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中第三册语文课文《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这样几句;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编者就其中的“云之君”作注云:“云里的神仙”。我以为这个注释大可商榷。所谓“云之君”者,即“云神”也,主云之神之谓也。很显然,“云之君”与“云里的神仙”是两个大小不一的概念。如果“云之  相似文献   

2.
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②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③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④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⑤ 。[注 ]:①滕王阁 ,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省新建县西章江门上 (一说南昌市 ) ,下临赣江。《文苑英华》收录此诗 ,题作《滕王阁歌》。②渚 ,水边小洲。鸾 ,传说中的凤一类的神鸟 ,这里指刻有鸾鸟图案的铃铛。《礼记·玉藻》 :“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 ,行者鸣佩玉。”③画栋 ,绘着彩色图案的梁柱。南浦 ,此指位于今南昌市西南…  相似文献   

3.
释“兮”及《九歌》句法结构的分析(续)廖序东通过《九歌》句结构的分析就可以知道“兮”字处在哪种虚字的地位。下面是《九歌》句结构分析的结果。(-)“兮”字处在虚字“之”字的地位按“兮”前后文之间的语法结构,在用“兮”字的地方,是本可以用“之”字的。这种...  相似文献   

4.
大鸾翔宇     
东方有神鸟日鸾,采日月精华,集天地灵气,翔宇宙之内、纵横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风穴,大安天下。周恩来,字翔宇,乳名大鸾。公元一八九八年三月五日,大鸾横空出世,神话演绎成真。他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绝云气、负青天之志,振翅翔四海,啸声震寰宇。  相似文献   

5.
苏北有座古城,叫做淮安。一八九八年三月五日,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就诞生在这座古城的一所小院子里。父母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大鸾”。“鸾”是与“凤凰”齐名的一种“神鸟”。取这个好名字,可见父母是多么的高兴,并且对他有着多大的希望了。至今,淮安还流传着大鸾幼年时期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6.
《说苑·善说》载《越人歌》,以楚语译之。歌末二句云:“山有木兮木有技,心说君兮君不知。”古来学者多能指出“山有木兮木有技”乃用兴。今读《越人歌》,觉得此句实乃以谐声隐语之法,抒发“说(悦)君”之意。今按:“山有木”之“木”,盖谐音“慕”,而意同“说(悦)”;“木有技”之“枝”,盖谐音“知”,而意亦同“知”。以此说读《越人双》,则所谓“今夕何夕兮事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告辞耻,心几顿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云云,诗意贯通,而“一榜世越人犹得”与鄂君子…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2,(19):12
正钗,由两股簪子合成,如在钗首雕凿蟠龙之形,即为"蟠龙钗"。在钗首装饰鸾鸟也为历代妇女所崇尚,在结婚首饰中更为常见。这种饰有鸾鸟的钗被称为"鸾钗"。钗的安插可横插、竖插、斜插、倒插,所插数量也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8.
在《离骚》中,有关民的句子共有六个: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终不察夫民心”“民生各有所乐兮”“民好恶其不同兮”“览民德焉错辅”“相观民之计极”对这几个“民”的解释各种注本分歧甚大,这里我只想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句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 《中学语文课本》注“神以灵”为“精神永不泯灭”,看来“以”的词义没有落实。但据上文“诚既勇兮又以武”一句,《课本》注“以”为“句中助词”来看,可能认为本句的“以”也是“句中助词”。我以为照上文“又以武”是“又为武”,按下文“为鬼雄”看  相似文献   

10.
《特区教育》2013,(12):18-19
号称“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相似文献   

11.
《涉江》(见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是爱国诗人屈原在流放途中抒发自己悲愤心情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正确理解诗中的几个联绵词,有助于我们认识屈原的为人及这篇作品的思想意义。诗中有这样几句: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云之崔嵬。”“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相似文献   

12.
“兮”在《楚辞》中的句法位置有多种。句法位置不同,“兮”所表达的语气是有区别的。“兮”位于句中时,常常造成其后虚词的省略。  相似文献   

13.
屈原《九章·哀郢》里有句云:“当陵阳之焉至兮,森南渡之焉如?”自来注屈赋的,于“陵阳”一词,约有二解。一曰水名,王逸承上文,“陵阳侯之汜滥兮,”说此乃阳侯的省文,意为大波。戴东原《屈原赋注》宗  相似文献   

14.
释“偃蹇”     
《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偃蹇一词,王逸注:“高貌。”《楚辞》中“偃蹇”共出现五次,王注均不同。除上面一条外,《离骚》“何琼佩之偃蹇兮”,王注:“众盛貌。”《九歌·东皇太一》:“灵偃蹇兮佼服。”王注:“舞貌。”《远游》:“服偃蹇以低昂兮,骖连蜷以骄骜。”王释此两句为:“驷马駊駥而鸣骧也。”《招隐  相似文献   

15.
《楚辞·九歌》是一组优美的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的神际恋歌。其中二《湘》是关于湘水之神的恋歌 ,但是在具体的释义之中仍存有不少歧义。从东汉王逸开始至今日楚辞学界对二《湘》的解读注释中 ,发现歧义最多者 ,不过《湘君》中“捐余 兮江中 ,遗余佩兮醴浦”和《湘夫人》中“捐余袂兮江中 ,遗余兮醴浦”数句。将各家所说进行一番梳理后 ,发现大致有“赠送”、“弃绝”、“祭山川”、“永不相忘”四种说法。以“永不相忘”说最为确切。  相似文献   

16.
释“兮”及《九歌》句结构的分析廖序东一《文心雕龙·章句》:“又诗人以‘兮’字入于句限;楚辞用之,字出句外。寻‘兮’字成句,乃语助余声。舜咏南风,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岂不以无益文义那?”这几句话概括出了“兮”字的性质、作用、使用方式以及使用的历史变化...  相似文献   

17.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东坡名篇《赤壁赋》里的一个句子。在人教版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三册中,此句的注解是“朗诵明月诗里的‘窈窕’这一章”,即《诗经·陈风·月出》的第一章“月出晈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其理由为“‘窈窕’与‘窈纠’音近,所以苏轼称之为‘窈窕’之章。”我认为“窈窕”并非“窈纠”的笔误,东坡所吟咏的不是《诗经·陈风·月出》的第一章,而是曹操的《短歌行》和《诗经·周南·关雎》。  相似文献   

18.
镜象化是中国化史上一项独具个性的内容。其中《太平广记》的镜象故事就较典型地体现了这一化现象。本从“鸾鸟双鱼、阴阳和合——镜鸾与婚恋主题”,“耀通三界、光照天地——镜媒与神仙主题”,“镇邪去恶、降生吉祥——镜异与灵怪主题”等几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中国言小说中镜象化的类型及其化意义,以期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中国。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句中的“隐隐何甸甸”历来的解释都是“行车的声音”,我认为欠妥,根据诗歌中叙述的事情,乃是一对恩爱夫妻生离死别的情景,把“隐隐何甸甸”单纯解释为“行车的声音”,与诗歌内容不大吻合。 在《辞源》中,“隐隐”一词的意思:即忧戚貌。其下有几个例句:荀子儒效有这样一句“隐隐兮其恐人之不当也”;刘向九叹远逝又这样写道:“志隐隐而郁怫兮,愁独哀而冤结。”从这  相似文献   

20.
诗之种种     
误解了的诗很小的时候背过几首诗,但诗的意思大都被我误解了。在背“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这句的时候,我觉得诗人一定是在乱石和花丛中睡着了。但书中的解释是“迷恋着花,倚着石头,天已晚了”。“虎鼓瑟兮鸾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