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子教育"是指学生在主流学校教育之外参与的课外补习课程,因其补习内容基本与学校课程类似,故被称为主流学校的"影子"。在幼儿阶段,影子教育主要以兴趣班的形式出现。学前儿童参加影子教育的现状在数量、内容以及成果的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同时家长的学历、工资收入等都影响着幼儿参加兴趣班的情况,并依据家长关于参加影子教育的动机、满意度及意愿对幼儿参与影子教育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一、关于影子教育"影子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开始关注和研究的一个课题,它是一种相对于主流学校教育而存在的、带有课外辅导和补习性质的私人教育体系,因此"影子教育"又被称作"课外补习"。关于影子教育的定义,目前尚无定论,这大概与该领域研究的欠缺有关。但关于影子教育的核心特征,我国学者已经取得一些共识:第一,影子教育的补习科目效仿主流学校教育,以学术性课程为主;第二,影子教育的规模和形态随主流学校教育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课外补习又称"影子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学校教育之外,参加的有关文化课或艺术方面的辅导或培训,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审视发现,学历社会的社会环境因素、课外补习本身具有的促进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功能以及家长和学生对文化资本的追求是促使补习教育滋生发展的主要原因。课外补习教育的盲目发展可能产生激化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矛盾以及加剧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等社会效应。鉴于此,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教师和家长树立理性教育观;另一方面,需实施政策调控,抑制补习教育再生产社会不平等的现象,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课外补习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和社会现象,如何给补习"退热"成为国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内,以社会治理的视角归纳出课外补习发展的成因:一是在传统育儿思想影响下,家长出现课外补习行为偏差;二是课外补习的市场化特征,迎合了家长的"应试"需求;三是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增强了家长对课外补习的依赖;四是政府治理权责模糊,成为课外补习发展的"政治资本"。我国课外补习治理的特征与问题是:以政府治理为主导形式,缺乏其他利益主体协同参与的理念;以设置准入门槛为主要措施,但政策退热的方向有失偏颇;注重监管职责划分,缺乏问责机制的构建;增强学校主流教育竞争力,缺乏学校教育与补习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结合我国主要地区课外补习的治理成效与经验提出由以政策规范为主的"政府治理模式",向协同各方利益群体为基础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变,形成涉及家长、学校、社区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课外补习治理的责任联盟和命运共同体,以更加有效地实现课外补习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影子教育 “影子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开始关注和研究的一个课题,它是一种相对于主流学校教育而存在的、带有课外辅导和补习性质的私人教育体系,因此“影子教育”又被称作“课外补习”。  相似文献   

6.
"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外补习在一些国家已存在很长时间,俨然成为主流学校教育的"影子"。近二十年来国外已经对课外补习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课外补习的分布、规模、科目、强度、影响因素与政府政策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对教育、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对我国的教育政策制订和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旧式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也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大量校外兴趣班的涌现,对学生的成长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如何对应试教育及兴趣班补习进行取舍,寻找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本文以南京某两个知名学堂为例,就学科补习与兴趣拓展对提升学生素质的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课外补习在一些国家已存在很长时间,俨然成为主流学校教育的"影子".近20年来国外已经对课外补习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课外补习的分布、规模、科目、强度、影响因素与政府政策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对教育、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对我国的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耿薇 《山东教育》2005,(12):4-5
人们面对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不知所措,幼儿、家长双休日奔波于各种兴趣班之间,面对孩子的抱怨家长也无奈:“如果不给孩子上兴趣班,那能干什么?双休日两天玩了也是白白浪费时间。”面对闲暇时间的增多,家长们不知该如何更合理地安排。本文试图从闲暇的含义人手,来探讨幼儿闲暇教育的重要性及幼儿园闲暇教育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兴趣班,是以培养和提高儿童兴趣为目的的一系列由幼儿园组织的(幼儿园本身课程除外)培训班.现在,各地幼儿园和少年宫都开设了各类丰富多彩的兴趣班.有调查显示,仅对一个班幼儿报名项目做一次简单的统计,就发现有2/3的幼儿参加的兴趣班有3个以上,没有一个幼儿没有参加兴趣班.现在很多幼儿园的兴趣班已经不是可供家长和幼儿自由选择的兴趣班,而成为了一种变相的强迫幼儿去参加的课内班.  相似文献   

11.
<正>一、问题提出"兴趣班"这三个字在日常生活中是能经常听到的,也能经常看到的。那么兴趣班的目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有的家长是没有认真考虑过的。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对大班幼儿参加兴趣班的现状做出了分析。二、现状分析现在的幼儿参加多种兴趣班,造成幼儿上课不认真,使幼儿变得厌学、逃学等等一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  相似文献   

12.
影子教育与主流学校教育相对,是各种课外辅导与补习的统称。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的大量增加,我国影子教育飞速发展。影子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主流学校教育的不足,提供就业岗位,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同时还应看到影子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教育均衡、社会分层与学生学习负担等方面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对待我国影子教育既不能简单取缔,也不能任其自由发展,需要通过出台具体政策、改革现有教育评价机制、提供针对低收入家庭的教育补偿服务等措施规范影子教育以减少其消极影响,促进影子教育与主流学校教育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双减”政策的实施成效受到了家长认知与决策的影响。本研究基于35项实证研究,涉及76个效应量,运用元分析教育循证方法,对家长最为关切的影子教育成效进行了探讨。元分析结果表明,影子教育对学业成绩的提升效应有限(r=0.075);补习时长和国别差异并非影响影子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但学科、学段、补习教师类型、测评方式对影子教育成效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具体而言,课后补习数学的效果更好;年级越高,影子教育对学业成绩的积极效应越有限;参与校内其他任课老师或校内自己任课老师开展的课外补习更为有效;若采用主观自评的学业测评方式,学生对补习效果的正向作用感知明显更大。建议理性认识影子教育,管治与疏导并置;多方协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继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机制,从源头上助力“双减”政策落地。  相似文献   

14.
补习教育在国外称之为"影子教育",是指具有市场性质的课外辅导。近年来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家长在公立学校的经济负担减轻,越来越多的家长把经济开始投入到补习教育中,补习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本文就补习教育的特点,分析了补习过热引发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提到幼儿园教育,部分家长会想到的是认字、算数、阅读、做作业等,至于幼儿园所提倡的"游戏性学习活动",在他们眼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因此出现了有的幼儿园迫于"家长的需求"从小班开始认字、写字、算数的"超前"现象;家庭中也出现了不顾幼儿兴趣把幼儿的生活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双休日、晚上都要参加兴趣班……当家长们对这种教育的成果而欣喜和得意时,我们是否想  相似文献   

16.
李玉柱 《教育》2012,(21):8
暑假对许多家长来说,绝不是可以让孩子在闲散中度过的一段逍遥时光,而意味着抓紧时间为下学期做充分的知识准备,或者让孩子掌握一门技艺。于是,各种培训班、补习班、学习班、兴趣班迎来了"黄金期",它们嘹亮地吹响了暑期"集结号",打响生源争夺战……各国的孩子都有暑假,但是过法各有不同,外国孩子的暑假特点是不补课,有组织地"野外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由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这与我国是截然不同的。首先,没有作业就称不上暑假。不要说每个学科暗里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正大光明的  相似文献   

17.
曾晓东  周惠 《教育学报》2012,8(6):103-109
"补习"作为家庭为子女课后学习做出的安排,逐渐由个人行为演变为社会现象,并对公共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国际上对补习教育的系统研究相比,我国大城市补习现象普遍但调查研究缺乏。针对北京市城区四、八年级课后"补习"的抽样调查说明,小学生课后兴趣班学习的比例高于初中生,但获得相对竞争优势是小学生和初中生课后补习的主要目的。家长对补习教育的热衷来自人类决策行为的缺陷。尽管只有初中生每周一次的数学补习显示了显著效果,但补习仍成为普遍现象,家庭平均每月花费千元用于补习。政策干预家庭补习行为虽然有一定空间,但政策在应对有深厚社会文化基础的家庭行为时有其自身的缺陷,期望以突变的方式更改公众选择不具备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24):178-179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孩子的艺术技能、知识储备,并给孩子报名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培训班,让孩子的节假日变成另一种"上学日",被这些"兴趣班"掠夺的,除了孩子们的游戏时间,还有家长与孩子一起的"亲子阅读时间"。为此,本文从如何让家长明确阅读目标、如何提供亲子阅读的机会及亲子阅读中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以期待形成家园合力,增强家长的亲子阅读意识,激发幼儿更浓厚的阅读兴趣,促进家园共同为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努力。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指出:"幼儿园除收取保教费、住宿费及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服务性收费、代收费外,不得再向幼儿家长收取其他费用。幼儿园不得在保教费外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课后培训班和亲子班等特色教育为名向幼儿家长另行收取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幼儿家长收取与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费用。"  相似文献   

20.
萍乡市教委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管理,近日发出通知:严禁学校和教师暑期利用办特长班、兴趣班等组织学生集体补习文化课、上新课或做假期作业,严禁借机向学生推销有关学习用品和资料。学校暑假期间开办的“兴趣班”、“特长班”,要严格控制班额,严格收费标准,严格配备师资。严禁在报刊上或宣传广告栏中刊登(张贴)招生广告。严禁学校开设重点班,已经开设的,要立即停止。学校编班安排,在师资配备、班额等方面,合理分配,使学生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更不能以开设重点班的名义,对学生收取各种费用。严禁学校擅自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