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省级卫视频道定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西藏、云南和贵州3个省级卫视的频道率先上星。在随后的10年间,各省级电视台一套频道上星,形成一省一星的格局。2004年,上海炫动卡通卫视、湖南金鹰卡通卫视、北京动画频道以及深圳卫视、南方卫视相继上星后,打破了一省一星的格局。2005年,随着海峡卫视的上星,中国内地的省级卫视频道增加到了37个,副省级城市有15个。自此,省级卫视便成为中国电视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品牌:省级卫星电视的立台之本——以湖南卫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汉云  刘星 《新闻界》2006,(1):79-80
随着省级台的陆续上星,省级卫视表面一派繁荣,实则危机四伏。一方面,竞争对手增强增多。2003年,竞争对手中的老大——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业化的频道改革,导致全国卫星频道重新洗牌。此外,省级卫视还要面对城市电视台、同级卫视的竞争,其潜在对手还包括境外卫星电视;另一方面,省  相似文献   

3.
杨汉云  刘星 《新闻界》2005,(6):49-50
随着省级台的陆续上星,省级卫视表面一派繁荣,实则危机四伏:一方面,竞争对手增强增多。2003年,竞争对手中的老大——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业化的频道改革,导致全国卫星频道重新洗牌.此外,省级卫视还要面对城市电视台、同级卫视的竞争,其潜在对手还包括境外卫星电视;另一方面,省级卫视由于自身资源的限制和所担负的宣传使命,“立台之本”的新闻已成弱项,相互之间的“克隆”又导致“同质化”倾向严重,竞争力下降。“省级卫视自1997年以来,市场份额逐年下降,2001年为14.76%,中央台为31.15%。单个省级卫视在全国市场竞争力极弱,与央视一套相比,可以忽略不记。在2002年全国市场收视份额前15名卫星频道中,央视就有6套占据了前六位。”  相似文献   

4.
省级卫视竞争应该说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电视媒体竞争,只有中国有如此多的省级电视上星播出,这些卫星电视既承载宣传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又是本省电视走出地域,参与全国市场竞争的主体。鉴于其重要地位,各省均不敢小视上星频道的作用和影响力,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原来只把上星频道作为一个展示窗,近年也纷纷加入省级卫视覆盖大战、收视大战、广告大战之中。经过十年以上(大部分省级卫视是1997年前后上星播出的)的持续角逐,进入一个新的十年之际,省级卫视间竞争呈现怎样的态势?今后的发展走向又将如何?  相似文献   

5.
罗朝辉 《视听界》2010,(1):82-85
2004年底,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北京卡酷动画卫视、上海炫动卡通卫视、湖南金鹰卡通卫视上星播出,这三个频道因此成为省级上星少儿类频道的开路先锋。时过5年,这三个频道代表的省级少儿类卫视阵营发展状况如何,在收视上有何特点,在全国众多的上星频道中是否赢得了一席之地?本文将通过这三个频道2009年1-8月在35城市的收视表现作解答。  相似文献   

6.
从重庆卫视“红色频道”看中国省级卫视定位之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溪 《东南传播》2011,(7):33-36
从2004年建立中国公信特色的综合频道,到2009年首次定位“中国红”,打造英雄品牌,再到2011年改版成为“我爱中国红”总体定位下的“红色频道”,重庆卫视历经七年改版,频道定位终于阶段性落地.本文试图以重庆卫视“红色频道”的历史定位为由头,通过细数重庆卫视七年变迁,观照中国其他主要省级卫视的定位变幻,以全景呈现中国电...  相似文献   

7.
车坤  朱海龙 《新闻知识》2006,(10):25-27
背景:从1989年西藏电视台节目第一个上星播出,到1999年天津台、海南台最后一批上星,中国省级电视台用了1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地方媒体向全国性媒体的战略转变(至少在形式上);到2005年底,中国内地省会城市的观众通过有线网络能够看到的电视节目至少达到了60套以上。历史,就像人的心电图曲线,无论时间长与短,焦点和意义总在浪峰波谷之间。“卫星电视”,意味着开放的传播平台和信号的全球覆盖;“省”,则是相对于世界的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行政区域概念;那么“省级卫星电视频道(以下简称省级卫视)”这一充满矛盾的媒体又代表着什么呢?根据北京美兰…  相似文献   

8.
2011年底,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要求从2012年起,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日6:00至24:00新闻类节目不得少于2小时。但是对于省级卫视来说,收视覆盖面不及中央电视台,新闻的贴近性不如地面台,在新形势下,如何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9.
洪威 《新闻传播》2006,(2):16-17
自省级电视台上星、全国覆盖以来,中国电视的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省级卫视在相互竞争和与央视的竞争中逐渐发展起来,虽然央视仍旧仰仗资源和人才的优势领先在前,但这种领先地位却不断受到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省级卫视集团的挑战。与此相对应,业界以前所忽视的省级卫视可视性观念也逐渐浮出水面,既然央视可以用十余个专业频道来满足受众不同的需求,省级卫视为什么不可以走出小而全、杂而弱的套路,塑造自身鲜明的角色定位,在火热的传媒市场分一杯羹呢?于是乎,卫视的可视性与报纸的可读性、电台的可听性一样,成了卫视管理者口中热门的名词。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电视频道的上星带来了市场的繁荣,同时也意味着角逐战场的扩大。除了同级其它省份的卫视频道外,省级卫视的竞争对手还包括央视,以及各地方城市电视台。2002年国家开放部分境外频道在内地有限落地后,“目前国内在三星级以上酒店和一些特定社区落地的境外卫视已达34个”这些实力雄厚的境外卫视更成为省级卫视的潜在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1.
杨状振 《视听界》2009,(2):68-70
独播剧概念的提出,肇始于电视剧首播权的争夺。国家广电总局为规避全国省级卫视多台一面同质化竞争高发的态势,于2000年度下发了《关于加强省级卫视台上星节目频道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在2004年再次出台规定,要求同一电视剧集不能同时在四家以上上星频道中播出。此后,中央电视台经过《宝莲灯》、《京华烟云》等电视剧集的独家试播成功,  相似文献   

12.
2005:中国电视媒体竞争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省级电视台纷纷上星,“央视为主、一家独大”的原有电视单极格局被打破,逐渐形成央视、省级卫视、省级非卫视频道、城市台和境外电视媒体五足鼎立、多元发展的新格局。本文试图用大量的统计数据来探讨2005年在多元的中国电视竞争格局中各级电视媒体之间的博弈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供电视媒体工作者和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1989到1999年短短十年间,中国31个省级电视台先后都有一个电视频道(一般都是新闻综合频道)上星。加上央视的十来个频道和本地的诸多频道,中国老百姓一下子可以收看到30-50个频道,可谓频道繁多,节目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三十多个省级卫视频道内容的严重"同质化",差不多都是"新闻  相似文献   

14.
王洪杰 《视听界》2012,(1):90-91
目前,中国电视阵容庞大,央视1个、省级卫视34个、地市州级电视台333个、县级电视台2860个,共有3200多家电视台、3600多个频道,其中通过上星对全国播出的频道超过50个。央视、省级卫视的市场份额占了全国广播电视媒体80%以上的江山,  相似文献   

15.
徐凌  胡洁岚 《视听界》2004,(5):9-10
一、无奈的现象和中国社会一样,中国的电视也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央视改版前,省级卫视长期以来多以“新闻综合频道”这种央视一套模仿版的面目出现。而业界和观众对它们的平庸始终多有诟病:雷同的电视剧,大同小异的版面设置,相互抄袭“克隆”的栏(节)目。中国大大小小的电视台有2000多家,上星的频道有40多个。然而,这些频道无论是在节目形态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太多的趋同性,同质化现象严重。2004年被业内人士们称为“改版年”,全国数家省级卫视台不约而同地集体行动,对原来的新闻综合频道进行改版。作为中国电视的中坚力量,省级卫视似乎有责无旁贷的义务来成为电视改革的桥头堡。不过,和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中国的电视改革仍处在一个左右摇摆的地带:一面是政策,一面是市场。人们试图按照市场的规律进行尝试,但很快又退回到政策调节的范围。在政策和市场间迂回曲折,使得中国电视的改革前景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6.
孙宁 《视听界》2009,(2):87-88
近年来,省级上星频道发展迅猛,一改长期以来在央视和省市地面频道夹缝中求生存的窘态。从2005年到2008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整个省级卫视阵营收视提升明显,尽管2008年中央级频道受益于北京奥运会,收视有昕回升,但省级卫视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仍保持了连续4年上升的强劲势头。(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省级卫视已经成为中国电视传播市场上最活跃、也最具有创新精神和成长性的媒体类型。河北电视台尤其是河北卫视作为身处京津冀地区的主流强势媒体,是2012年省级卫视中较晚召开广告推介会的上星频道,大家对河北卫视期待已久。  相似文献   

18.
李钢  左敏 《传媒》2016,(2):62-64
在当下中国的电视版图中,主要存在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省级地面、市县级频道这几大竞争阵营.其中,中央电视台的优势因为国家电视台的属性与生俱来,省级卫视近年来也因为全国市场的广阔以及网络等新媒体的推波助澜,成为最具活力的一极.而相形之下,曾红极一时的省级地面频道却都显得有些艰难,多数的地面频道,无论省级频道还是市县级频道都同时面临着收视下滑和经营创收锐减的双重压力.如此看来,一直以来关于电视媒体日渐式微的压力似乎集中压到了地面频道上,尤其是省级地面频道.  相似文献   

19.
拉通晚间920栏目带黄金时段打造黄金节目乐嘉李湘张宇等名嘴闪亮登场深圳卫视作为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上星频道,用最短的时间向业界证明:年轻意味着爆发力!2012年以来一跃进入省级卫视十强的阵营,广告创收较2011年增幅70%,在省级卫视中排名第一。作为国内最年轻的上星频道,深圳卫视一直卯着一股冲劲,始终坚持"创新无止境,改革不停步"的信念,竭力打造有品质、有价值、有思想的节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国上星频道已经超过了50家。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各省级卫视频频改版,急于从自身找特点、寻优势,以更好地吸引观众,并最终达到高收视率来吸引客户。尤其是近两年来,省级卫视之间为拼抢市场份额的竞争日益惨烈,围绕着影视剧、大型选秀类活动和新闻纪实类节目,频道混战,收视起伏。在这种竞争形势下,随着中国电视逐渐向频道专业化、电视产业化方向发展,省级卫视在竞争中寻求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意愿越来越迫切。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