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37年至1945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政府军队承担的正面战场,即国民党战场;另一个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辟的敌后解放区战场。这两个战场,谱写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史上的重要篇章。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全国人民艰苦奋战的硕果,其中也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功绩。  相似文献   

2.
二、如何评价国民政府的对苏外交 笔者认为,如何评价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的外交,尤其是对苏外交,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面对英美始终旗帜鲜明,而面对苏联却往往因意识形态的困扰不那么立场坚定了。问题的关键仍在于以什么为标准来评判国民政府的对苏外交政策。 由于中国本身就存有党派利益之争的因素,意识形态不可能不影响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但是笔者认为,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具有决定性,而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主权则是决定性的因素。正是因此,蒋介石同意与苏联建立互助关系,并且他领导的正面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下面就影响中苏关系的几个问题作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爆发后,新疆成了全国抗战的大后方。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和影响下,茅盾等大批进步知识分子和文化名人来到新疆,组织新疆各族民众进行抗战文艺宣传,新疆文学艺术等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抗战文化,创作出一批反映抗战内容的优秀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的文学是五四新文学在一个特殊历史阶段的延伸与发展,它继承了五四新文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借鉴了外国文学,尤其是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艺术经验。所以中  相似文献   

5.
《文艺阵地》是茅盾主编的一份综合性文学期刊。除了文学作品之外,还刊发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对中国抗战艺术的壮大,贡献甚夥。文章从戏剧、音乐、美术、书法与摄影四个方面,分门别类,拾取其中的精华。在存其大略的同时,力图使之能够"旧貌换新颜"。  相似文献   

6.
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我军的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具备了与蒋介石集团一争高下的实力。1947年5月,中央决定对国民党军队发起轰轰烈烈的战略反攻。在战略反攻阶段中,我党十分重视宣传工作的作用,在制造舆论影响、瓦解敌军和激励士气方面广泛开展宣传工作,为正面战场作战的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中共南方局与重庆抗战文学关系的考察,长期以来呈现出一种简单的模式,即毛泽东→周恩来→大后方文学。这种格局显然失之片面,并且有违史实。文章借鉴中共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四个方面加以厘清和辨正:1.抗战时期中共的最高领导人;2.中共中央长江局和王明的右倾错误;3.抗战时期博古在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历史作用;4.抗战时期凯丰在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现代抗日人物和抗日组织为研究线索,对现代抗日斗争与南少林的关系进行探研,认为:一些民间南少林武术传人或南少林组织将南少林武术的技击和精神价值运用于抗日斗争之中,不仅直接打击了日寇,而且振奋了民族士气.在抗日的正面战场上,十九路军抗日大刀队在淞沪抗战中威震日寇所使用的刀法直接或间接源自南少林武术.  相似文献   

9.
一 中国现代文学,继五四时期和左联时期之后,抗战文学又出现了第三个高峰,其中颇具特色的作品是冰心和王西彦的短篇小说,宋之的和陈白尘的戏剧创作,还有茅盾,夏衍,郁茹的具有特别意义的三部长篇小说。 冰心和王西彦的部分短篇小说,分别写出了知识妇女在战争年代的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考验和煅炼及其遭际的艰幸。冰心以“男士”笔名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关于女人》,当时就有评  相似文献   

10.
文学精神是影响文学存在与发展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内在根据。文学史的演变表明,文学精神大致包括理想精神、拯救精神与批判精神三种基本的价值向度,它是文学具有人文价值意向的显著标志。同文化的演变一样,文学精神也始终处在重构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分析20世纪中、西方文学精神的变化,以及可资借鉴与利用的文化价值资源,应强调文学要发展,必须努力维护和重铸一种新型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抗战期间 ,陈垣身为辅仁大学校长 ,坚持在敌后 ,以笔墨作武器 ,配合抗战 ,在异常险恶的形势下写了《辑覆》、《佛考》、《诤记》、《道考》、《表微》等杰出的史学著作 ,其史学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进一步升华 ,并产生了意义重大的飞跃 ,奠定了他作为史学大师和学术巨匠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鲁南敌后的游击作战坚持了4年之久,牵制了数万日军,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支援了全国其他地区的抗战。由于国民党的鲁南抗日游击战完全依赖军队,未能充分动员当地民众的力量,再加上内部的倾轧和军政高层的腐败,国民党的鲁南敌后游击战未能坚持到抗战胜利就失败了。此后,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承担起坚持山东敌后抗战的历史重任,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可以说,国民党的鲁南抗日游击战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农业相对于战前有一定的发展,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当局所采取的措施有密切的关系,战时贵州农业开发的实绩和效益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手工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民初 ,陕甘宁边区的传统手工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但到 30年代前期开始衰落 ,红军在执行工商业政策上的失误是造成传统手工业衰落的原因之一。抗日战争时期 ,手工业是边区自救性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手工业的增长中 ,政府政策和政治动员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边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是在传统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一种新的经营体制。这种新体制既包含了传统的形态 ,又吸收了现代企业的经营观念 ,把股份制引入手工业生产的经营和管理。政府权力和民间传统相结合的经营模式 ,成为边区手工业经营中的一个特色。手工业的增长改变了边区乡村原来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 ,引发了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 ,推动了乡村小城镇和集市贸易的形成以及乡村商业的活跃。  相似文献   

15.
"未来作战系统"是按"网络中心战"理念设计的多系统集成、高度信息化的武器系统。它是美军倾巨资为"目标部队"量身定做的震慑性武器装备。与传统重型装备相比,"未来战斗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感应、生存、部署和互通能力,这一系统的开发将带动美军整个作战模式的革新。本文拟通过分析"未来战斗系统"的核心能力,以透视美军未来作战模式新变革。  相似文献   

16.
报告文学集《战斗在潴龙河畔》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包括高阳在内的冀中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真实记录.全书形象而生动地再现高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组织起来,开展人民战争,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这群凶恶残暴的"野猪"的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战斗在潴龙河畔》不仅是对抗战胜利的最好纪念,也是今天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弘扬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7.
抗战小说对于中国的文学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承载了"抗战"这一对于中华民族有着重要意义的题材,还以文学的形式传承着革命前辈们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宝贵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语境的不同,抗战小说也在每个时代以其不同的面貌出现.抗战小说的历次转向充分说明了抗战精神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的,它正不断地与每个时代结合,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拓展着抗战精神的深度和广度,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资源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8.
发生在 195 0年 10月至 195 3年 7月的抗美援朝战争 ,是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人民进行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 ,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重点有以下4个方面 :第一 ,抗美援朝战争表明了中国政府在国际政治中说话是算数的 ;第二 ,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奠定了基础 ;第三 ,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在国际上树立起了强国的形象 ;第四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历史  相似文献   

19.
对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对华政策的评析 ,应以 194 0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194 0年以前 ,苏联对华政策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194 0年以后 ,苏联对华政策的实质就是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应予否定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彭桂萼撰写的分析抗战形势、文艺兵应如何参加战斗和云南抗战文化的动态等方面的时评文章,反映了一个文化人所具有的思想水准和爱国情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抗战文化的发展和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