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在品德课堂活动化教学中,融情活动化课堂是指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发掘课堂教学潜力,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课堂呈现状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追求"融情活动化课堂",努力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充满激情与智慧,洋溢着生命活力,成为儿童道德感染的文化气场。  相似文献   

2.
在品德课堂活动化教学中,融情活动化课堂是指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发掘课堂教学潜力,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课堂呈现状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追求“融情活动化课堂”,努力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充满激情与智慧,洋溢着生命活力,成为儿童道德感染的文化气场。  相似文献   

3.
目前小学品德课堂不再是冷冷清清,而是精彩纷呈的学生活动,但是透过活动现象,细细琢磨,就可以看到好多活动有着"浮华"和"无效"。针对活动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通过结合实际,让活动教学真实自然;指向明确,让活动教学简洁高效;关注生成,让活动教学更显和谐;及时反思,让活动教学精益求精等策略,有效构建活动教学,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品德课堂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为每节课制订切实可行的课程目标,这是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前提;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把"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有力保证;同时,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并且要积极引导学生把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园延伸到社区,这也是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各个学校的教师都在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首先从活动教学的含义出发,分析了将活动教学运用到课堂中的意义;然后就如何通过活动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希望为广大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呈现状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活动是品德课堂中教和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个性的作用和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现状切入分析,并就品德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个性的几点措施展开论述,提出通过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组建稳定的教师队伍,优化课堂活动、关注学生个性多样化,培养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生活>课程已开设多年了,在多年的教学实际中,如何实施好这门新课程?如何提高的教学实效?如何让学生沿着课程总目标的方向发展?我认为应该从课前探究、课堂活动、课后实践活动三方面利用多种策略,巧妙设计<品德与生活>课堂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9.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多样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在活动中体验成长。为了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改革中注重以活动单引领课堂教学,构建了活动平台,让活动成为教和学共同的中介,促进了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活动类课程,课堂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开展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基本条件。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实际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认识、明理、促进情感内化,活动中明理,活动中导行。通过平时观察和教学实践发现,仅仅限于课堂内的  相似文献   

11.
新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应指向低年级儿童的生活。简言之,品德与生活课因活动而精彩,在教学中需以"活动"来盘活课堂,通过游戏活动来激活兴趣,通过操作活动来熏陶品德,通过欣赏活动来生成感悟,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秀丽 《成才之路》2013,(17):78-79
思想品德课堂方面的教学一直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难题,诸多教育工作者十分注重德育活动的开展,而往往忽视了课堂教学主阵地,这一方面跟当下的德育体制有关,另一方面也跟品德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有关,作为小学科,品德课堂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品德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地位,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3.
卞康斌 《成才之路》2014,(32):87-87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品德课程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其中学生的活动化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广泛运用在品德课堂教学中。但由于很多教师对活动化教学理念认知的偏差,很多教师无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规律,为活动而活动,造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偏离。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品德课堂中的方向,避免造成高耗低效的尴尬局面。一、力避活动目标的偏差分离(1)防止目标的笼统泛化。课堂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行为的准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不仅仅体现在课堂发言和活动中,更应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就予以考虑。只有以学生学的活动为教学设计的核心,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以学生学的活动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课堂的主要活动是"学生的学";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以学生学的活动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缺少教师的引导,而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一个活动、游戏的场所,是开发、放飞学生想象的地方。因此,教师应使课堂教学成为充满智慧的活动,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交流中提高,真正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后,笔者认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为德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们能够以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涨的教育热情投入到教育改革和研究中,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与新课程理念"形似神异"的一些现象,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误区。  相似文献   

17.
沈旭峰 《教师》2008,(16):51-52
品德课堂应该是有道德感染力的课堂.是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的课堂。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了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个比较突出的顽症是课堂教育与社会实际存在明显不一致,致使师生面临两难境地。因此,本人试图以品德课堂教学为立足点,在探究品德教学两难问题的形成原因中,尝试探索出品德课堂教学中两难问题的有效突破方法。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小学品德课堂"假大空"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如何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育者都关心的问题。主题事件赋予了课堂逼真的教学情境,增强了教学过程的真实感。学生通过参与一个完整的事件发生发展的活动过程,获得具体的经验和感受,从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进展,广大教师已认识到在品德教学活动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都注意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由于新课程改革推行的时间比较短,广大教师尚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所以在目前开展的品德课堂活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①活动的课前准备不足,开展得比较仓促,随意性较大。表现为课堂活动组织比较散乱,目的性不强,有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②把活动当作“标签”,把学生当作展示自己教学理念的工具,缺乏尊重和平等意识。表现为为了实现“目标”而随意中断…  相似文献   

20.
刘晓星 《教育艺术》2008,(11):10-11
“活动教学”的理念作为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教学原则,已经走进了小学数学的课堂。然而,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被动式参与、虚假性探究的活动较多,课堂教学忽视活动主体的主动性、忽视活动主体的体验性、忽视活动内容的探索性、忽视活动过程的开放性等,使得探究活动材料被限制、探究活动步骤被包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