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在高考解题时,思维定势障碍是影响考生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轻让考生多走弯路,降低解题速度;重让考生步人误区,空费时间及精力.  相似文献   

2.
罗文明 《教书育人》2007,(11):47-48
随着高考的临近,相当一部分考生出现了考前心理不适应症。在此,笔者为一些常见的考生心理问题开出“药方”,让考生“对症下药”,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3.
王韬 《中国考试》2007,(11):27-28,36
面对高考文综地理复习,知识量大,内容庞杂,让不少考生常常是一筹莫展。如何解决考生的困惑呢?让我们通过下面师生的讨论,共同来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4.
让考生识记常见的名句名篇,既可以提高考生的人文素养,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考生的情操。基于此,名句名篇填空成为近年来高考中的一类稳定题型。很多考生尽管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从2005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得分率仍很低。  相似文献   

5.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目标是为了准确测量考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有的学习能力,科学地反映考生的潜质和潜力,有效地区分考生的真实水平,整个考试过程,是让考生在同一起跑线上,比知识、比能力、比方法,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比心理的过程。心理承受力的高低,心理稳定与否,也是高考鉴别考生水平的重要方面。从近几年来的文综高考看,  相似文献   

6.
一、让考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作文主要考查的是考生书面表达能力,考生只有充分地表达,才能展现自己的能力。为了使考生可以表达,首先需要让考生有话可  相似文献   

7.
高考临近,考试焦虑会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甚至会让考生发挥失常。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焦虑都会影响考生的发挥的。适度的焦虑不仅不会让考生考试失常,而且能让考生超常发挥。而对于过度的焦虑,则需要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如积极的心理暗示、想象等,以起到缓解、降低焦虑的作用。方法使用恰当,能帮助考生顺利通过高考。  相似文献   

8.
1998年高考作文《战胜脆弱》未能让考生战胜虚假,竟有20%的安徽考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让父母笔下“双亡”;还有一位书法很好的学生写自己如何学会用脚写字、答卷,而省招办表示根本没有用脚答卷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佚名 《陕西教育》2005,(3):26-27
一年一度的高考、高招工作结束了,又到了总结评判的时候。我不断地接到各方的邀请,想让我给考生及考生家长们谈点看法,更想让我谈点对女儿的教育及心理培养、指导方法,以便了解那些“双八百”考生应考时的心理技巧。因为大家都知道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即高考如同奥运比赛,在更大程度上已不在于技巧和平时的实力,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比拼了。  相似文献   

10.
白考英语听说中的口试不光是让考生说,而是让他们在听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是真正意义上的听说考试。考生首先要听懂指令,才能显示口语才能。以下,是1999年10月份自考口试录音带的语音文字的开头几句话: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为了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设置陷阱,让能力不强的考生上当,造成误选。这样就拉开了考生的分数差距,便于高校分层次选拔人才。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通过下列手段设置陷阱。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考查考生应变能力,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设置陷阱,让能力不强的考生上当,造成误选。这样就拉开了考生分数差距,便于高校分层次选拔人才。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通过下列手段设置陷阱。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备受出卷者的亲睐,而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成为中高考作文命题的首选题型。笔者常年参加中考作文阅卷,发现绝大部分考生写作内容“撞车”的现象较严重,导致阅卷者打分的“千篇一律”,在某一个分数段间上下浮动。如何让考生的作文与众不同。脱颖而出,让阅卷老师为之一振。拍案叫绝呢?笔者想就此作一点探讨。以供考生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庆军 《现代语文》2006,(7):126-126
话题作文不限文体,摒弃了过去那种只限写某一种文件的限制,拓展了考生的写作思路,确实能让学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有较大的写作空间和写作自由,能够让考生在考场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潜能。  相似文献   

15.
《广东教育》2005,(4):60-60
事件 1月27日,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征得教育部的同意后,明年北京将取消春季高考。”春季高考已经在北京试行5年了,逐渐显露出公办高校不积极、考生报考率下降、考生仅仅是为了练兵等问题,让有关部门和考生们每很困惑,范伯元介绍,最初在北京试行春季高考,  相似文献   

16.
2005年高考现已进入最后“冲关”阶段,这个阶段考生最关心的莫过于掌握各高校的第一手招生资讯了。本刊适时开通一列飞往高校的航班,特别邀请部分知名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就2005年高校招生政策加以访谈。另外,我们还一路跟踪扫描了许多高校招生动态,可谓由点及线到面,旨在打造高校与考生间的互动平台,令高校走近考生,让考生了解高校,更好地帮助考生择校。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考试》2004,(3):22-25
高考是选拔考试,旨在选拔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中那些素质好、潜力大的学生。显然,高考必须能够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必须注重能力考查,让那些基础扎实,能力强的考生得以发挥和表现他们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左祥明  昝卫 《新高考》2010,(5):90-92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特殊点、线、区域、规律和特殊值,是需要考生学会从这些特殊入手,把握和理解其中的原理和规律,是考生学会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更是让考生学会,从这些特殊入手,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快速解答地理试题,从而提高效率和解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辽宁招生考试》2006,(3):33-34
高职院校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对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受到考大考生、院校和社会的欢迎。为了让广大考生对中职升高职招生工作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方便考生报考,现就高职院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有关政策、办法、程序等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材料阅读探究题.主要是给考生提供一定的相关材料.让考生阅读思考,并深入分析探究,归纳概括材料的共同点,探究结果往往是某种观点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