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达 《新闻爱好者》2011,(11):150-151
本文选取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和马烽的《结婚现场会》两篇小说为解读文本,以结构主义叙事学为理论支点,分析两位同为“山药蛋派”代表作家的两篇作品在选材、叙事和主题等方面所表现的异同.从而揭示作家在文艺观念和理论主张上的重大区别,并进一步探讨形成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张莉莉 《新闻世界》2008,(7):109-110
《新结婚时代》是王海鸽继《牵手》和《中国式离婚》后“婚姻三部曲”的完结篇,它把现代婚姻放到了城市、农村两个截然不同并且互相冲突的大背号中进行了一次现实地探讨。城乡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的冲撞。文章就此做了分析和点评。  相似文献   

3.
现代文明的发展,使得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但从社会性别看,男女关系是不平等的,这不仅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也表现在影视剧中。本文运用批判性话语从性别关系角度探讨电视剧《咱们结婚吧》是如何表达性别并建构性别文化的。从男女不平等关系,男权话语下塑造的女性形象以及对女性自我的"他者"批判三个角度,分析电视剧中隐含着的性别观念乃至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结婚     
洁尘 《视听界》2007,(4):113-113
在电视上瞄到电视连续剧《新结婚时代》,被抓进去了。就坐下来,看了好一阵子。然后去买了碟,用三天时间看完。  相似文献   

5.
真实的“小二黑”,并不是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里面描述的那样“有情人终成眷属”,其结局反而与文章所述大相径庭。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里面“小二黑”原型是山西省左权县横岭村人,  相似文献   

6.
刘罗玉 《声屏世界》2017,(10):45-46
打造"现象级",成为"现象级",是电视人追求的梦想.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倾力打造安徽首档婚庆公益真人秀节目——《我们结婚啦》,近一年逐步成为安徽本土现象级公益活动品牌,本文试图探讨和研究在打造过程中存在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结婚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差异颇大。为加强海峡两岸的沟通与了解,本文针对海峡两岸结婚制度中涉及的有关婚约与结婚条件的不同规定作比较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赵雪 《新闻世界》2014,(4):54-55
家庭伦理剧《咱们结婚吧》开播近一个月总体累计观众规模就达到了6.7亿,掀起了全国半数人的收视狂潮。《咱们结婚吧》以大龄恨嫁女与恐婚男青年跌跌撞撞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当代社会中黄金剩女、感觉至上的婚姻观、婆媳关系以及"一孙难求"的社会热点话题。本文结合美国学者格伯纳的电视涵化理论浅析《咱们结婚吧》是如何描绘这个世界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是怎样通过电视涵化的作用对观众进行爱和正能量的传递的。  相似文献   

9.
结婚流程     
国庆节期间,此地的报纸做了—个“结婚流程图”,像电脑程序一样精确。结婚流水线作业,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比如结婚的条件,住房条件落实,生活习惯核实,汽车购置状况,家庭背景核实。条件不符合,NO,拜拜;条件符合,YES,进入下一步,决定谈婚论嫁。不仅要协调双方父母的意见,而且进入婚房装修、家具和家电购置实质阶段,这伴随着要挟与争吵、泪水与口水、整改与妥协。如果没有妥协和谅解,两人的结婚筹备工程有崩盘的可能,程序出现任何意外可能导致“死机”或者“黑屏”。  相似文献   

10.
杨凌一 《新闻传播》2014,(2):234+236
《咱们结婚吧》倡导了一种贴近平民的爱情观,这种爱情能经历住时间和金钱的考验,更加显示出爱情的珍贵。从果然与杨桃的爱情长跑,到七星与飘飘的美满幸福;从李葵与未未的真爱无价,到"鼻涕妞"与丈夫的无果而终;从段西风的背叛,到苏青的宽容,整部电视剧传达出的都是爱情不是一场游戏,不求轰轰烈烈,但求真爱无价,只有在平凡中才能显示出真爱的伟大与珍贵,平凡的爱情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11.
英国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物种起源》和《进化论》几乎改变了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然而令人惊异的是,达尔文当年对婚姻却十分踌躇。他在1838年夏末,利用自己研究的科学方法,分别在19页羊皮纸上详细列举出赞成和反对结婚的数个理由,然后与身为医生和金融家的父亲罗伯特逐条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结婚纪事     
邓皓  小肖 《出版参考》2008,(12):17-17
公元1989年12月31日,身为一机关小秘书的我结婚,新娘是一个乡中学的老师。  相似文献   

13.
《我们结婚了》是2008年3月韩国MBC电视台推出的周末档综艺节目,这档明星“假想结婚”节目用真人秀的方式展示了家庭生活的多个侧面,男女明星组合成临时新婚家庭,在节目设置的各项“夫妻任务”里,双方的喜怒哀乐透过镜头纤毫毕现。一经推出便受到海内外观众好评,收视屡创新高。成为真人秀节目策划新的指向。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大多数人的必经之路,与另一半携手走进婚姻殿堂,组建一个家庭,本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但事实证明,结婚一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两个家庭、两个社会圈子甚至两种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和蜗牛结婚     
孩子上学后写的第二篇“文章”,叫做《和蜗牛结婚》,是他兴之所至胡涂乱画来的。从题材到意思,似乎都有些荒诞不经。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小脑袋瓜里,怎么会冒出这么一个故事来。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宋庆龄认为这一天比自己的生日更重要,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有关宋庆龄和孙中山的婚姻,在他们各自的传记中都有许多记载,尽管有学者对其中不少绘声绘色的描述提出质疑,但由于宋庆龄生前长期不愿写自传,也反对别人为她立传,这就给辨别某些史实真伪造成了困难。有学者认为宋庆龄只写过一篇自传性的文字《广州脱险》,其实,她除写过一些零星的回忆片断外,尚有《自述》[1]和《我家和孙中山先生的关系》[2]两文存世。早在1921年4月宋庆龄在广州用英文致函外国友人白赛脱,并附录了介…  相似文献   

17.
以《温健骝卷》为先导的《香港文丛》由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版。这套系统介绍香港文学的大型丛书是香港三联书店继《海外文丛》之后编辑出版的。全书初步计划出版30余种,今年出两种,其余在数年内出齐。每种均包括作家的代表作及有关作品与作家的资料。《温健骝卷》是已故香港诗人温健骝的专集,分诗、文两辑。收入诗作162首,散文和评论82篇,大  相似文献   

18.
今年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恰逢周六。一大早,老公赶着问:“今天怎么庆祝?我请吃饭怎么样?”我说:“好啊,咱俩上哪去?”他听了顿了顿,说:“只有咱俩吗?还是带着孩子一起去吧!”我瞟了他一眼:“庆祝结婚纪念日带孩子好吗?这日子,不都是两个人去浪漫一下吗?”他嘻皮笑脸地回答:“既然是庆祝,当然要带着成果了,没有成果怎么叫庆祝呢!”于是,我们就带着三个“成果”一起去吃饭了。  相似文献   

19.
“裸婚”一词兴起于2008年的互联网,是对当下在年轻人中流行的一种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甚至没有婚戒而直接领证结婚的一种简朴的结婚方式的概括。“裸婚”的主体是正步入婚恋高峰期的“80”后,面对高房价、高物价、高压力的社会现状.“裸婚”成为他们节省婚礼成本.追求婚姻独立的选择。在望房兴叹的《蜗居》后,《裸婚时代》的播出迅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从传播学角度看,其热播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者陈书录,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56万字,精装本定价30.60元。本书的主旨是对明代诗文创作与理论批评作交叉研究。全书分为《轨迹篇》、《特征篇》、《动因篇》等三大部分,凡十六章,另有《序论》和《结束语》。《轨迹篇》对明初各派、台图体、茶陵派、吴中派、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明末话家及遗民诗文等作纵向考察,探究明代诗文作家、批评家文化心态和审美心态演变的轨迹,把握明代诗文创作与理论批评交叉影响、连锁演进的规律。《特征篇》侧重考察明代诗文创作与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