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王高 《新高考》2007,(5):14-17
电学实验的考查是以课本中实验为原型,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以及实验组合等方面进行拓展、延伸、变化,使电学实验试题充满新意,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要求能灵活运用直流电路知识,独立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电路,获得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进一步理解实验、深化实验、完善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反思可总结实验规律,优化实验方案,创新实验没计,揭示实验本质,增强实验效果。那么,物理实验之后应反思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的目标要求考生能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会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而言之,理科综合测试对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目标分为两条,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实验素质,而设计实验的能力是学生实验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理解实验原理,正确选用仪器和器材,设计实验装置,编写正确的实验步骤,设计合理的实验表格以及对实验进行改进等都属于设计实验能力的范畴,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柴志坚 《考试》2004,(12):48-49
探究性实验是探究者根据一定的实验目的,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通过控制实验变量来研究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性以及与其它因素的关系,依据实验现象推测出结论的实验方法。由于探究者在实验前提出的假说往往是比较模糊的,因此对实验结果的预期也是不确定的,仅仅把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6.
设计型实验,就是根据实验目的,运用掌握的物理规律、实验方法,选择熟悉的仪器、器材设计实验方嘉设计方案包括选用合适的实验方法、选择配套的实验器材、安排正确的实验步骤、设计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客观的误差分析方式,最后给予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误区一:“画”实验,“讲”实验,“背”实验长期以来,由于相当一部分中学化学教师对实验功能认识不足,加之高考只对实验进行笔试而无法考查考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少教师在工作任务重时就在黑板上讲实验,宁愿放弃实验而多做习题。化学实验仪器和试剂都是易碎品和易耗品,学生实验是要花一些经费的,而学校的财力有限,造成学生实验开不出或只能开很少的实验。有的学校实验室管理跟不上,实验员只是“看门人”,要开学生实验,任课教师就得花费大量的时间亲自去准备实验,一旦顾不上也就只好放弃实验。有的教师既怕麻烦,实验技能又差,本…  相似文献   

8.
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现行中学化学教材的实验安排,强调了“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正确使用仪器、药品的技能”,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更要精心处理实验内容,适当变动实验形式,以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功能。 一、增加演示实验的创造性成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探索性” 演示实验是形成化学概念、导出事物规律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中学化学实验的最主要形式,因而也是培…  相似文献   

9.
引言: 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是中学化学的几个经典实验之一,实验本身的原理和方法都很清晰,在中学化学教材中较多以演示实验的形式出现。最近,笔者发现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和上科版高级中学课本(实验本)中,这个实验的装置有所不同,全国教材采用的是直接加热的方式,而上海教材使用水浴加热。笔者通过多次比较实验,发现两种教材的实验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实验现象均不明显,有些还不符合课堂演示实验的要求。笔者提出了改进方案,使得实验操作更安全,更符合课堂演示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物理实验的复习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各类仪器的使用,熟悉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等,会解释实验现象及得出实验结论,提高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和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在组织实验复习时,教师常走入三个误区,即重理论、轻操作,重单个实验复习、轻综合提高,重学生实验、轻典型及演示实验。如何走出实验复习的这“三大”误区呢?首先,教师应端正实验复习的指导思想,认清实验复习的目的。实验复习不只是为了解那几个高考实验题,通过实验复习应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各仪器的使用,进一步熟悉各实验目的、原理、装置、步骤、现象及结论,提…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研究中,分类学对于准确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中学物理中的实验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实验教学,谈几点浅见。l分类体系的选择纵观整个中学物理教材,被编入的实验已达500多个。按照传统的观点,实验的分类一般按照实验占用的课时或实验的形式进行分类。如将实验分为课内实验和课外实验,教师实验、学生实验、师生偕同实验,演示实验、学生(实习或分组)实验。这样的分类体系很容易明确实验的组织形式和课时安排,但对实验教学的目标很难落实。由干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主要手段,实验的设置和设…  相似文献   

12.
熊长安 《湖南教育》2002,(10):27-27
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创新能力的训练,它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做好经典实验,培养实验技能。教材中收集了大量经典实验,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尽力做好每个实验,不仅可以验证所学的有关知识,还能有效训练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为更高层次的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2)注重探索性实验,培养创新意识。在积累一定的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学生要不满足验证性实验,应变被动为主动,大胆进行探索性实验,进行更高层次的实验能力培养。如教学中给学生留下这样一个实验习题:一瓶久置的亚硫酸钠样品,…  相似文献   

13.
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遗传实验教学改革中,通过建立“基础性实验一提高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的实验体系,设计创新性实验,开发多媒体课件,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综合评估学生成绩,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实验分析类试题有2种题型,即解释实验现象、结果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若题目给出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要求考生据此得出实验结论,则可运用实验设计的思路来进行推理,明确实验假设,找出实验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加以科学表述;若题目给出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要求考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作出正确解释,则需仔细阅读题目,注意题目中给出的背景知识(包括实验原理、装置、材料试剂等)与有关信息(包括数据、图表、曲线等),结合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的基本原理,进行推理、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前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其验证性成分多于探究性,且学生的参与力不够,使得演示实验没有发挥出良好的效果.我们创造性地改变了部分演示实验程序和实验装置,使演示实验学生化,多提供探索性问题,注重分析实验过程及出现的异常现象,提高演示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  相似文献   

16.
如何上好初中化学的实验习题课绥化地区教育学院徐春明初中化学课本中的“实验习题”,是学生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实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设计,独立进行实验的准备和实验的操作。所以,上好实验习题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三年来,我们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带着实验课题和求知欲走进实验室,在物理实验室里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提高实验技能.事实证明,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8.
在理综考试说明中,要求考生:(1)具有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包括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实验用具,掌握实验方法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2)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题一直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从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型的变化来看,借助实验方法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查考生对实验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能力已成为命题趋势,其中设计型实验题更是热点.所谓实验设计,就是要求考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受学校设备条件等限制,我省中考暨毕业会考只能考实验知识,不能考实验操作。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使一些自然教师从中总结出一条错误的经验:纸上谈兵,在黑板上画实验,突出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利用不做实验富余下来的时间去做实验习题,可以很高分。这种重讲授,轻实验操作,甚至是教师讲实验来代替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教法,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实验心理素质的培养,削弱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影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形成,大大降低了自然课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