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利用软件技术构建硬件仿真环境是提高计算机硬件教学及实验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CAI仿真系统,使用语音、动画、图像等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指令执行和运行状态等实验过程的动态模拟显示。系统直观、友好的交互界面,生动形象的模拟过程,既可用于实验教学,也为其他硬件课程仿真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利用软件技术构建硬件仿真环境是提高计算机硬件教学及实验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CAI仿真系统,使用语音、动画、图像等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指令执行和运行状态等实验过程的动态模拟显示。系统直观、友好的交互界面,生动形象的模拟过程,既可用于实验教学,也为其他硬件课程仿真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介绍MC68705P3单片机内部用户程序解密读出的思路、硬件框图、主要时序以及提高读出速度的措施。本方案也可用于MOTOROLA公司的其他类似单片机,为消化、引进使用该类单片机的国外电子设备解决了关键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详细分析了单片机测控系统通过电话线路实现远距离通信的原理,给出了硬件接口电路,此方案可广泛用于生产设备和家用电器的远距离遥控.  相似文献   

5.
本介绍了由51系列单片机组成的自动报时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相关硬件框图和软件流程图。该控制器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时间控制装置,可用于各种需要时间控制的场合。  相似文献   

6.
章介绍了采用PC机实现单片机的优化控制的实现方法。以GMS97C20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TLC2543 12位串行A/D转换器,设计了一个串行数据采集/传输模块,给出了硬件原理图和主要源程序。它能够很好的实现单片机和计算机的通信,并且控制操作简单、控制界面良好。  相似文献   

7.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费时费力,产品面世后很容易被仿造,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加密可解决这一问题。主要从软件和硬件2个方面对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加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艳  刘晓莉 《焦作大学学报》2010,24(1):103-104,107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C52单片机控制液晶屏的设计方法,介绍了单片机对图形点阵型液晶显示模块控制的硬件接口电路以及模块化的程序编写方法,着重说明了KS0108液晶控制器的特点、使用方法,图形点阵型液晶显示模块的内部结构、时序、控制命令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相似文献   

9.
PLC、单片机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如把工矿企业的控制对象搬到学校,对训练学生PLC、单片机综合设计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作用。由于控制对象形象直观、真实,能激发学生学习PLC、单片机等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许多院校都有PLC、单片机实验箱和实验设备。但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数只做一些固定的实验内容。我院研制了“PLC、单片机综合实验外设模拟系统”。它模拟了工业控制对象,可以随意组合构成多种控制要求,以满足不同层面的需要,可用于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技制作培训等环节。作为控制对象,既可用PLC控制,也可…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Arduino单片机功能与特性。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引进Arduino单片机教学,不但能够了解单片机硬件、学会编程,而且能让学生把自己的金点子转化为现实产品。Arduino图形化的编程界面,跳过了繁琐的代码,非常适合小学和初中低年级学生进行创新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单片机实践教学,提出了单片机和PC机通过RS232接口进行通信的设计方案。首先对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硬件电路进行设计,编写源程序实现单片机与PC机通信。然后在PC机上采用一种可视化、用户界面友好的高级程序语言Visual Basic,编写通讯串口发送与接收程序,并利用虚拟串口软件模拟串口、用Proteus软件设计硬件仿真电路。真正实现了上位机与下位机数据发送与接收功能的在线仿真。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M68HC08系列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给出了硬件设计及通用程序实例, 该实例稍加修改即可用于Motorala其它型号的单片机,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分析简化TCP/IP协议,使用KEILC51编制程序实现TCP/IP协议,并采用RTL8019AS芯片设计制作连接单片机与PC机连接的硬件电路,对单片机与PC机间的通信进行了研究.在对TCP/IP深入分析基础上,简化TCP/IP协议栈并嵌入到51单片机中,结合硬件电路进行了单片机端的IP设置、ping命令的使用,实现了单片机与PC主机的通信连接.  相似文献   

14.
根据单片机实践教学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在Keil C51软件环境下模拟单片机与PC机间串口通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仿真实验为:串口程序发送2位16进制数据,将其转换为十进制后,在4位LED上显示。通过比较软件单步执行的I/O口模拟数据,发现与实际串口通信结果一致。该实验使学生更加熟悉单片机软件开发环境下模拟硬件的调试方法,加深了学生对串口通信及动态显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PC机与单片机间的串行通信硬件连接方法 ,使用汇编程序和VB6 0设计了PC机与单片机间的串行通信程序 ;实践证明 ,该系统非常实用 ,可靠 .  相似文献   

16.
在双单片机控制的电阻焊控制器中,由于主控单片机的串口被用来和PC机进行通信。介绍一种利用单片机I/O口模拟串行通信的方法,并将其成功地应用在双单片机电阻焊控制器中。详细地阐述了在此控制器中利用单片机I/O口实现串行通信的硬件设置及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7.
单片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软件硬件相结合,通过相对较为简单的硬件组合加上灵活多变的软件,同一套组件可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也正是这个特点成为学习单片机的一大难点,许多软件如WORD、EXCEL使用者是不需了解电脑硬件结构就能学会学好的。但在学习单片机软件时如脱离硬件就无法理解其功能,同样离开软件学硬件,学生往往是不甚了了。针对这个困扰单片机教学的一大难点,我们研制开发了一个学习单片机课程的“产学研”操作平台———电性能综合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是机电一体化的测试设备,不但解决了学生学习单片机所碰到的种种困难,而且在海…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如何将单片机和CPLD结合用于实验教学系统中,阐明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的总体思想.  相似文献   

19.
基于Internet的51单片机实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浙江大学网络实验室基于Internet的51单片机实验系统的框架和实现方法;对系统的控制功能、方案设计给予了详细的说明。介绍了系统客户端功能界面的设计以及控制端软、硬件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利用VC 调用汇编编译器编译汇编源文件的方法。在对ISP编程方式在网络实验室的应用方面也给予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自1976年单片机问世以来,由于其体积小、功能强、使用灵活方便且物美价廉,在工业过程控制、自动化仪器、仪表、计算机系统接口、智能化对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说单位片机的应用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从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学电路实现的大部分控制功能,现在已能使用单片机通过软件方法实现了.在本设计中使用的单片机是MCS一51系列的8031,数据总线为8位,内部具有两个定时/计数器,能处理5种不同的中断源,非常适用于小系统控制,在编网机控制系统中,8031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