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文本分析的国际河流信息合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海炜  王洪亮  郭利丹 《资源科学》2014,36(11):2248-2255
国际河流信息合作一直是比较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在国际河流谈判中会被仔细讨论并载入相关法律文件之中,因而基于国际涉水条约中信息合作条款的文本分析可以有助于揭示国际河流信息合作的特征。国际涉水条约中关于信息合作方式、合作空间、合作内容、合作频率、合作主体数量等五个维度的特征反映了目前为止国际河流信息合作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包括:普遍的实质性信息合作缺乏;信息合作的流域差异性明显;信息合作条款存在很大的模糊性;多边信息合作越来越受到关注等。我国作为多数国际河流的上游国、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和人口大国,在国际河流上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起步较晚,与邻国的水资源合作开发较少,应结合国际河流信息合作的一般趋势和我国国际河流的特点,制定信息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2.
多学科视角下的国际河流合作开发国外研究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炜  郑爱翔  胡兴球 《资源科学》2013,35(7):1363-1372
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理论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进行国际河流合作治理研究的热点领域.目前学术界对国际河流水资源合作开发的意义已经形成基本共识,并且同时进行着通过合作开发来解决水争端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但是由于不同学科领域存在研究视角差异,虽然各学科均关注“合作”,但由此造成所关注的问题、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在学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了能够清晰地梳理国外学术界对于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的理论脉络,为进一步构建适应我国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理论奠定基础,本文从法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多个视角对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研究及其特征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发现,国外对于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的理论研究在多个学科方面均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理论,文章指出未来研究可以从跨学科研究和合作机制机理研究方面进一步寻求理论突破和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3.
华坚  李政霖  黄德春 《资源科学》2016,38(2):239-247
随着世界水危机日益加剧,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作开发日显重要。本文将国际河流水资源合作开发系统视为一个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复合耗散系统,在对系统环境及行为主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划分了该系统的内部子系统结构,指出沟通协调子系统是影响系统运行的最核心部分,水资源载体子系统是系统运行的基础。相关利益主体对国际河流水资源合作开发的利益诉求差异、合作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信息共享力度不够、政治争端、管理效率递减等问题都会使得系统熵值增加,阻碍合作开发活动的开展,而良好的政治局势、人财物等方面支持、生态修复及补偿机制、国际涉水制度的完善等则会使系统熵值减少,促进合作的有效开展。在根据熵增和熵减影响因素设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国际河流水资源合作开发系统熵模型,并对不同总熵值下应采取的措施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河流流域组织发展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炜  郑力源  郭利丹 《资源科学》2020,42(6):1148-1161
国际河流的合作治理已经成为中国推进周边外交的重要抓手,诸多学者都强调了中国应重视研究制定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协同开发框架,建立健全跨地区水资源合作机制。但是,在如何设计流域组织的问题上中国缺乏相应的成熟经验。因此,中国在不断推进总结本国实践经验的同时,需要了解国际上国际河流流域组织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基于此,本文以TFDD收录的国际河流流域组织数据库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历史、现状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国际河流流域组织的发展历史根据组织职能转变与治理机制完善两个角度大致可以划分为萌芽、雏形与完善3个阶段;国际河流流域组织在组织职能、组织类别、结构特征、治理机制4个方面呈现差异化的表现。同时,本文对中国国际河流流域组织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参考国际经验,认为中国国际河流流域组织的设计和选择应基于国家战略规划并充分尊重东北、西北和西南片区的地区差异;同时健全中国流域组织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能力应从组织结构以及治理机制入手;但是建立健全国际河流流域组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与中国国际河流流域合作开发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不仅要学习西方国际河流流域组织建设的先进经验,也要注重吸取众多欠发达国家的失败经验,并探索能促进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国际河流开发与管理区域合作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文俊  黄河清 《资源科学》2011,33(11):2099-2106
开展有效的国际河流区域合作方式,寻求流域内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是国际河流开发与管理发展的趋势。系统掌握和正确理解影响国际河流区域合作模式的各种因素,是加强国际河流开发与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国际合作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出发,提出影响国际河流区域合作模式的多因素综合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包含的主要因素有:①国际河流系统的特点与存在问题;②流域各国的利益诉求;③政治环境;④国际涉水制度;⑤区域相关的合作制度与机制;⑥第三方参与;⑦观念文化等。其中前两者构成了影响国际河流区域合作模式的内部因素,后五者为外部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国际河流各种区域合作模式的条约和法规政策、组织结构及能力发展、合作路径与方法等。国际河流本身的特点以及所在地区环境条件的差异也决定了各种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程度。利用这一综合分析框架方法,可以对各种国际河流合作实践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评价.并可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6.
西亚两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引起国际纠纷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组成了西亚著名的两河流域,跨越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3个主要沿岸国,其下游地区具有数千年的灌溉历史,是古代西亚文明的发祥地。近几十年来,由于上游地区大规模水资源开发(特别是土耳其实施规模庞大的安纳托利亚东南项目)导致了上、下游国家间的矛盾与纠纷。两河流域与中东其它国际河流一样,都处于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及水电开发利用纠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全面回顾两河流域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引起国际纠纷的深层原因,总结了5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包括:沿岸国对跨界河流开发利用的权利与义务、跨界河流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大坝建设对下游国的影响、第三方作用以及区域水政治的影响。这些经验教训不仅对我国,而且对处于缺水地区的国家公平合理开发利用国际河流及开展国际合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如:制订和执行国际河流管理的有关法律文件是重要的制度保障手段;大坝建设及运行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断流或剧烈的流量变化;综合考虑沿岸国家的利益和关切,加强国际河流流域合作是全球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低碳发展的要求,中国正逐步开展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和产业发展.在充分分析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现状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基于不同的参与方式与合作对象提出了三种合作机制:区域性合作机制、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合作机制,并对其相应的合作机制建立原则和具体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国际水法的发展对国际河流流域综合协调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水法是处理国际水争端的常规方法。本文通过对影响国际水法发展的有关国际法、国际河流流域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等几大因素的分析,对国际水法中逐渐为人们广泛接受的几大基本原则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水法对国际河流$国际水法;国际河流流域;综合协调开发  相似文献   

9.
胡文俊  杨建基  黄河清 《资源科学》2010,32(10):1918-1925
印度河流域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用水压力很高。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流域内的两个主要国家,自分治以来,两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产生了许多纠纷。在世界银行等的协调下,两国进行了近10年的分水谈判,最终于1960年签订了分水条约。虽然目前双方在印度河水系西部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仍然存在一些纠纷,印度河分水合作对印、巴双方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显著。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分析印度河流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分水条约谈判过程及内容、当前发生的开发纠纷及处理等内容的基础上,总结了相关经验,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运用公平分配、合理补偿等原则是达成印度河分水条约的关键;世界银行等第三方在促进分水合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订具体可操作的条约规定是避免或妥善处理实施纠纷的重要保证等。在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强调流域综合管理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下,印度河分水方式难以在其它国际河流中直接应用。但印度河分水合作及纠纷处理的经验,对开展国际河流开发及制订合作条约仍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尼罗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流域管理合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文俊  杨建基  黄河清 《资源科学》2011,33(10):1830-1838
尼罗河是非洲跨越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流域涉及10个国家。尼罗河流域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用水压力很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地区政治局势的逐渐缓和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上、下游国家在尼罗河水资源利用上的竞争和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在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援助下,尼罗河流域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流域管理合作的步伐,成立了尼罗河流域合作倡议组织,开展了流域对话及有关联合行动,并协商签署尼罗河流域合作框架协定。本文对尼罗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历史水分配、当前开发利用与利益冲突、流域管理合作的倡导及发展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讨论总结了有关经验和结论:①地区政治环境的改善对推动流域管理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②共同利益的增多为流域管理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内部驱动力;③建立流域管理合作制度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④第三方在流域管理合作发展中发挥重要影响及促进作用;⑤流域管理合作面临的挑战和难题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些经验和结论对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国际河流上游国家的开发利用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郝少英 《资源科学》2011,33(1):106-111
国际河流上游国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开发国际河流过程中会对下游国家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对位于其领土内的国际水资源享有主权是上游国家开发利用权最主要的法理基础,而以"有限领土主权"为核心的国家水权理论则强调上游国家在行使开发利用国际河流的主权时不得损害他国的主权,国际仲裁、判例进一步确认了上游国家开发利用国际水资源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依照国际水法,国际河流上游国家应公平合理地行使开发利用权,而多处于国际河流上游的我国在开发利用国际河流时也应得到启示,做到既满足自身需要,又兼顾他国利益,以实现国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吴小花 《科技广场》2012,(8):201-203
外贸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主要使用汇付、托收和信用证等三种国际结算方式。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灵活多变的支付方式已成为外贸企业增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由此也导致了进出口收付汇风险的增加。本文在分析各种结算方式风险的基础上,阐述了国际结算风险防范的总体要求,并针对三种主要国际结算方式的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之争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本无必然的联系,但提出将劳工标准引入国际贸易已有百年的历史。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要求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并极力主张将劳工标准问题纳入多边贸易谈判中。为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从发展趋势看,劳工标准极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焦点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未雨绸缪,尽早采取各种对策,争取在未来的谈判中占据更主动、更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VISA International创造了一种把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与复杂性理论融为一体的智慧型组织,是一个具有自组织功能的组织新范式,在“混沌”和“有序”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产生了竞争与合作相互协调的机制,使组织呈现出既有适应力又有创新力的特点;VISA International体现了信息化、知识化组织的核心本质,非常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