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24日以来,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狂轰滥炸以及袭击中国驻南使馆事件遭到国际社会强烈谴责。而西方主流媒体却进行了大量歪曲事实,欺骗舆论的报道,充分暴露了西方“新闻自由”的真面目。最近,中宣部领导同志指出:“要对我们的记者进行一次什么是‘新闻自由’的教育。”为了进一步从理论上揭露和认清西方主流媒体‘新闻自由’的本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更加努力地做好新闻工作,中国记协新闻学术委员会、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6月23日联合召开“认清西方‘新闻自由’本质研讨会”。会上有6位同志作重点发言…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宣部领导同志关于“要对我们的记者进行一次什么是‘新闻自由’的教育”的指示精神,为了进一步从理论的层次和历史的高度,深入揭露和深刻认清西方主流媒体“新闻自由”的阶级性、虚伪性、反动性、欺骗性,认清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是为其垄断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特别是为美国称霸世界和“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服务的宣传工具和舆论武器,推动广大新闻工作者更加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加坚定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更加努力地做好新闻工作,中国记协新闻学术委员会、新华社新闻研究…  相似文献   

3.
胡迅 《军事记者》2002,(2):62-62
一是澄清“喉舌论”已经过时的错误观点,正确认识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与功能,牢固树立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观念,激发政治责任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二是澄清“人民性高于党性”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增强新闻工作的原则性。三是要澄清“新闻商品化”的错误认识,牢固树立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产品不能商品化”的观念,使新闻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四是要澄清对西方“新闻自由”存在的糊涂思想,认清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虚伪性,树立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观念,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4.
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狂轰滥炸78天,制造了一系列真正的人道主义灾难;5月8日,又悍然用导弹袭击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对国际公约的粗暴践踏。面对如此暴行,西方主流媒体却千方百计隐瞒事实真相,控制社会舆论,欺骗蒙蔽受众,竭力为霸权主义的“新战略”服务。这一切,彻底暴露了西方“新闻自由”的虚伪本质。 6月23日,中国记协新闻学术委员会、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京联合举办了“认清西方‘新闻自由’本质研讨会”。会议邀请记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媒体研究所协作会和新闻专业期刊协作会成员单位的代表参加,旨在倡导全国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新闻工作者把学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来,“新闻自由”成了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同党和人民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口号。他们同国际敌对势力相呼应,竭力地美化和吹捧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攻击和污蔑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没有“新闻自由”,并借新闻改革之机,打着“改革”的旗号,妄图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以实行他们心目中所谓“自由”的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新闻体制。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国际敌对  相似文献   

6.
西方的新闻自由主要以美国为代表。美国向来标榜自己的民主和自由,尤其是新闻自由,并宣称其新闻自由是彻底的、绝对的,是超阶级的新闻自由。但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美国对待别国的新闻自由又是采取什么态度呢?让我们通过美国与半岛台之间的恩恩怨怨来认清其“新闻自由”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7.
二、对外渗透律“新闻自由”在西方资产阶级的手里,不仅是对内标榜“民主政治”搞欺骗的手段,以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而且成了对外进行新闻垄断、新闻竞争和政治、文化渗透的阴险武器。在侵略战争时期,它是军队的帮凶,配合“热战”进行“心战”;在和平时期,“新闻自由”则成了对外渗透的王牌工具,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内搞“和平演变”。西方新闻自由对外渗透的形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无孔不入的,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是打着“自由交换思想和报道”、“国际新闻自由”等幌子,把“诽谤的炸弹”(列宁对西方新闻媒介报道的称呼)送入其他国家,搞文化渗透和思想破坏。这  相似文献   

8.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了78天的狂轰滥炸,5月8日,又悍然袭击中国驻南使馆,杀害我3名新闻工作者。面对如此暴行,西方主流媒体却进行了大量歪曲事实的报道,这充分暴露了西方“新闻自由”的本质。血淋淋的事实说明,西方主流媒体已地地道道地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反面教材是不可多得的,反面教员也是很难请到的。新闻工作者要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认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标榜的“新闻自由”的本质。本刊从这期起陆续发表有关文章,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把孔子这句话引伸开来说,新闻自由也存在着“正名”问题。由于新闻自由的名不正,引出的麻烦确实不小。在蛇年“双乱”期间,有些参加游行、绝食的人高喊“新闻自由”的口号,你问他要什么样的新闻自由,他却张口结舌,顶多说“想登什么就登什么呗!”有些干了几十年编辑、记者的人,也回答不了究竟什么是新闻自由这个问题,在“双乱”中却跟上起哄。这种情况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第一,有些新闻工作者不重视对新闻自由理论的研究,实践上带有盲目性;第二,新闻教育和新闻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需要,对新闻自由理论人云亦云、纯客观介绍的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的少,即便是论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文章,也脱不开西方古典(近代)新闻自由的模子。这集中反映在关于新闻自由定义的表述上。  相似文献   

10.
这些年来,“新闻自由”成了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同党和人民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口号。他们同国际敌对势力相呼应,竭力地美化和吹捧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攻击和污蔑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没有“新闻自由”,并借新闻改革之机,打着“改革”的旗号,妄图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以实行他们心目中所谓“自由”的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新闻体制。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国际敌对势力和国内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把‘新闻自由’作为实现‘和平演变’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是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保持高度警觉,毫不留情地揭穿他们的骗局。”  相似文献   

11.
1734年曾格因“煽动性诽谤罪”被捕入狱,它将能够有权批判当局的新闻自由权带入人们的视野。1791年美国人将新闻自由写进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新闻自由概念发展至今,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和支持。然而,当新闻自由给予记者更多报道的权力的时候,什么才是新闻自由成为人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作为新闻从业者同样需要衡量新闻自由的权限,也许一不小心就会踏入诽谤的陷阱当中。另外,西方记者滥用新闻自由的概念,大肆渲染扭曲别国新闻事件,伺机煽动舆论。本文基于对曾格案后续影响的分析,针对政党对于新闻自由控制以及西方记者对于新闻自由的滥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5月16日,在日内瓦联合国欧洲办事处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个西方记者将中国的抗震救灾与所谓的“新闻自由”强行联系在一起,称中国政府不许西方记者进入灾区报道,有悖“新闻自由”。此言一出,当即遭到高度评价中国救灾工作的联合国新闻发言人玛丽·厄泽女士的严词反驳——“我不许你这么说!”(据《光明日报》日内瓦5月16日电)  相似文献   

13.
张季鸾作为“民国四大报人”之一,他苦心经营的新记《大公报》记录着万千民众的心声与一个时代的兴衰。本文从张季鸾早期的“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外和内刚”的自由主义新闻观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新闻自由与新闻专业主义有机结合、西方自由观与中国新闻实际紧密结合三点,希望对当代报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理想与现实之间——西方新闻自由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宣扬其“自由、民主、人权”的过程中,新闻自由是常被加以炫耀的。本文打算用一些西方学者和有关人士提供的看法和材料,来分析一下西方新闻自由的理想设计与实际运作,也许能给人们一些新的启发。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在西方思想界无尽无休的争执辩论中,“新闻自山”(或者“出版自由”),是全部自由问题的焦点。资产阶级革命后期,英、法、美等国无不将新闻自由作为确立政治制度的重要基础,在宪法及有关的基本法肇中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15.
熊健 《新闻传播》2009,(7):42-43
本文选取多家德国主流大众媒体对中国西藏问题的相关报道.从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针对中国政府和达赖集团的不同报道倾向、报道的“选择性失明”现象及虚假新闻等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德国媒体歪曲报道西藏问题的原因在于新闻自由受政治经济因素操控、西方世界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新闻传播的自身特点以及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等.  相似文献   

16.
在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中,最令人目眩的理论要算“监督政府”理论了。资产阶级新闻学常常以此来证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有新闻自由。什么是资产阶级报纸的“监督政府”职能?它的实质是什么?认清资产阶级报纸“监  相似文献   

17.
据国际机构调查,北欧国家在新闻自由度方面名列前茅.相较于其他西方传媒大国,尽管地处欧洲边缘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但北欧地区的新闻传播业十分发达,其高度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信息公开与北欧国家的平民政治与透明化行政管理是分不开的.本文以“新闻自由”为切入点,分三个部分围绕北欧国家施行的以“宪法为根本、新闻法为指导、团体组织为监督、新闻伦理为自律”的新闻监管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接1999年第12期) 二、对外渗透律 “新闻自由”在西方资产阶级的手里,不仅是对内标榜“民主政治”搞欺骗的手段,以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而且成了对外进行新闻垄断、新闻竞争、新闻霸权和政治、思想、文化渗透的阴险武器。在侵略战争时期,它是军队的帮凶,配合“热战”进行“心战”;在“冷战”时期、在和平时期,“新闻自由”则成了对外渗透的王牌工具,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内搞“和平演变”。在这次对南斯拉夫的侵略战争中,西方主流新闻媒体充当了军方别动队和“心战”工具,起了军队无法起到的作用。它们一方…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9,(4)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疯狂袭击我驻南外交使馆,残杀中国新闻记者,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和国际关系准则。同时,也彻底暴露了西方资产阶级所鼓吹的“新闻自由”的垄断性、侵略性和欺骗性。“新闻自由”,是通过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工具实...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透过前不久发生在科索沃的那场世纪末热战,剖析了西方大众传播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西方“新闻自由”的实质及其主宰下的国际新闻传播秩序──重点包括西方舆论攻势的新动向、新兴的传播技术手段和对世界传播新格局的展望,并探讨了我国面对西方新闻霸权所应采取的宣传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