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莫泊桑与《金瓶梅》 张友鸾 艺术世界 1 979年 2期2、《金瓶梅》考证 (一 ) 朱星 社会科学战线 1 979年 2期3、《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 ?———《金瓶梅》考证 (二 ) 朱星 社会科学战线 1 979年 3期4、《金瓶梅》被篡伪的经过 朱星 社会科学战线 1 979年 4期5、补谈《金瓶梅》的上海版本 郑逸梅 社会科学战线 1 979年 4期6、《金瓶梅》原本无秽语说质疑 黄霖 复旦学报 1 979年 5期7、“王伯舆”是王世贞的名字吗 ? 刘子骧 社会科学战线 1 980年 1期8、关于《金瓶梅》考证的一点声明 朱星 社会科学战线 1 980年 1期9、…  相似文献   

2.
在笔者系列论文的第一篇《(金瓶梅词话)作者为武进作家白悦》之后,从皇甫济为白悦诗文集《白洛原遗稿》所作的序、徐阶为白悦撰墓志铭及《金瓶梅词话》内证等入手,可以进一步证实《金瓶梅词话》的作者为江苏武进作家白悦,并由此对这部小说的最早传播作出合理的推测。  相似文献   

3.
重论《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万历末年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学者魏子云通过民国《吴县志》考证,否定鲁迅的《金瓶梅》初刻本问世于明代万历庚戌(三十八年)的权威论点。但魏的考证中存在三个问题。通过对清康熙《浒墅关志》考证,解决了魏的考证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从而彻底否定了鲁迅的权威论点。又通过多个考证,认定《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在万历四十五年冬到万历四十七年之间,从而提出了《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万历末年说”。  相似文献   

4.
周钧韬先生专事《金瓶梅》研究二十多年,提出了“《金瓶梅》作者王世贞及其门人联合创作”“《金瓶梅》时代背景嘉靖”“《金瓶梅》成书年代隆庆”“《金瓶梅》成书方式过渡说”“《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万历末年”“《金瓶梅》为性小说”等6个新说;完成了《金瓶梅》创作素材来源考证的基础性工程。他的“治学之道”包括“知己知彼,选准研究目标”;“高层次加入”;“目不斜视、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敢于创新,在与权威的论争中创新”;“思辨与考证,双向汇流”等。其自言“治学之道”的核心是学好哲学。  相似文献   

5.
台湾学者魏子云先生,曾作《<金瓶梅词话>注释》一书,(由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84年版,以下简称《注释》)对《金瓶梅词话》作了大量的、严实的考证,很有见地。但内中也还有些可商榷或补充之处。笔者就《注释》中存疑或待考的几处,作些考证,以期求教于海内外《金瓶梅》研究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30年代,吴晗先生通过翔实的考证,彻底否定了王世贞作《金瓶梅》的种种荒唐离奇的传说故事,在《金瓶梅》作者研究史上建立了一大功绩。但他仅凭此点即提出"《金瓶梅》非王世贞作",不能成立。他首创的"《金瓶梅》成书年代万历说",由于考证详尽,因此几十年来信奉者甚多。但吴晗提出此说的论据,即对"佛道两教的盛衰"、"太监的得势与失势"、"太仆寺马价银、皇庄、皇木"等问题的考证,失之于片面、武断而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作者是屠隆,此观点最先由上海复旦大学黄霖教授提出。笔者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本文详尽考证了屠隆生平、罢官原因,并根据屠氏宗谱以及屠隆著作资料,分析论证了《金瓶梅》前期抄本原稿确系屠隆所作,屠本畯应是《金瓶梅》改写本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词话》中出现了"猪八戒",经考证这些都来自于小说《西游记》而不是杂剧《西游记》或其他,《金瓶梅词话》中还出现了一副对联及一句俗语,也极可能来源于小说《西游记》。小说《西游记》现存最早的刊本为万历二十年(1592年),则受小说《西游记》影响的《金瓶梅词话》不太可能早于此年,由此可得出《金瓶梅词话》当成书于万历年间。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中的聊城俚语俗语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 ,《金瓶梅》是用北方方言写成的。本文从中撷取当今仍在使用的部分山东聊城方言中的俚语俗语加以例释 ,略作考证 ,从一个方面为《金瓶梅》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0.
长篇白话小说《金瓶梅》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创造,在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朱星先生在《〈金瓶梅〉考证》中指出“善用方言,成语,谚语,歇后语……这也是其他小说所不及的。”确实,仅就歇后语的运用来看,《金瓶梅》的特色也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提供了发现与鉴定作者的途径和依据 ,万历五年编的《徐州志》记载了作者王寀的历史资料 ,王寀与徐州有密切的关系 ,完全符合发现和鉴定《金瓶梅》作者的可靠依据 ;他的全部历史资料在《金瓶梅》中均有众多表现 ,可以解释许多难解的谜题 ,如《金瓶梅》用山东省“清河县”作故事地点的原因 ,着重描写“临清码头”的原因 ,特别是王寀的历史年代与陈经济的故事年代连成了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2.
仇公著墓志涉及到宋代名臣王尧臣的有关事迹和抗金官吏仇 余心 的籍贯世系 ,不仅可补史缺 ,而且可证史实。加之志文书法流畅清新 ,颇具艺术观赏价值 ,故将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相似文献   

13.
前修时彦对《金瓶梅》的词语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其词语,或因方言罕见,或因文字假借,或因民俗深隐,或因故实不彰,有些一时还不能索解。笔者生活在《金瓶梅》故事发生的地区,熟悉该地区的方言、民俗和故实,因此,笔者稽考方言,参证民俗,检核故实,对《金》书中的14个词语进行了解释,算是做了一些拾补遗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的地理背景是一个长期有争议的问题。由《金瓶梅》以宋写明这一特点可以看出。《金瓶梅》原著部分所写的东平府清河县是以北宋京东西路东平府须城县为原型的。这一县城乃是路(省)级中心城市,它相当于明代山东省省会济南府历城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金瓶梅》的描写对象、文本矛盾、全书构成。  相似文献   

15.
在张竹坡的小说理论中。“寓意说”贯串了《金瓶梅》评点的始终,与苦孝说、泄愤说等共同构筑起了其批评体系的整体框架,而“王世贞著《金瓶梅》说”对这一理论框架形成具有直接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龙的《金瓶梅》批评反映了他的文艺观点和美学思想,这些认识可以纠正有关《金瓶梅》的某些错误看法,对《金瓶梅》的鉴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活于唐高宗至玄宗时期的裴巽,两次尚主,本应地位显赫,却在史书上几近失载。其墓志较为含蓄地记述了裴巽与二位公主的婚姻状况,也从侧面反映了皇亲宗室在经历皇位变更时期的择配标准和姻亲情况,这对于了解当时的婚姻制度及其与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汪伯彦(1069—1141),祁门(今属安徽)人。北宋徽宗朝进士。南宋高宗朝历任知枢密院事、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等。以宋代史料为主,对《宋史·汪伯彦传》进行补正,补正范围主要是对其记载简略之处的史实补充以及与《宋史》本传记载有歧义之处的史料对比。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词话》中的服饰描写在它同时的小说中无与伦比。它是为作者的创作主旨服务的;它揭示了明末腐败的社会现实;它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折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