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根据我校和日本宫城教育大学制订的合作研究计划,1990年12月我们对日本的基础教育进行了短期的调查研究。我主要调查访问了日本渔村和农村的一些中小学,以及有关的教育委员会、青年之家、儿童馆等。日本渔村和农村中小学的一个共同特点——家乡教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日本家乡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日本的家乡教育主要是指使学生了解家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我们利用学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大量的人、事、物,用农村“改革、开放、搞活”的现实去教育学生,引导他们逐步了解、认识、热爱自己的家乡,引导他们把眼前的学习和将来家乡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地理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它含有丰富的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要求和内容中小学地理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是:结合地理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4.
莫颖韵 《广东教育》2006,(12):40-41
乡土教育是以乡土地域环境和文化为依托,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目的而开展的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但长期以来,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使用相同的课本,接受相同的教学方式,农村学生往往无法从课堂中获得农村生活技能,“学用脱节”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导致学生辍学的因素之一。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乡土教育缺失引致的弊端日益明显;而乡土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承担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培养中小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近年来,景德镇市昌江区教育局开展了"知市情、爱家乡"的教育活动,通过编写和运用《瓷都三字经》,以活动为平台,以三字经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市情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一、背景与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热爱家乡是对家乡的一种深厚情感,这种情感是热爱祖国的基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引导学生从爱家乡之情,升华到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对党的热爱之情,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特点。热爱家乡首先必须了解家乡。我校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从拓宽德育空间入手,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对家乡的自豪感转变为自身的责任感。1.结合农村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劳动体验教育。体验教育伴随着少年  相似文献   

7.
重视乡土资源的德育功能,促进教育与地域生活的联系,是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传统特色.在都市化、信息化日益突出,社会变迁加剧的背景下,引导学生亲近故土、热爱家乡,培养良好道德心显得尤为重要.日本中小学乡土德育以体验活动为主要形式,融入多种教育途径,具有一定实效.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保证,多样化的指导体系,推进乡土德育的开展,对改进我国中小学德育也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中小学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农村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对策,包括增加环境教育经费,加强区域交流与师资培训;把握学生兴趣,开展多样化的环境教育教学与实践活动;开发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于一体的参与与传承群体。  相似文献   

9.
教师每天都生活在学生中间,他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楷模。 我经常收到一些从学校毕业以后走向社会的同学的来信,他们总是由衷感激教师给予的悉心教导、真诚关心,特别是对教师既重言教又重身教的事例记忆犹新,一直鼓舞、激励着他们。我也由此更感到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更感到一种神圣的责任感。 正因为这样,我总是这样策励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必须率先做到。比如,我们是所农村学校,要求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我们就应当抛却私利,一心一意热爱农村的教育事业,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把自己的学校办好,为发展农村经济培养各种合格人才。如果每件事,我们都能严以律己,以身作  相似文献   

10.
<正>田园教育是农村小学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求,充分利用并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以"给予学生一个幸福欢乐的童年,教会他们做人,帮助他们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创造未来的意识,让他们为终身学习打好基  相似文献   

11.
家乡是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起点和源泉,它是伟大祖国的一部分,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祖国”。因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运用一些乡土地理数据,分析学生所熟悉的家乡,使学生产生深厚的乡土之情、报国之志、效国之行,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正确运用乡土地理数据,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国情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使他们将来更好地担负起家乡的建设重任。在讲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源问题”时,我指出,我们广西地理环境优越,山河壮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2.
我校是一所多学科的农村职业中学,现有9个专业,614名学生。为了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对学生进行热爱农村,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学校先后为各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教育的着眼点张德祯,郑秋岚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教育,教育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第七册教材经国家教委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向全国推荐。本册教材是根据《大纲》对中年级的基本要求,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的,共十二课,45幅图,内容大体分为五个部分: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 它包括《为建设家乡做贡献》、《为中华民族扬威》两课书。着重从两个方面介绍:一方面介绍向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学习,以实际行动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另一方面介绍我国历史上曾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事迹,通过这些人物事迹,力图从不同侧面,帮助少年儿童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教育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志向。 第一课《为建设家乡做贡献》目的是使学生懂得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表现,教育他们要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向为建设家乡做贡献的人学习,立志为建设家乡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偏爱"现象及其危害中小学教师大都由衷热爱自己的学生,他们深知热爱学生是收到最佳教育效果的前提,这一点是应当肯定的.然而学生的水平和素质总是参差不齐的,总有那么一些成绩优秀、天资聪颖、调皮伶俐、办事得体的学生特别招人喜爱.喜爱好学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站在教育者的高度去控制感情,便容易对某些学生产生过分的宠爱,这就是"偏爱"."偏爱"实际上是由于感情上的失控而产生的认识上的偏  相似文献   

16.
为使学生从小就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昔阳县教育局决定;从1988年3月开始,小学四、五年级开设“乡土教材课”,小学一、二、三年级选择乡土教材课本中的有关内容,结合语文课、周会课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教育背景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热爱自己的家乡,首先要了解家乡。深厚的感情必须以深刻的认识为基础,唯有对家乡知之甚深,才能爱之愈切。”热爱家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石,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每个人都是家乡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相似文献   

18.
董雪丽 《成才之路》2009,(28):63-63
“地理科学对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一门迫切需要的科学。”“在国民教育中地理科学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就地理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个人的看法。一、中学地理教学有独特的德育功能地理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各项意识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地理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界,这就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教育。能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思想境界、行为规范的教育,发展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品德。培养其全球意识和国际意识。学习中国地理知识,可以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相似文献   

19.
1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地理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各项意识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1)地理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界,这就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能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教育,发展人与  相似文献   

20.
一、乡土地理教材的主要职能1.通过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从家乡建设的需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通过对家乡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了解,使学生关心家乡的经济建设,初步懂得一些家乡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结合各科的学习来掌握一些从事家乡经济建设所需的初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