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目前建设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以及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所产生的自然效应和社会效应,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安徽省已经实施四年,实施的状况如何?还有哪些亟待提高的地方?为此,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找出安徽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深入调查了安徽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工程的发展建议,以期可持续地推进安徽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全面建设,使其在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为努力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辽宁省鞍山地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现状、依托工程开展体育活动与农民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进一步推动鞍山地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逻辑分析、GIS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显示各地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各级地方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农村体育发展的经费来源单一;基层农村体育管理存在空白,没有建立有效的农村体育管理运行机制;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淡薄;农村体育活动缺乏组织和必要的健身指导等.  相似文献   

6.
本课题选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384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2.6%的农民对本村健身工程的选址表示满意.农村的器材数量比较匮乏,在经费筹集上,多采取村政府、社会、个人多方投资.45.2%的行政村专门对农民健身工程制定了管理制度;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知晓程度普遍偏低.农民经常参与的体育项目主要有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游泳、篮球、足球、健身舞蹈等;河南省农村居民有53.2%认为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十分必要”,有部分农民认为健身工程是“形象工程”.根据以上调查结论,提出全面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民健身工程建设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实地调查、访谈法等,就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对福建省9设区市35县(区、市)59个乡镇72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针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提出一系列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主要运用GIS和体育社会学理论,以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GIS分析、社会统计为主要方法,通过调查,并基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GIS平台,描述分析出大连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状况与效果,准确统计出大连市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行政村数量与行政村分布特征.其主要结论性的数据是:截至2009年底,大连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覆盖率为43.71%,已经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行政村履行了"三边工程"的指标要求;占大连市乡镇总数15.04%的乡镇被列为大连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尚未建设的"真空"地带;4年累计投入经费共计3 393.88万元,其中,2008年建设完成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数量和投入经费均为最多,分别是120个和943.6万元.  相似文献   

9.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直接受益的一项为民工程.文章运用调研法对渭南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覆盖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各级体育部门和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该加大宣传与辅导,增强农民群众的锻炼意识和改进锻炼方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应建设与维护管理并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根据泉州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总体数量和分布,抽取30个受赠单位中的12个行政村,就健身工程建设和政府职能等对175名文体局干部、村干部、村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政府为农村提供体育公共产品职能的体现,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同;权责划分不清,多元协同机制缺失,基层职能部门弱化和缺乏服务意识等,是农民健身工程建设中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存在主要问题.提出应明确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建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联动机制和领导机制,构建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社会支持机制及农村体育公共产品需求的表达机制,是政府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的主要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调查、走访交谈、实地考察等科研方法,对商洛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商洛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布局虽合理,但存在着选址不尽科学,器材质量差,摆放不合理,健身项目不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工程的实施,未明显改善农民体育健身的现状。建议应长远规划,科学布局,抓好建设,确保工程质量。要健全基层体育组织,规范场地管理,增加健身项目,满足农民健身需求。特别要丰富体育活动,抓好工程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2014年5月对安徽省农村居民进行的体育健身调查数据,对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非示范村的体育健身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美好乡村建设对安徽省农民体育健身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当前实施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问题,让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能够全面健康地发展,提高贫困农村地区农民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加快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宜春市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宜春市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依然淡薄;农村全民健身基础设施依然匮乏;民间特色体育项目依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农民体育的组织机构及其管理指导工作依然薄弱;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依然缺乏了解.提出以提高宜春市农民对体育健身认识为突破口;以农村特色体育建设为重点;以健全体制和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主要采用走访面谈、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甘肃省农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经济条件差、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农民健身意识淡漠、对健身存在错误认识等因素制约农村体育发展.提出强化政府职能、健全组织机构,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加大投入,村校联合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策略,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江山 《天中学刊》2008,23(2):94-95
对当前农村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制约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主要采用走访面谈、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甘肃省农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经济条件差、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农民健身意识淡漠、对健身存在错误认识等因素制约农村体育发展.提出强化政府职能、健全组织机构,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加大投入,村校联合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策略,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体育健身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河南是个农业大省,以河南省为个案,通过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对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状况进行调研,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全民健身体系提供有力的依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广东省粤东地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广东省粤东地区农民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了解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农民体育活动参与率为38.2%,项目主要集中在散步、登山、篮排足三大球等项目.多数农民每周活动1~2次;锻炼时间多在60 min以下.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身体健康、提高运动能力和消遣娱乐.2006~2008年期间近六成的农民有体育消费,但仍以实物型消费为主.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吉林省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对发展吉林省农村体育文化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加大场馆与体育器材建设与维护力度;充分落实国家政策,健全体育组织机构;转变农民健身观念,促进农民健身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