦磋商和共同努力,大会分别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决定延续“巴厘路线图”的谈判进程,授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两个工作组继续进行谈判,并在2010年底完成工作。  相似文献   

2.
赵守拙 《新高考》2010,(4):57-61
一、单项选择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43′N,12°34′E),于当地时间2009年12月7日10时40分许开幕。但因发达国家的强势态度,会议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据此回答1-2题。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2023,(2):30-31
<正>2022年11月6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七届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合作伙伴强调了教育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加速各国气候变化教育的全球倡议,并发布了全球调查报告——《青年对优质气候变化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王忠安 《新高考》2010,(2):16-19
知识背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资讯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至19日在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  相似文献   

6.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3曰凌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这一协定内容丰富,确立了2020年后以"国家自主贡献"为主体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安排,重申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中国职工教育》2010,(4):17-17
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15日,在经过两个星期的艰苦谈判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终于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它将为人类下一步应对气候变化指引前进方向。一、巴厘岛路线图的产生背景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有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为遏制全球气候不断变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在1997年的《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公约》实施取得重大突破,缔约方在日本京都  相似文献   

9.
《京都议定书》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实际上是193个联合国成员国于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一个附加文本。由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只是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原则,却没有规定任何具体指标。1997年,34个主要工业国家在日本京都召开大会,推出了《京都议定书》,并考虑到每个国家的情况,为每个国家量身定制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具体指标。目标是2008年至2012年间,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协议允许澳大利亚增…  相似文献   

10.
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及森林退化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REDD)已成为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谈判的重要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于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最后达成一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值得欣慰的是,关于REDD机制的内容在《哥本哈根协议》中得到重述并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立栋 《新高考》2010,(5):114-116
【热点综述】 2009年12月7日~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贝拉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的正式名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万名各界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育》2014,(1):124-125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其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相似文献   

13.
打破平衡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套议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开幕。这是2009年11月28日,位于波兰的贝鸟哈图夫发电站正在向空气中排放温室气体。 静谧的画面略带一丝丝疯狂:一股股乳状般黏稠的烟雾将阳光与大地隔绝后,携带着温室气体随风舞动。诡异的灰色笼罩着地平...  相似文献   

14.
新闻背景一年一度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于7月7日至9日在日本北海道举行。气候变化、世界经济、非洲发展是此次峰会的重要议题。峰会期间,八国就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他缔约国共同实现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长期目标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奖励》2004,(12):86-87
12月6日,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拉开帷幕。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国际多边机构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热点名词】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  相似文献   

17.
周玉华  肖亮 《生物学教学》2010,35(11):66-67
2009年12月7日,190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丹麦哥本哈根,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以及第5次《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探寻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办法,并决定2012年~2017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奖励》2004,(8):77-78
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12日宣布,当选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和特别报告编写工作的28位中国权威专家,将在未来4年的时间内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科学评估,于2007年底完成的评估报告将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新一轮温室气体控制义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经过国际社会多年的共同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又迈进了一大步.然而,这一成果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也称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在COP26上,英国强化了迈向净零排放和绿色未来的承诺,希望通过让儿童和青少年参与其中,成为全球教育系统引领气候变化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