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顾恺之是我国东晋时的伟大画家。有一年,金碧辉煌的瓦棺寺在京都建康(今南京)落成,寺院里的和尚请这位画家多少捐些银两,装点佛像。顾恺之在化缘簿上大笔一挥:“认捐一百万。”和尚大吃一惊。顾恺之微微一笑说:“既然答应了,决不会少半文的。”和尚还是怀疑,认为顾恺之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就请他划掉另写。顾恺之坦然地说:“请你们给我刷出一堵白墙,让我画幅画,我自有办法!”寺僧们照顾恺之说的做了。从此,顾恺之就在瓦棺寺刷好的粉墙上作起画来。他作画是那样的兴致勃勃,那样的专心致志,每天从早到晚,不顾山风的寒冷,不…  相似文献   

2.
北宋时,有两个自以为是的秀才在一庙门下避雨,见庙门上有“文庙”二字,一个吟成“文朝”,一个念为“丈庙”,两人争论不休。这时路过一僧人,一个秀才说:“我们别争了,让化齐的和尚来评是非。”另一个说:“和尚哪能分对错,还是把字描下来,去请教大学士苏东皮吧!”和尚闻言,不禁失笑,遂口占一绝:  相似文献   

3.
宿舍别称     
《考试》2008,(9):28-28
小雷带着一个来找他的高中同学参观大学宿舍,他指着路左边的宿舍楼群说:"这是女生宿舍区,叫织女星系。"指着路右边的宿舍楼群说:"那是男生宿舍区,叫  相似文献   

4.
正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有这么一个故事:南北朝时,梁代的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却没点眼睛,说点了就会飞走。听的人不信,偏叫他点上。刚点了两条,就雷电大作,震破了墙壁,两条龙飞上了天空,只剩下没点眼的两条。这就是"画龙点睛"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宿舍别解     
王凤英 《家教世界》2010,(11):42-42
小雷带着一个来找他的同学参观学生宿舍,他指着路左边的宿舍楼群说:"这是女生宿舍区,叫织女星系。"指着路右边的宿舍楼群说:"那是男生宿舍区,叫牛郎星系。"又指着脚下说:"这条路叫银河路。"这时,主管学生宿舍的女生干部面无表情地经过,小雷悄悄地说:"这位是王母娘娘。"  相似文献   

6.
一位校长参观了杜郎口中学,深有感触地说:"在八点之前崔校长已经召开了领导和班主任会议,原因是他在操场墙壁上发现了一个鞋印。"我不知道这位校长感触的是崔校长管理的用心,还是要号召学校管理层来学  相似文献   

7.
点睛之笔     
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画人像有时几年不点眼睛,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人身体的其他部分画得美一点,丑一点都不十分要紧,要真  相似文献   

8.
正"唐朝有位诗人叫贾岛,早年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某著名特级教师批评说,"这是典型的病句,但大家都这么说,书上也这么写,集非成是,也就习焉不察。"他认为,从语法规范的角度看,"早年"之前,应添上主语"贾岛"或"他"。另外,他建议将这句话改成"贾岛是唐朝的一位诗人,早年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相似文献   

9.
老和尚经常带着小和尚到寺院外面的山坡上诵读经文。有一天,小和尚对老和尚说:"时间过得真慢呀!"老和尚说:"你这样试试。上午,你面朝西边坐着读;下午,你面朝东边坐着读。"小和尚照老和尚的话去做,背对着太阳诵读经文。渐渐的他就忽略了时间的快慢。第二天,他对老和尚说,"师傅真高明,这一转换方向,我就忘  相似文献   

10.
痴和尚     
正上了年纪的人回忆起过去,总会有那么些传奇事儿值得拿出来讲一讲。不过,下面我要讲的这个故事,绝对算是传奇中的极品了。我出生在苏州,那时候在我们那儿有个特别出名的和尚。虽然出名,可是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也没有什么法号之类的。和尚每天痴痴呆呆地在市集上瞎逛,大家就叫他痴和尚。这痴和尚与市集上的人熟悉得很,他常常沿着街道晃晃荡荡,  相似文献   

11.
晋代著名画家顾恺之爱和朋友聊天说笑。有次谈笑时作“危语”游戏,即每人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大家说得兴致正浓,忽然旁边有一个人插嘴也说了一件危险的事:“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一说,弄得其中的一个叫殷仲堪的人很难堪,因为他瞎了一只眼。由此而造成这场谈笑扫兴而止。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我诸事不顺,心情灰暗,时不时更换QQ签名:跌入谷底,郁闷;暗无天日,崩溃;没有出口,绝望。我的"心情晴雨表"被网友"小鱼"注意到了,他给我发过来一朵花和一个笑脸,说:"去我的空间看看吧!"来到小鱼的空间,看到他刚刚更新的日志,记述了这样一段话:两个和尚走在江边,看到几条逆水而游的鱼。小和尚说:"这些鱼真傻,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老和尚说:"它们正在享受奋斗的快乐。"小和尚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上上签     
一个年轻人去寺庙求签。他虔诚地敬香,跪拜,然后抽签。一位老和尚站在一旁。忽然,年轻人欢喜地大叫:"谢谢佛祖!"他起身,对老和尚深鞠一躬:"法师,麻烦您给我细解一下这个签,行吗?我知道,这是上上签呀!它怎样指引我去争得成功呢?"良久,老和尚说:"你现在是做什么  相似文献   

14.
北宋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有一次去逛庙会.老和尚见他衣不出众,貌不惊人,就显得很冷淡,对他说:"坐."然后对站在一边的小和尚说:"茶."交谈了几句之后,老和尚发现苏东坡知识渊博,并非凡人,于是改变态度,谦恭地说:"请坐."又对小和尚说:"敬茶."最后,当老和尚了解到此人就是当时颇负盛名的苏东坡时,立即显得十分殷勤,笑容可掬地说:"请上坐."又连忙叫小和尚:"快敬香茶."临走时,老和尚请苏东坡题词留念,苏东坡挥笔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老和尚顿时羞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相似文献   

15.
文人吃趣     
正古今中外不少文人,面对佳肴美味、粗茶薄酒,抑或进餐时突发的变故,常能机智地"幽"上一"默",妙趣横生,让人回味无穷。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论诗做联,也常常互相取笑,从中得到极大乐趣。佛印虽是出家人,却不避荤食。一天,他炖了4条小鱼,正要吃,抬头一看,苏东坡进了寺门。他心想:"早不来,晚不来,一吃鱼他倒来了,先不给他吃。"佛印急中生智,顺手把敲的磬翻过来扣在鱼盘上推到一边。苏东坡一进庙门就闻到香喷喷的鱼味,心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可以享口福了。"挑帘进门一看,佛印吃着米饭,桌上只有一碟蔬菜。佛印也很大方:"学士驾到,与贫僧一起吃粗饭吧。"苏东坡只好坐下来吃饭。他边吃边  相似文献   

16.
逆境之痛     
<正>星云法师幼时家境贫困,母亲忍痛把他送进扬州庙里。一段时间后,师父把星云带至南京,交给一名大和尚。师父刚走,大和尚即开始考问星云:"你为何来此地?"星云答:"我师父叫我来的。"大和尚将他一阵藤条鞭打,怒斥:"一个习佛的人没有自己的归心,师父叫你来,你就来吗?"接着大和尚又问:"你为何来此地?"星云想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17.
老和尚经常带着小和尚到寺院外面的山坡上诵读经文。有一天,小和尚对老和尚说:"时间过得真慢呀!"老和尚说:"你这样试试。上午,你面朝西边坐着读;下午,你面朝东边坐着读。"小和尚照老和尚的话去做,背对着太阳诵读经文。渐渐地他就忽略了时间的快慢。  相似文献   

18.
<正>提到"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先讲讲它的出处。古代梁朝时,有个画家叫张僧繇,有一天,他在金陵(地方名,今江苏南京)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却没有画上眼睛。旁边一个人问:"为什么不画眼睛呢?"他回答:"点上眼睛,龙会飞走的。"众人都不相信,硬要他画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叫丁丁的小朋友,因为做作业马虎,所以外号叫"小马虎"。有一天,丁丁去找同伴当当玩。当当看见丁丁,说:"你来得正好,我准备去马虎国参观,你和我一起去吧!"丁丁开心地说:"好啊!"两人来到马虎国,前面是很高的城墙。他们绕墙走了一圈,就是找  相似文献   

20.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你以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是孤独吗?"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那是误解?""也不对。""绝望?""不对。"小和尚一口气说了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一直摇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