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课堂教学中会产生大量的心理冲突 ,包括认识冲突和情感冲突。课堂教学是一个建立认知冲突和解决认知冲突 ,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的过程 ;同时也是产生情绪、情感冲突 ,并成功地消除情感冲突 ,从而伴随着认知冲突的解决而产生情感体验的过程。一个高明的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环节巧妙地使学生产生课堂临床状态下的心理冲突 ,并通过认知冲突和情感、价值观冲突的解决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也获得情感体验 ,培养价值观。因此必须关注课堂临场心理冲突的调适。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能关注课堂临场心理冲突的教师很少 ,有的教师为提高…  相似文献   

2.
教师心理冲突是指教师在面对新课程改革和传统教学的时候,既要进行课程改革,又要进行传统教学变革之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冲突,也就是在课程改革的“破”与“立”之间的冲突。其具体表现有:实践新的教学范式与原有的教学范式之间的冲突;追求学生知识掌握与追求学生的能力发展之间的冲突:新课程理念与新课程实践操作之间的冲突等等。教师心理冲突对教师、对学生、对学校、对课程改革等都具有一定的危害。为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关心,对教师进行心理测评和心理支持,要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调适以及教育家精神的引领。  相似文献   

3.
高校音乐教师及音乐工作者是有着自己行业特殊心理状态的群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音乐教学的心理特殊性以及高校音乐教师心理现状的调适,以提高教学质量是亟待重视的问题,通过对音乐教师的心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心理调整与保健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和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广州市天河区教师心理调适中心通过开设课程、构建教育心理联盟、宣传健康生活理念等形式和途径开展教师心理调适的实践探索,就实践情况提出了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的心理危机往往是引发学生事故的导火索。在外部条件没有较大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对心理健康知识自学自省自悟,自我调适心理危机,对于缓解压力,避免和消除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引发教师心理危机的因素以及教师自我危机的自我调试策略。  相似文献   

6.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的心理危机往往是引发学生事故的导火索。在外部条件没有较大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对心理健康知识自学自省自悟,自我调适心理危机。对于缓解压力。避免和消除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引发教师心理危机的因素以及教师自我危机的自我调试策略。  相似文献   

7.
郭顺 《辽宁教育》2023,(8):49-51
对于初三、高三学生而言,开学后面临备战中高考挑战,考前焦虑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因此,教师要明确考生的考前焦虑心理学机制,掌握心理疏导方法,做好考生的心理调适工作。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与管理者应该了解自负、禁锢、骄傲、沮丧、嫉妒、抱怨、紧张等不和谐心理的表现,并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意识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调整心理期望目标和环境实现因素的距离,从而培养美好愉悦的情绪,促进自身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9.
一、展示课失败的心理弱点(一)惧怕心理。许多教师刚刚任教不久,教学经验不足,担心得不到领导的认同。接到通知后,听说有很多领导听课,顿感焦虑、害怕;还有时候,通知的期限非常短,教师感到准备不充分,担心"砸锅",以致慌乱,处于一种紧张、惧怕的心理状态中。  相似文献   

10.
关注理由 “生活像一团麻,有许多解不开的小疙瘩。”时下的教育正遭受社会变革、观念更新、技术进步等带来的巨大冲击,教师由来已久的“平衡”心态正在经受着又一轮的“挤压”,所不同的是,此番导致教师心理“失衡”的原因,已由九十年代初的主要是“生存压力”变成了“职业压力”,或说是“竞争压力”。 人们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其他人群的关注,原因在于,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要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与教师长时间地相处,而教育的力量就在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心灵。如果教师心里充满阳光,他的学生中“阳光孩子”就多;反之,如果教师情绪不稳定,他的学生就难免缺乏自控能力。因此,时代正赋予教师一个全新的任务:除了传统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等要求外,还要心理健康。教师要加强心理的自我保健和心灵的自我塑造,以自己阳光的形态去培育孩子健康的心灵。 “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适应自己不能改变的”,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需要积极进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有时候,我们也需要“退后一步自然宽”的自我减压策略,所以,我们不能缺失心理保健的意识、方法和技术。而心理保健,重在自我调适。为此,我们一要破除心里有“病”才去做心理保健的误解,积极预防心理疾病,矫治和调适心理异常,解决心里问题,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二要培植心理自我调适的自觉意识,自我完善个性,重建职业内涵,找寻自我职业价值,实现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进而享受工作的乐趣;三要掌握心理调适策略和训练技巧,加强压力的自我管理,有效调适自我心态,开掘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进而寻求到内心的自慰和平衡。[编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校园危机呈现高发态势,运动伤害、校园欺凌、饮食安全、师生冲突、教学设施致伤等事件数量激增.这些危机事件不仅伤害到师生生理,而且对当事人的心理也产生了长远影响.在很多配备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心理教师都积极地投入到校园危机的防范和处理过程中.心理教师参与校园危机管理凸显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危机应对中的专业性;同时,很多心理教师在危机应对中忽略自身心理维护,危机事件后出现一定程度的创伤反应.我们以自己督导的心理教师为例,论述心理教师在校园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并尝试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幼教师资紧缺的情况下,我省启动小学富余教师转岗。对于转岗教师自身来说,面对可能出现的落差心理、畏难情绪、焦虑心理,需要进行自我调适。如果自己不奋发图强,一切外力都可能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3.
教师心理冲突是指教师在面对新课程改革和传统教学的时候,既要进行课程改革,又要进行改变传统教学之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冲突,也就是在课程改革的“破”与“立”之间的冲突。其具体表现有:实践新的教学范式与原有的教学范式之间的冲突;追求学生知识掌握与追求学生的能力提高之间的冲突;新课程理念与新课程实践操作之间的冲突;等等。教师心理冲突对教师、对学生、对学校、对课程改革等都具有一定的危害。为此,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关心,对教师进行心理测评和心理支持,社会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关注,并辅以教师自身的心理调适以及教育家精神的引领。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进行心理调适,从而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心理状态,是教师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普遍存在着情绪波动明显、心理落差大等方面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落差,做好心理调适,提高新生心理适应能力,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文章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钟坚 《广西教育》2013,(2):64-64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主体,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善于调适学生心理。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活动,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认真听取教师讲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教师互动,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现就语文教学如何调适学生心理这个问题,笔者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17.
农村远程教育中教师的心理反应及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远程教育中教师的心理反应如何,是否积极、健康,直接关系到农村远程教育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对农村远程教育中教师心理反应的问卷调查的数据资料分析,讨论了农村远程教育中教师心理反应调适的必要性与影响教师心理反应的有效变量,提出了对教师心理反应调适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对教师的角色要求的变革是深刻的.需要教师角色意识的重新定位与适应。教师心理如何适应新课程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精神以及教学潜能的发挥。教师如果调适不好自己的心态,在与新课程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就可能导致某种程度的系统功能失调,并最终影响新课程改革。而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要求又将成为他们新的压力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聘任制是破除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的重大改革,会对教师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聘任制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调适,就有可能发展为心理疾病,对教师身心产生更大的损害。因此,作为教师应学习一些心理自我调适的技巧,保持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20.
长久以来,对于如何破解教师焦虑、疲劳、倦怠等心理问题一直缺乏有效思路。借助混沌理论分析视角,注重教师心理开放性、偶发性等特点,运用对话等方式,为进一步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调适教师心理健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