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一个效果显著的实验是学生掌握该规律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针对教材中实验方案设计的不足和实验结果不够理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IS设计的实验改进方案,使之能在克服教材提供方案不足的同时,既易于操作,又使实验现象直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科学教材中的部分实验因器材、学生操作水平、学生实践意愿等原因导致无法自主探究。以典型的土壤成分观察实验为例,将探究问题和学生自我进行关联或者让问题解决利他,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情感,驱动主动实验的意愿;设计各种引导支架,将儿童最近发展区和实验方案差距缩小,遵循儿童认知规律,重构实验方案;掌握儿童真实的实验能力,改进实验器材,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3.
实验教学一直是生物学教学的软肋,尤其是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名为探究,但因教材中有详细的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很难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怎样使教材的探究实验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有所助益?怎样能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设计实验探究过程?能不能尝试着改变教材中的“按实验步骤操作实验”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并自主操作”呢?本文报告了笔者在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个实例: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科学教材的实验活动为出发点进行适切性处理和创新性改进,能使探究活动更加高效,学生的活动热情和探究兴趣更加高涨.文中针对粤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用纸做陀螺"实验方案的不足,对该实验活动加以创新改进,显著提高实验方案的应用性和实验活动的可操作性,有效提升学生所制成品的合格率,提高教学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5.
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实验能更加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等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重视实验教学,切实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借助教材典型实验,从中潜移默化;挖掘课本实验,引导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6.
更正启示     
一、教材的特点 这是探究性学习的一节课,教材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影响因素为出发点,让学生大胆去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探究学习,此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也和大量的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学到探究问题的方法,体味出探究学习的乐趣。其重点是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对探究过程的体验,掌握对“变量控制”的物理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1.背景:新课程理论中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尤其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积极主动的生物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此,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为学生设计了许多探究实验。而对高中生来说,往往由于自身知识及能力水平不足,对这些探究实验感到束手无策,若教师课前不加以精心的设计、引导,即放手让学生去探究,那将会使课堂教学无序,学生乱成一锅粥,  相似文献   

8.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师的引导下,强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能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最终创造性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初中生物课程,结合其本身的学科特点,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化学实验中,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激励他们努力去求知、探索、创新和改造。"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教师立足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忠于教材而不盲从于教材,这样才能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的类似课题,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不再是听化学、读化学,而是在做化学(即探究)中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对探究有兴趣,是探究能够顺利进行的直接动力。因此,为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实验内容除课本外,也应该选择与日常生活、环境、能源、生产等相联系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主探究学习法就是通过教师精心设疑 ,学生自主参与活动来延续和充分发展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在探究中学习基础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一地理》(人教版 )教材与原教材相比无论从内容的精练程度、插图的设计方式、活动安排顺序及活动方式都体现出对学生能力培养、学法引导、自主探究精神的重视和推崇。经过一年的摸索 ,要在七年级地理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 ,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在教学中 ,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 ,使学生敢于自主探索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教师…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第79页-81页及练习十五教学目标:1、在自主阅读、理解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2.通过自主阅读、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掌握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中的运用。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由于拉力变化不均匀,实验结果存在偏差.本文针对原实验的不足进行改进创新,用Data Streamer串口采集插件实时读取拉力传感器采集的摩擦力数据到Excel中进行数据分析,绘制出可视化的实时动态图像,让实验者直观感知摩擦力的实时变化过程,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交互性.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课程的核心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主要是以实验为主。通过实验既能使学生理解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规律和定律,又能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然而,目前科学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师往往让学生根据自己既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而常常忽视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学生在科学课上大多是被动地按照教师指导的实验方法按部就班地去做,大多数学生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可谓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江苏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的第二节。由于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时间较多,需要学生在课前完成实验探究的活动,因而我布置学生分实验小组在课外完成实验活动,让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做好实验观察和记录。让学生分实验小组自己动手完成这些工作,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和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二、重点1.探究实验活动“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过程及交流;2.总结生物因…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3章第3节是“摩擦力”,本节课的内容是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所以本节课实际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以探究静摩擦力大小且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探究性实验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同时使他们的思想水平、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和谐而全面的提高。一、创设探究性实验情境,开拓探究思路1.生物探究实验有6个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  相似文献   

17.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2011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之一,也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学习重点与难点。做好该探究实验,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知识,还能使学生在"实验—分析—归纳"的体验中培养互助共享的合作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一、传统实验器材的不足目前,大部分学校实验室配备的实验器材如图1  相似文献   

18.
摩擦力的教学是物理力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在引出摩擦力教学过程中常见教学问题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摩擦力教学的案例,通过探究性的实验课堂教学以及针对性的测试问答形式,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最后提出了摩擦力教学的相关建议,为有效进行摩擦力等物理知识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在实验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淡化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区分,设计活动天地、实验探究等实验内容,同时单元探究活动列出与本单元相关的切实可行的实验.一系列的改进,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乐中学".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教学中 ,需要注重学生能力与其他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确保学生自行探求知识、获取知识与能力。1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掌握自主探求知识的方法  学生实验必须具备的技能有 :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在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及教材的安排逐步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技能与方法的训练。1 1 实验能力的训练实验能力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基础 ,它贯穿实验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掌握实验方法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从而使学生逐步具备自主实验的能力。设计实验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它能拓宽学生的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