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SrAl2O4、BaAl2O4,用XRD、TEM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刚果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条件下,60 min内BaAl2O4使刚果红降解率达80%以上,SrAl2O4降解率大约为70%。SrAl2O4的催化活性低于BaAl2O4可能是由于电子层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SrAl2O4、BaAl2O4,用XRD、TEM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刚果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条件下,60 min内BaAl2O4使刚果红降解率达80%以上,SrAl2O4降解率大约为70%。SrAl2O4的催化活性低于BaAl2O4可能是由于电子层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以有机物前驱体法制备铝酸盐尖晶石MAl2O4(M为Cu,Zn),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方法对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700℃焙烧得ZnAl2O4,800℃焙烧得到CuAlz04和微量Cu0.在以甲基橙为降解物和100W汞灯辐照2h的光催化实验中,700℃焙烧ZnAl2O4粉体对甲基橙的脱色率为89.4%;而800℃的CuAl2O4对甲基橙的脱色率可以达到96.7%.  相似文献   

4.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不同晶型和相应颗粒尺寸的纳米氧化铝粉体;通过XRD分析及TEM表征,分析勃姆石凝胶-经干燥烧结后的氧化铝晶型相变及相应颗粒尺寸分布变化,800℃至1050℃γ-Al2O3向θ-Al2O3相变过程中颗粒尺寸变化不大,到完全相变为α-Al2O3时,颗粒尺寸急剧增大,并有大颗粒形成;同时对不同晶型和对应的颗粒尺寸纳米氧化铝粉体样品的红外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带边吸收的蓝移、红移主要由晶型和量子尺寸效应共同作用,但晶型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流变相法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六方晶型的LiMnBO3/C复合材料.用XRD、TG、SEM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电压范围为1.0~4.6 V,电流密度为10 mA/g的充放电条件下,煅烧温度为800℃时,合成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39 mAh/g,而煅烧温度为800℃时,合成的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只有105mAh/g.其电化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H3PW12O40为催化剂,30%H2O2为氧源,催化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探讨了H3PW12O40对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磷钨酸用量、反应温度、H2O2用量、KHSO4用量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3PW12O40是合成己二酸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H2O2)∶n(H3PW12O40)∶n(KHSO4)=100∶388∶0.035∶0.74(固定环己酮用量为0.10 mol,磷钨酸用量0.1g,H2O2用量40 mL,KHSO4用量0.1 g),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6 h的最佳条件下,己二酸的收率可达49.5%.  相似文献   

7.
以CaCO3 和CaHPO4 ·2H2 O为原料 ,研究羟基磷灰石合成过程中混合料在水介质及高速球磨条件下发生的机械化学作用 .混合料球磨 1h可合成结晶良好、含碳酸根及磷酸氢根的羟基磷灰石 ,其化学组成与由骨水泥水化而成的羟基磷灰石相同 ,颗粒呈球状或短棒状 ,粒径分布范围为 2 0— 10 0 nm .  相似文献   

8.
以硝酸锂和硝酸锰为原料,尿素为燃料,用液相燃烧合成方法制备尖晶石型LiMn2O4物质,考察了焙烧温度(300-800℃)和焙烧时间(0-48h)对产物的组成结构和晶粒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焙烧产物中主晶相为LiMn2O4,但含有大量Mn2O3;在300-800℃焙烧时,温度越高,所得尖晶石型LiMn2O4的纯度越高、晶粒越大、晶粒发育越完整,焙烧温度≤600℃时焙烧时间对提高产物中LiMn2O4的纯度影响不大,产物颗粒为纳米级,但焙烧温度大于700℃时影响较大,产物颗粒增大,产物中Mn2O3的含量随焙烧时间增加减少的幅度较大,制备LiMn2O4燃烧产物的最佳焙烧温度为800℃,保温6h左右.但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大于8h时,LiMn2O4会分解生成Mn3O4.  相似文献   

9.
INTRODUCTION The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s a promising source of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because of its high efficiency in converting chemical energy to electrical power. De- velopment of SOFC with operating temperature of less than 800 °C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SOFC has the potential to have the cost of its materials, cell fabrication, and corrosion of its stack components dramatically reduced. Gadolinia-doped ceria with the chemical fo…  相似文献   

10.
杨志平  杜宁  韩哲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6):60-61,93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Ba2(BO3)2∶Eu2+绿色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该荧光粉在近紫外线激发下的发射光谱为峰值位于537 nm的带状谱,对应了Eu2+的4f65d1→4f7的特征跃迁发射;监测537 nm的发射峰,得到CaBa2(BO3)2∶Eu2+激发光谱为250~500 nm的宽带谱,能与产生350~410 nm辐射的UVLED管芯很好地匹配。Eu2+掺入量和H3BO3的用量对样品发光强度都有影响,当Eu2+的掺入量达到2%,H3BO3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03倍时,样品可达到最佳发光亮度。  相似文献   

11.
以硫酸亚铁、氢氧化锂、磷酸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磷酸铁锂(LiFePO4)电极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手段来对所制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分别探索了水热晶化时间、晶化温度以及水热反应釜填充度对LiFePO4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LiFePO4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晶化温度180℃,晶化时间24h,填充度70%.  相似文献   

12.
以ZnSO4.7H2O和Na3PO4.12H2O为原料,采用低热(70℃)固相化学反应,超声波作用下洗涤,一步合成出磷酸锌空心纳米球,利用XRD、TEM和IR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和形貌。实验结果表明:由反应混合物得到的空心球为单一物相的Zn3(PO4)2.4H2O,直径60~130nm,壁厚5~10nm。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个新的适于材料化学专业开设的综合化学实验,拟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SrAl2O4:Eu^2+,Dy^3+绿色长余辉荧光粉.整个实验包括了溶胶-凝胶法全部基本操作以及材料的结构测试(X-射线粉末衍射)、形貌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谱测试(激发和发射光谱)等.该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溶胶-凝胶软化学方法制备材料的过程及原理有所了解,而且能够学习材料基本表征方法,是一个涵盖内容全面,适于学生操作的典型实验.  相似文献   

14.
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出多晶Nd:YAG纳米陶瓷粉体.采用XRD,SEM,BET等测试手段对粉体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煅烧温度、反应温度、Al(NO3)3浓度对粉体形貌、粒径以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在900℃煅烧2h直接生成Nd:YAG,并且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粉体粒径逐渐变大,1100℃时煅烧所得粉体的平均粒径约为70nm.反应温度为30~40℃、硝酸铝溶液浓度为0.1~0.2mol/L时,所得粉体为球形或类球形,分散性最佳.  相似文献   

15.
以Sr(OOCCH3)2·H2O,Ti(OC4H9)4·Nb(C2H5O)5为原料,用溶胶-凝胶工艺成功地进行了SrNb0.05Ti0.95O3(SNTO)膜的制备,溶胶薄膜经过575℃-725℃/60min退火形成立方钙钛矿结构。用XRD、SEM等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证明了该薄膜是纳米晶体结构,制定了SNTO薄膜的最佳退火工艺。SNTO薄膜的介电特性分析:掺杂Nb^5+能使SrTiO3转化为n-半导体。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H2O2在光/暗调节的花粉萌发中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1)紫荆花粉萌发最适硼酸浓度为25μg/mL;(2)暗能抑制紫荆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3)在一定浓度(0-200μmol/L)范围内,H2O2能促进暗抑制的花粉萌发;(4)抗坏血酸(Vc)能够逆转H2O2对暗抑制花粉萌发的促进效应;(5)然而在一定浓度(0—200μmol/L)范围内,H2O2不能促进暗抑制的花粉管伸长生长.实验结果表明:H2O2作为胞内重要的信号分子可能促进暗抑制花粉萌发,但对暗抑制的花粉管伸长生长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高氯酸锌、二苯甲酰甲烷、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Zn2(C10 H12 O4)(C15H11O2)2].H2O,经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电喷雾质谱等手段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TG-DSC)对其进行了热分析研究,在37~152℃之间质量损失约2.41%,152~512℃之间质量损失约50.84%,在55℃、323℃分别有两个最快失重温度点。  相似文献   

18.
冬青叶鼠刺成年植株周围实生幼苗较少,将其种子在实验室进行萌发试验,初步探究其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当年成熟种子在25℃度的恒温培养箱中第5天开始发芽,13天发芽结束,不同个体间发芽率差异较大,最高可达91.40%,最低26.75%;同批次种子存放0、6和12个月后,发芽率分别为91.40%、52.31%和19.78%,发芽指数为61.5、31.29和9.67;不同浓度的H202、Na2Se03、CuS04、KMn04和H。B03试剂处理种子后,对该树种子萌发无促进作用;不同样地植株的种子活力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利用相平衡的方法合成了化合物4CdCl2.CeCl3.12H2O,对该化合物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以260nm波长光进行激发时,在波长340 nm和655 nm处具有荧光光谱;以860 nm和570 nm波长光激发时,在波长335nm处具有上转换发光光谱。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网络法制备In2O3超细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铟为起始原料, 利用高分子网络法合成纯的单相In2O3纳米晶.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等检测手段对所得粉体的组成、大小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同时, 根据XRD衍射图谱结果进一步讨论了不同原料质量浓度、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产物粒径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所得晶粒晶相单一, 粒度均匀并且可以选择适宜的条件制备所需粒径的纳米氧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