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我国区域物流能力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定区域物流能力的内涵,分析其特征及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阐述提高区域物流能力的重要性,依据区域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从四个方面探讨提高我国区域物流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经济与物流的关系,并根据区域经济有关理论重点阐述了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区域物流中心的形成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物流业的需求与规模在现在与未来几年的发展是构成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其物流市场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南昌市作为江西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随着工业企业、商品市场、制造业、农产品、外贸等物流需求的不断增加,必然成为中部地区区域经济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4.
物流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在中心地区得到优先发展,使其成为区域的推进型产业。但是物流业在各地的盲目投资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本文在对影响物流业发展因素的分析基础上,探讨物流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定位;采用定量的实证分析证明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加倍的推动作用;通过对我国物流体系发展中的种种不足的分析,提出合理发展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常凯  王勇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7):79-80,69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面临着降低成本压力、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的问题,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整合区域物流是各个经济区域需考虑的主要内容。文章从区域物流整合过程中的物流成本、整合区域物流所需要投资、区域物流稳定性以及区域物流灵活性运作四个方面考虑,建立了区域物流整合决策的优化模型,综合考虑了四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之一物流,在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中得到了极大的机遇。同样也改变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对物流企业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中。本文讨论目前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存在的模式,为东阳市的物流公司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帆  肖锋 《科技广场》2009,(8):53-55
本文从整合物流资源的角度提出构建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思想,并重点分析了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意义、功能定位和层次结构,最后对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实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建伟  卢诗 《科教文汇》2008,(30):211-21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二者之间呈现出协同效应的关系。本文论述了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物流的反哺作用,并给出了促进区域物流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经济产出、物流产业规模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入手,构建包含区域经济产出、社会物资需求、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的区域经济指标体系。基于2003~2008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高度相关,并结合其他统计分析结果数据提出了促进区域物流能力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概括介绍我国城市群内轨道交通系统的基础上,对城市群内轨道交通与城市群物流运输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运用轨道交通来优化城市群内物流运输服务,并说明其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关于区域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栗东生 《中国科技信息》2006,(13):164-164,179
物流信息化是实现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的重要手段,通过区域物流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能够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发展内蒙古“呼包鄂”区域物流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阐述了建立区域物流体系是内蒙古"呼包鄂"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出构建"呼包鄂"区域物流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互关系.认为经济的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中的企业对利润和核心竞争能力的追求,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与物流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改变着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促进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物流业已经成为提高地区竞争力的基础产业.目前对物流的研究,主要在全国范围内对物流业如何规划方面,而对物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辐射能力具体的度量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具体研究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物流竞争力与当地经济互动关系,建立三大区域的物流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数理模型,并根据模型解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从本质上认清三大区域的物流与经济关系现状,从而为进一步协调发展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5.
物流服务化是创新现代物流发展模式的关键。在分析国内外现代物流服务化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国内物流服务化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实现区域物流信息资源服务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物流信息资源服务集成平台的功能和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最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黑龙江省发展成为以煤炭、石油、木材为重点的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并且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耕地连片,水源充足,是全国耕地最多的省份,是东北经济圈的中心。自国务院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经济发展加快同时也带动了区域物流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从城市物流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两个方面建立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长三角16个城市2009年数据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16个城市物流竞争力进行评价,基于综合得分将各城市分成4类,并对每类城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物流业富有竞争力;苏州、杭州、宁波3个城市物流竞争力较强;南京、无锡等11个城市物流竞争力一般;舟山市物流竞争力较弱.最后,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潜 《科学中国人》2007,(9):118-119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的新兴地区,其地理位置优势、经济环境优势和政策扶持优势都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长三角的区域物流业随之迅速发展,本文揭示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对长三角地区区域物流发展情况作了详细的阐述,系统地解释了该地区实施区域物流战略的必要性,并且根据现实已有的条件和其发展目标以及潜力,从绿色物流、政府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和人才吸引方面,提出了合理的规划和发展战略。本文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对长三角的区域物流发展提出了合理的规划和战略。  相似文献   

19.
贺玉德  马祖军 《软科学》2015,(3):102-106
通过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分析,构建CRITIC值为权重系数的DEA协同发展模型,以2003~2012年四川省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效度分两个阶段,2002~2008年较为平稳,2009~2012年有逐渐下降趋势,政府应注重加强产业集群培育和物流产业联动等方面的建设和投入。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温州市产业结构水平仍然落后,并且其经济发展的特点为两头在外(采购、销售在外)的问题,以温州市为例,研究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影响。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选取物流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指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分析物流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验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结果表明,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要想更有力地推动温州市的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其物流业,重点发挥其已有优势,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培养专业人才,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积极稳定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