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铜)由于演示实验效果较好,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但碳还原二氧化碳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却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增开碳还原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则有利于学生对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以下两个实验,可根据实验条件,任选其一).  相似文献   

2.
一、掌握要求会正确连接常用仪器与零件,会正确安装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正确操作。二、知识要点(一)仪器装置的连接1·仪器和零件的连接。1)橡皮管连接玻璃管。左手拿橡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先用水润湿),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里即可。2)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左手拿橡皮管,右手拿玻璃管靠近插入塞子的一端(先用水润湿),稍稍用力转动,插入塞孔直至在塞孔另一端露出2~5毫米。3)容器口塞橡皮塞。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4)铁架台上…  相似文献   

3.
安全方便演示钠和水反应的方法江苏省沛县师范学校(221600)宋志贵实验装置:取一较大的干燥管,一端连接一止水夹,一端装一带有漏斗和尖嘴玻璃管的双孔橡皮塞.如图所示.实验方法:关闭上水夹1,在干燥管中注入近1/3容积的酚酞溶液,然后加入煤油至满,塞上...  相似文献   

4.
自制储气瓶     
一.材料侧面带有开口的大瓶一个、单孔橡皮塞二个、玻璃管若干段、乳胶管若干段、长柱形气球一个、夹子二个、小气筒一个(可由家用小喷雾器改造)=·制作方法(图1)1.将一段玻璃管一端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软化后,使其玻璃管口外卷,冷却,将气球套上,用线扎牢,与预备好的单孔橡皮塞连接好,再将玻璃管的另一端安一乳胶管,最后将此装置汽球悬在瓶中)安在瓶的上口.2.再取一段玻璃管,一端与橡皮塞连接,另一端与乳胶管相连,乳胶管另一端再连接一段玻璃管,将这一装置安在瓶的侧面开口上.3.用夹子夹住侧面开口处连接的乳胶管,在…  相似文献   

5.
一、对知识技能的要来1.会正确连接常用仪器与零件。2.能正确而熟练地安装各种实验装置,并能对这些装置进行简单的组合。二、主要内容提示(一)仪器零件的连接1.玻璃管与胶塞的连接左手拿胶塞,右手拿玻璃管靠近插入塞子的一端(先用水润湿),稍稍用力转动,插入塞孔直至在塞孔另一端露出2~5毫米即可。2.玻璃管与橡皮管的连接左手拿橡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先用水润湿),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即可。3.容器口塞胶塞左手拿容器,右手拿胶塞并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塞人部分约占塞子的l/2~3/5即可。〔)实验装置的装配1.制…  相似文献   

6.
高中化学第二册中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的演示实验(实验4—14),反应较易进行,效果也可以。但由于装置的封闭性差,液溴和苯易挥发,容易污染环境,影响师生健康。为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在教学中收到了显著效果。a.仪器装配。如图1所示。b.实验方法。①先把溴和苯按1∶2体积比混和放入大试管中。②在三通玻璃管的支管中加入铁屑并用磁铁吸住,再在三通管的一端放上蘸有浓氨水的棉团后塞好胶塞,另一端用塞子夹住一图1 苯与溴取代反应装置1.大试管 2.三通玻璃管 3.浸浓氨水的棉团 4.湿润的兰色石蕊试纸 5.…  相似文献   

7.
用直玻璃管做电泳实验四川自贡师专(643000)李慎新现在的教材中,胶体电泳实验几乎都用传统的U型管。现将一种用直玻璃管做电泳实验的方法具体介绍如下:一、装置的制作取长约8厘米、内径约1.5厘米的一段普通玻璃管。用两段铜丝一端卷成蚊香状,做成两个电极...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查通过)《浮力》一章中新增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节内容。其中演示实验暂时没有现成的仪器,且农村中学的课室也没有装设水龙头,我们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对该实验作了一些改进,利用现有的器材使演示在课室能够成功进行。1器材a.600mL矿泉水瓶1只,在侧面下方开一个小孔。b.大三通玻璃管2支,内径0.67cm;小三通玻璃管1支,内径0.34cm。c.直玻璃管3支,长约30~35cm,内径0.62cm。d.作连接用的硬橡皮管6段,每段长约6cm。e.胶头滴管…  相似文献   

9.
自制液体压强演示器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陈忠贵(430050)本演示器适用于义务教育各种版本的新教材。器材;直径约10厘米,长约50厘米的透明塑料直筒一个(一端开口,且要有一定的强度);内径约为1.5厘米、长约8厘米的玻璃管三个(两端开口);502胶、橡...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一册(上)在讲到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提到:“通过实验还知道,没有萌发的种子,也进行呼吸作用,只不过非常微弱,不容易被观测到。”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以上内容,笔者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直观性强,效果好。现简介如下: 本实验的原理是:由于植物体中的所有生活着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据以上原理进行设计,实验装置见下图:1实验操作步骤1.1将细玻璃管弯成直角,较短的一端插入橡皮塞。1.2在玻璃细管中滴入红墨水滴,并做好…  相似文献   

11.
1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是分子运动的初步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课本上(华东版)采用的演示实验是:先在一根一端封闭的较长的玻璃管内注入一半水,再缓慢地倒入酒精.用塞子塞住开口端,上下颠倒几次再竖起来,让学生观察玻璃管中的液面低下去的办法.实验中,我们用 50 cm长的玻璃管演示,结果发现液面下降还不到 0. 5 cm,后排学生根本看不清.为此,我们在做到实验器材因陋就简,操作简便易行,又能增加可见度的前提下,采用了“放大”法,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实验时,取小广口…  相似文献   

12.
1教具创新点a.增加冷凝器和冷凝循环系统,使实验效果更佳。b.使用自制的“三灯”酒精灯加热,使实验速度加快(整个实验在5min以内完成)。2材料12号铁丝,易拉罐,玻璃管,竹筒,1.25L塑料饮料瓶,一次性输液器1套,一次性注射器1个,油墨筒盖(或塑料盒盖)1个,铁架台,“三灯”酒精灯,水等。3装置制作a.主体装置的制作。①用2根外径6~8mm的玻璃管,一根弯成“”形,一端插入大橡胶塞内,并和橡胶塞平。另一根也弯成“”形,长的一端120mm左右,短的一端30mm左右。②将1只易拉罐(也可用铁质饮料罐)的开口…  相似文献   

13.
将一端带有尖嘴,另一端带有弯头的玻璃管,插入一个单孔塞中间,在弯管头上放上少量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这样再放入集气瓶中可代替燃烧匙做此实验,能缩短演示时间,并且更加安全。装置如下图安装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简易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云南曲靖师专化学系(655000)肖楷章,付仕勤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最难做的一个实验.经笔者多次实验,用以下方法,可以在5分钟之内得到光亮的铜镜,适合于在课堂上演示.1.演示前的准备(1)取1张废报纸在...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碱金属一章时,有关过氧化钠的性质和应用介绍了很多,特别是在应用中着重讲述了过氧化钠可作为供氧剂和二氧化碳的吸收剂,但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是怎样的呢?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笔者做了以下实验.一.过氧化钠与于燥二氧化碳反应1.操作步骤:(1)在一干燥的项质试管(Ill)中装入sg过氧化钠固体,立即塞上带双孔导气管的塞子,导气管上用橡皮管连接的地方事先用弹簧夹夹持好,以防硬质试管(Ⅲ)内的过氧化钠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现象.(2)长导气管一端伸入到硬质试管(Ⅲ)的底部,另一端用像皮管和有支试管…  相似文献   

16.
邹恩情 《物理教师》2000,21(9):11-12
查理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在教学中应从实验出发再现这条定律的发现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程序设计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掌握分析方法,养成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众所周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增加(或减少)的压强等于它在0℃时压强的 .但是,学生对于a= 的得出及其物理意义常难以掌握和理解,那么怎样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呢?1 实验是关键 实验定律的教学关键是做好实验.如图1(a)所示,在一只烧瓶上连一根玻璃管,用橡皮管把它跟一个水银压强计连在一起,这样便在烧瓶…  相似文献   

17.
“铁的化学性质”中讲到: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Fe3O4和K2,但是课本中没有安排演示实验。为了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加深对这一化学性质的理解,我们经过反复研究设计,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实验装置如图。所需仪器及试剂:酒精灯、酒精喷灯、硬质玻璃管、烧瓶、水槽、铁架台、石棉网、铁粉、水。操作过程:1.在烧瓶中加入开水(缩短实验时间),在玻璃管中装人铁粉。2.按装置图组装好仪器,并检验装置气密性。3.点燃酒精灯,直到装置内的空气被排除后,再点燃酒精喷灯(以O2和Fe反应),过一会儿,看到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和实验分析,使学生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用途;2了解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差异;3.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差异.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分析对比,实验准备:1.演示实验:课本【实验5-10]和埃验5-11,2投影灯片: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CO与COZ的性质对比.3录像:小老鼠煤气中毒4.实验改进:封闭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银.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间匐我们已经学过,碳在空气…  相似文献   

19.
增设“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演示实验沪闵行鲁汇中学(201112)程彩宜一、实验装置:二、实验步骤:1.在广口瓶里放入几小块碳酸钙;2.在干燥管球部装满过氧化钠;3.按上图连接好实验装置;4.点燃烧杯D和烧杯E中的蜡烛;5.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盐酸。三...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 要求学生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了解自然 ,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指导学生做好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几个实验。难点是使学生理解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这个性质。教学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 :装定量碱面的广口瓶、带玻璃管和胶管的胶塞、分装两瓶的醋酸(确定好的数量)、集气瓶、玻璃片、大烧杯、蜡烛(一高一矮)、火柴、清石灰水 ;2 实验报告每人一份 ;3 投影片———实验报告、讨论题、泡沫灭火器内部构造图 ;4 录像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