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情报科学》2006-2010年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丽桃 《情报科学》2012,(4):559-562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统计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情报科学》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数据库共收录《情报科学》2006-2010年原文2039篇,被引文献1377篇,被引率为67.53%,总被引频次为7581,单篇最高被引频次81,较少的论文拥有较高的被引频次,基本符合"二八定律"。并且以被引频次≥21的前50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年代分布、被引频次、下载频次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发文、文献引用规律及该刊情报吸收能力、期刊论文的覆盖范围、科研人员合作现状及特点、发现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领域科研人员的文献需求特征,为该学科研究人员查阅文献和编辑部提高期刊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2004年被SCI-E收录的941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分别对期刊载文量、篇均引文数、作者发文数量、合作情况、高产作者、地区分布、高产机构、引文数量、引文年代、普赖斯指数、自引率、期刊互引、高频次被引期刊和论文被引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产著者100人发文224篇(23.80%),高产机构20个发文447篇(47.50%),篇均引文量为14.31条,主要的引文类型为期刊(95.72%),普赖斯指数56.05%,自引率1.60%,被引用频次居前13位的期刊的文献引用量占总引用期刊文献量的35.26%,收录论文被引率24.65%,篇均被引次数为0.37。结论 期刊论文涉猎文献范围较广,作者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区以及欧亚四国,合作率高。该刊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对刊物影响较大、造诣较深的活跃高产作者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国内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论文引文类型以期刊为主,研究引用文献比较新颖,论文被引率和篇均被引次数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依据《中国期刊网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文献服务系统与手工检索,统计2006~2010年出版的《分析化学》所载论文的多项文献定量指标。分析《分析化学》2006~2010年的载文特点及被引情况,了解该刊的编辑质量和期刊论文的学术水平,为进一步办好刊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该刊五年共发文章1999篇。在引文统计中,英文引文条数很高,平均占71.88%。在文章时滞统计中,最长为370天,最短为30天,平均为164.10天。在基金资助文章统计中,受资助级别高,获资助篇数多,平均每年为83.39%。在作者分布统计中,北京作者人数最多,有319人,占15.96%。在被引数据统计中,该刊被引次数居同类刊物第二名。说明该刊所载文献质量较高,不仅是我国化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也是我国化学领域的主要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从1998年至2004年共7个统计年的数据,从历时法引文分析的角度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被引文献数量、被引次数-篇数分布、被引半衰期、影响因子、引用期刊、被引次数最多的单篇论文、被引论文数量最多的作者、被引次数最多的作者等进行计量分析。初步勾勒出该刊的文献指标特征,认为该刊专业性强,文献被利用速度快,学术影响力较大。  相似文献   

5.
我校学报论文的引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缪建兰  郭盈 《情报科学》1999,17(2):188-192
本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2-1997年发表的论文及其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年共发表论文602篇,平均每期25.1篇;共有作者1767人(次),平均每篇约2.9人;论文发表的平均时差为11个月;有594篇论文附有引文;平均引文量为7.6篇,无引率为1.3%;引文语种:中文占51.6%,英文占47.7%;引文类型:期刊占71.6%,图书和特种文献分别占23%和5.4%;中外文农业文献的半衰期分别为7.70年和14.20的;引用次数最多的中文期刊为要本校学报;中外文最大引有年限分别为3年和9年。  相似文献   

6.
《热带作物学报》1998~2001年引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莹 《现代情报》2003,23(10):13-15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8—2001年《热带作物学报》的引文数量、语种、文献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28篇论文的总引文量为2557篇,平均引文量为11.21篇,中文被引率57.88%,英文被引率为42.12%,普赖斯指数为20.18%。  相似文献   

7.
《情报杂志》2001~2003年引文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杨华  张静海 《情报杂志》2004,23(11):30-32
目的:了解《情报杂志》(下称该刊)引文引用规律。方法:采用引文计量分析法按文章发表的时序连篇统计该刊2001~2003年间刊载的1815篇文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结果:引文率为97.63%,篇均引文5.68条,主要的引文类型分别为期刊(61.35%)和图书(20.81%),普赖斯指教76.61%,自引率6.57%,被引用频次前13住的期刊的文献引用量占总引用期刊文献量的47.08%。结论:该刊引文率较高,被引文献的时效性较强,涉猎文献范围广。但需要加强外文引用强度。  相似文献   

8.
图书情报学17种核心期刊载文被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CNKI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网络版作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所确定的17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2006至2008年的载文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对载文量及被引篇数、被引基金论文比、被引基金论文的基金分布、期刊被引频次、单篇被引频次区间分布和高频次被引论文等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解读,以了解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学术成果交流、渗透和利用情况,并与前期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客观评价本学科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2种药学期刊2008年载文的引文情况,研究其引文特点,揭示药学期刊作者对文献信息的掌握及利用规律.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Excel工作表编制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分析了12种药学期刊2008年全年载文的引文,统计引文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引文年份分布,并计算其普赖斯指数和平均自引率.结果:3498篇刊文中有3465篇附有引文共35473条,平均引文率为99.06%,篇均引文数为10.24.主要的引文类型是期刊文献,31789条,占引 文总数的89.61%;图书1682条,占4.74%;各种标准1058条,占2.98%;电子文献229条,占0.65%;其他文献715条,占2.02%.引文的语种主要是英文,21383条,占60.28%;其次是中文,13826条,占38.98%;其他语种文献日文26条,德文9条;普赖斯指数为45.73%;平均自引率为3.93%.结论:药学期刊作者掌握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较强,引文以英文期刊文献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广大作者投稿和各骨科学期刊编辑策划、选题组稿、审稿提供参考依据, 2010年9月21日检索《中国引文数据库》,对我国12种中文骨科学核心期刊中各刊自创刊以来所刊载文章被引次数>50篇的论文 (共计427篇)进行深入剖析,探讨骨科学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及年份分布、合著情况、作者分布、机构分布、栏目分布及基金资助情况等。结果显示: 427篇高被引论文中,《中华骨科杂志》有231篇,《中华创伤杂志》有46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有41篇等。高被引论文发表的年份主要集中在1994年至2002年,每年均超过30篇。427篇高被引论文的合作人数排名前5位的是1人、5人、3人、4人、2人,所占比例为76.2%。有5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有8位。有10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机构有11家。临床研究类论文占高被引论文比例最高,为54.4%;基础研究类文章次之,占16.9%。仅有43篇高被引论文有基金资助。  相似文献   

11.
《情报科学》载文引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情报科学》创刊30年来(1980-2009年)的载文和引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每篇文章大体稳定在5页左右,载文量一般为总页数的1/4。以上结果表明,《情报科学》信息容量丰富,吸收情报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办刊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WoS和CSCD的肿瘤类高被引文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WoS和CSCD数据库中1000篇肿瘤类高被引文献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杂志组稿约稿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检索2005-2014年间WoS和CSCD数据库中年被引频次前50的肿瘤类文献,分析其第一作者、总被引频次、发表后1~5年内被引频次、文章类型、作者单位、基金情况、学科分布、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WoS数据库中高被引文献的被引频次远高于CSCD数据库[(29218.5±16693.9)次vs. (552.3±308.7)次]。高被引文献中,论著类文章占比重较高(72.8%),且在文章发表后5年内,年被引频次波动不大。流行病学研究、大型临床多中心试验研究、指南类文章以及知名专家述评是被引用的热点文章。[结论]国内外文献学术质量仍存在较大差距。杂志组稿应从流行病类文章、知名专家述评以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入手,以提高整体被引频次以及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985高校图书馆科研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军 《情报科学》2012,(8):1227-1231,1241
通过对CNKI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选取了北京大学等10所985工程的高校图书馆作为统计源(统计时间2011年7月底),对这10所高校图书馆1981-2010年发表论文的数量、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发文、基金论文发文、被引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量、H值分布、高产作者、高频被引论文和高频被引作者这10项指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应排名计算出相应的科研实力积分,从而揭示了我国10所985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Policy》2019,48(9):103835
We explore the contention that the seminal US National Academies consensus report, How People Learn (HPL), played a major role in bridging the flow of knowledge from Cognitive Science to Education. Our paper yielded four important results: First, HPL is, on a number of bibliometric measures, an unusually interdisciplinary work. Focusing on the field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here, our citation analysis shows the Education, Cognitive Science, and Border field (e.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Learning Sciences,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literatures all to have been major influences on it. Second, we found HPL to be unusually highly cited – and by publications from an unusually diverse set of disciplines. Beyond Education, Cognitive Science, and Border field publications, HPL was also relatively highly cited by publications in Medical/Health-related, Engineering, and other Discipline-Based Education Research fields. Third, undermining the claim that HPL served as a gateway to the Cognitive Science literature, we found Education articles citing HPL not to be more likely to have Cognitive Science as a major influence than are Education articles more generally, as indicated by their cited references. Finally, the Education publications that cited HPL were far more likely to refer to concepts in HPL that were already prevalent in the Education literature rather than to concepts from Cognitive Science. Conversely, the Cognitive Science publications that cited HPL were more apt to refer to concepts already in the Cognitive Science literature.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are a caution that, even for a highly regarded multidisciplinary work cited widely by publications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its direct influence could be largely disciplinary. Implications for the policy goals of foster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the role of National Academies consensus repor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为推动潜在“精品”文献识别及其在科技文献识别与传播利用领域中的应用。【方法/过程】以 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和Nature期刊出版的论文及其引用分布数据为样本,统计出全部论文的首次响应时间、摘要 长度,总被引频次、资金资助、论文篇幅等特征,构建“精品”论文特征矩阵;然后基于“精品”论文特征矩阵和随机森 林算法进行潜在“精品”论文识别模型的训练与识别应用。【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融合“精品”论文特征矩阵和 随机森林模型能够较好地识别 Science 和 Nature 期刊中的潜在“精品”论文,模型正确识别分类的准确率均值达到 80%以上,其中Nature期刊的“精品”文献识别准确率高出Science期刊的“精品”论文识别准确率2%左右;使用信息 增益方法的模型识别效果比使用基尼不纯度方法的识别效果略好。此外,Science和Nature期刊“精品”论文的首次 被引速度极快,在出版当年即被引用。【创新/局限】“精品”文献特征矩阵和机器学习模型的结合能够较好地应用于 潜在“精品”论文的识别与推荐,然而未来需将模型推广应用于海量文献中“精品”论文的识别检验。  相似文献   

16.
In both the UK and Australia there has been a recent move to use citation analysis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research of individuals. In particular, the future UK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 (REF), proposes using citation data in the research evaluation of articles published as recently as the year prior to the evaluation. In response to this move, this research develops an indicator at the level of individual articles that, when normalized, can supplement peer review. The new hybrid indicator is the weighted sum of two indicators in common usage: the article’s total number of citations in a citation window, and the Impact Factor of the journal in which the article was published. This research compares this new indicator with the article’s total number of citations in a longer citation window (the standard indicator of article impact). For citation windows of 0 or 1 years, the correlation of the simplified weighted sum with long-term citation is substantially higher than the correlation of the standard indicator of article citation with long-term citation. Moreover, for citation windows of as long as 3 years the standard indicator of citation correlates significantly with the month of publication, in that articles published earlier in the year are on average more highly cited than those published later in the year. By contrast, the skewing of the simplified weighted sum towards articles published early in the year is considerab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standard indicator.  相似文献   

17.
中德海洋学核心期刊论文国际合著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琪  华薇娜 《现代情报》2016,36(2):150-156
本研究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中国和德国发表的海洋学论文,将论文分为国际合著组与非国际合著组,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借助EXCEL、SPSS和UCINET软件,比较两国各年的发文量、论文的篇均作者和篇均参考文献数、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论文的被引频次以及合著国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海洋学领域的国际合著起步晚于德国,但发展迅速,近年来中国海洋学国际合著的论文量已超过德国;同时中国海洋学国际合著论文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都弱于德国,并且中国海洋学论文合著国家的范围也小于德国海洋学的合著国家。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整理SCI数据库中中国和印度农业科学方面的国际合著论文,从国际合著论文数量、国际合著论文篇均合著国家数、国际合著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国际合著网及国际合著论文的学科分布,比较了两国农业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结果是,中国农业科学领域的国际合著论文自2000年开始超过印度,且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国际合著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于印度;中国更注重加强已有的国际合著关系,印度更注重建立新的国际合著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领域国际合作的重点学科依次是食品科技、农艺学、土壤学,印度依次是农艺学、食品科技、多学科农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高校学报主要计量指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3--2007年版)连续收录的24个农业高校学报的主要计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4个农业高校学报的栽文量、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总被引频次、被引用刊数、影响因子和他引率逐年上升.学报整体质量不断提高.与该引证报告的所有统计源期刊相比,农业高校学报的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和他引率均高于其相应指标的年平均值:而总被引频次(2005--2006年除外)、影响因子均低于其相应指标的年平均值.统计结果反映出了目前我国农业高校学报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