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声媛 《科教文汇》2007,(10X):170-170,172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是蜚声国际史学界的世界通史著作。本文主要从世界通史编纂学的角度,对该书在世界历史分期、用“全球史观”铺陈历史以及对内容的选择和取舍等方面的一些特征进行了探讨和评述,以期对我们的世界通史类著作的编纂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史书体例,但它们几乎都可以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两类,二者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通史是在断代史基础上产生的,断代史之所以确立起规范的体例又是深受成熟的通史的启发.然而,无论通史还是断代史,虽各有优点,但不免都有不足之处,一些史著中出现了通史与断代史兼容并包的现象.我们后世研究历史,也必须兼从二者中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历史.  相似文献   

3.
何霜梅出版于1930年的《中国药物学史纲》是近代以来中国首部药学通史,但是尚未受到学界足够重视。通过揭示著者的生平与著作,继而分析书中的内容与思想,不难发现何霜梅凭借其对中医药的兴趣而在业余写下的这部通史,实际上体现着以进步史观看待中国古代药学发展史,并且把科学化视作中国药物学未来发展的唯一正确的方法论。以文献学和学术史角度视之,这部药学通史又是一种重要的民国早期史料,在今日可丰富学者对民国社会药学史观和药学发展观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柳明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S):121-121,24
中国古代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史书体例,但它们几乎都可以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两类。二者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通史是在断代史基础上产生的,断代史之所以确立起规范的体例又是深受成熟的通史的启发。然而,无论通史还是断代史,虽各有优点,但不免都有不足之处,一些史著中出现了通史与断代史兼容并包的现象。我们后世研究历史,也必须兼从二者中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历史。  相似文献   

5.
海晓君 《学会》2011,(3):17-20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也因此又一次迎来了不寻常的社会变革,面对人类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的各种问题,人们不再"各扫门前雪",而是希望并致力于在新的全球治理结构体中寻求解决的途径。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以全球问题引出全球治理理论,在全球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把非政府组织①置于新的治理理论(全球善治)中,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全球史观作为当前史学界较为赞同的观念,其新的史学理论与方法是对传统世界史中"欧洲中心论"的批判。不仅给史学研究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中学历史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借鉴和吸收了全球史观的观点,也使得历史教学方法的转变具有了契合性,推动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空间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三大信息产业之一.文章主要阐述了世界4大核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已经涉及到了全球化问题,它对全球化作出了科学的预见。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今的全球化同当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相比又显示出自己独特有的特征。只有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同当今全球化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中国家才能在面对全球化双重效应时,更好的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技术创新中心对国家在世界创新体系中的意义非凡,建设全球技术创新中心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竞争战略.面对全球化以及亚洲和中国的崛起,深圳既负有使命也最有条件率先成为全球技术创新中心.为此,提出把深圳建成全球技术创新中心,并讨论其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已经涉及到了全球化问题,它对全球化作出了科学的预见。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今的全球化同当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相比又显示出自己独特有的特征。只有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同当今全球化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中国家才能在面对全球化双重效应时,更好的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近期轰动中国社会的会议,莫过于2005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财富》全球论坛”了。中国社会曾有“谁富谁英雄,谁穷谁狗熊”的言论;中国社会也曾有“谁穷谁光荣,谁富谁挨整”的历史。后者已被存储在档案馆了。前者在中国、在世界正当其道,如日中天,崇拜、赞唱和追逐财富之声不绝于  相似文献   

12.
清代乾隆年间纂修的<四库全书>是一部庞大的丛书总成.乾隆皇帝于1772年2月下旨,由皇八子永璇总负责,纪昀、陆锡熊为总纂官,历经10年艰辛编纂而成,参加编纂、缮写、校勘等工作的先后有3800多人,全书工程之大、成书之快,实属罕见.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艺术、以及天文、地理、水利、农业、生物、医药等等,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收集历代著作3470余种,合计79008卷,分装成36078册,如果算上<四库全书总目>所载的3461种,全书共5.86亿字,卷数之多是<永乐大典>的3.5倍,可谓"史无前例".全书整理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珍贵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汇.  相似文献   

13.
李秋玥 《中国青年科技》2008,(3):64-64,F0003
本期编者按:《全球经济评论》主要刊登有关东北亚区域经济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全球化、国际技术与世界经济变化等相关文章。本刊选取了收录于《全球经济评论》2008年第1期内的两篇文章进行介绍。这两篇文章分别对韩国建立创业型经济环境与欧盟私有化企业的绩效与资本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江晓原总主鳊:《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五卷本),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总定价2980元。一科学通史科学通史(General History of Science)是一种相对于专科史而言的科学史编史形式。在科学史学科的发展史上,最先出现的是专科史,比如电学史、力学史、数学史、化学史,通常由科学家写成,是所谓"科学家的科学史"。19世纪前半叶,法国哲学家孔德主张编写科学通史,即强调科学各门分支学科的统一性,以  相似文献   

15.
从全球经济失衡角度来理解次贷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不能仅从金融角度去理解,看成是纯粹的金融泡沫现象,从根本上说它有着深刻的世界经济背景,植根于当今独特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它与全球经济失衡紧密联系在一起.次贷危机不是第一个世界经济失衡引致的金融卮机,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最后,次贷危机很可能是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16.
鲍磊翔 《百科知识》2013,(18):41-43
美国《福布斯》杂志每年更新"全球十大通缉犯"排行榜,都会引起世人关注。这份素来热衷评选世界富人和名人的杂志,于2008年首次推出了一份"全球十大通缉犯"榜单。在刚刚出台的最新一期榜单中,墨西哥毒枭乔奎因·古兹曼取代本·拉登,成为全世界最"炙手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在半个多世纪里共出版《孙子》研究著作5百余部,发表有影响的论文数千篇篇,其数量超过了历代论著的总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孙子》研究迅猛发展,每年以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近百篇的速度递增,《孙子兵法》得到了空前的普及,其影响所及遍布全球,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孙子热"。  相似文献   

18.
《明史记》是一部未完成也未曾问世的史学著作。本文旨在梳理这部史书编纂的缘起、过程和最后的命运,重点叙述了吴炎、潘柽樟为编纂《明史记》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包括吴、潘二人与钱谦益的书信辩难,以及钱谦益和顾炎武对《明史记》所给予的期盼和帮助。康熙初年的"庄氏史狱"给《明史记》的编纂带来了的致命打击,本文也叙述了吴潘二人受其牵连而惨死的过程,王锡阐和顾炎武对两位挚友的哀悼。最后则探讨了潘柽樟的异母弟不顾众多师友的规劝入明史馆参修明史原因和王锡阐等人对《明史记》遗稿的保存和整理等事。  相似文献   

19.
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中,"全球史观"是一个不被明确提及但却是不无可回避的概念。将"全球史观"引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能够开辟一条合理的近现代史教学之路:即利用该史观纵横两向的视角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从而培养其历史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的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提出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这一重要举措,对促进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将会更好地吸引全球范围内优势创新资源的集聚,与国内的优势资源相互作用形成合力,通过参与国际大循环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来促进高水平科技自强的实现,并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