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我最初见到《科学家谈物理》这套丛书,是(?)我的物理老师家里,他指着案头摆起的那高高的一叠书,对我说“拿两本回去看吧,写得挺好的”。我当时是带着一种好奇的心里随便地拿了两本,说句老实话,我并没有真正打算去  相似文献   

2.
师者的责任     
曾听说北京有位丁榕老师,当她的一个学生拿了别人的钢笔后,她没有指责,而是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个学生,并语重心长地时那个学生说:“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送给你。我知道人家的东西你肯定不会要,趁别人不注意,你一定会悄悄送回去。”几十年后,小有建树的这位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老师,一进门就跪在老师面前对孩子说:“没有了奶奶,就没有你爸爸的今天!”  相似文献   

3.
"喂,你好,我是陈怡蓉。" 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一如我印象中《薰衣草》里的那个以薰,柔柔的,软软的,甜甜的,带着几分笑意,含着些许亲切。当我和怡蓉聊起星座的时候,她好奇地问我:"你是什么星座的?"这哪里是专业的访问啊,根本就像是两个许久未见的姐妹淘在"煲电话粥"嘛!  相似文献   

4.
温柔的批评     
读了《江苏教育》2005年2B上面的文章《用美德占据灵魂》感触颇多。学生犯错误之后,教师应该怎么去批评教育? 被誉为“中国当代教育家”的霍懋征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她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教时,一次,班上一个男生拿了同桌的钢笔, 霍老师知道后没有责难,也没有声色俱厉地批评,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位学生:“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就送给你。我也知道人家的东西你肯定不会要,趁别人不注意,你一定会送回去的。”几十年后,这位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老师,一进门就跪在霍老师面前对孩子说:“没有霍奶奶,就没有你爸爸的今天。”  相似文献   

5.
难得的假期里,我带着4岁的熙熙去哈尔滨玩。这个生长在南方的小姑娘显然对冰天雪地中的城市很感兴趣:一会儿要买糖葫芦吃了,一会儿要看冰雕了,一会儿还说要我带着她去滑雪……总之,她的新主意总是那么地层出不穷。玩着玩着,这小家伙有点累了,拉拉我的衣角,对我说:“妈妈,妈妈,我们回去吧!”一听这小家伙“求饶”,我也如释重负,说实话,陪她这么玩了两天还真是累。“好,我们这就回去吧!”我带着熙熙坐上了返回宾馆的车。  相似文献   

6.
阿秋很忙。好不容易“逮”了两次机会和她在MSN上聊天,一次是在周日下午,“我只有周日下午有时间。”她不容置疑的口气让我不得不放弃了周末的外出安排。但那个下午我们并没有聊太长时间, 中途她很不好意思地打断了,因为临时有工作要处理。第二次是在周二晚上十点以后。在十点之前,她  相似文献   

7.
小笑话     
《放假》“小璐,你为什么在哭啊?”“因为我哥哥放假,而我没有……”“那为什么你没有呢?”“因为我还没有上学。”《老师表扬我了》强强因为淘气经常被老师批评。有一天,他兴高采烈地回家,对妈妈说:“妈妈,今天老师表扬我了。”“是吗?老师怎么表扬的?”“老师夸我检讨写得好。”妈妈:“一个盒子有几个边?”儿子:“两个边,里边和外边。”小一次明明生病,妈妈带他到医院看病回来后,他一直带着哭腔说:“我要变成乌龟。”问他为什么要变成乌龟,他回答说:“乌龟有大硬壳,针扎不进去。”《为什么没带我去》小笑话父亲回忆他的童年时代:“那时候…  相似文献   

8.
我在辅导学生阅读《景阳冈》这课时,有个学生突然提了这么个问题:“老师,为什么作者要称‘老虎’为‘大虫’呢?”这个问题把我给问住了。说实话,《水浒传》我看过,《景阳冈》我教过,辅导课我也备了,怎么就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呢?真是“大意失荆州”。怎么回答学生呢?我如牛负重。“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待我‘研究’一下,再作解答。”我表扬了那个学生。其实,说是在表扬,倒不如说是在婉转地“脱逃”。  相似文献   

9.
陈茹 《湖北教育》2003,(23):44-45
去年,学校请来的专家要听我的课,我上的是小学语文第七册《钓鱼的启示》,当我问学生:是否赞同父亲要“我”放掉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的做法时,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说:“没有到规定的钓鱼时间,钓上来的鱼就应该还回去,这是道德规则,我们应该遵守!”  相似文献   

10.
还书     
星期天吃过早饭,妻子见我从书架上取下一本《青春之歌》,就笑我:“都多大岁数了,怎么又想起看《青春之歌》了?”我说:“我不是要看,而是要把这书给人家还回去。”妻子仍笑着说:“这么老的书了,你还给谁?”我把书打开后,指着扉页上:“赠树人同学:愿你早日成为文学家。同学晓林于1965年7月20日”的字对妻子说:“你看看,我就是要把这书还给这个赠给我的人。”我从懂事起就喜欢看书,但因为家里生活艰难,一直到中学时代,从来也没有买过书。1965年3月的一天,正在初中三年级读书的我向同学晓林借了一本《青春之歌》,并答应只看三天就还回去。可是快…  相似文献   

11.
“这原是没有时间流过的故事,在那个与世隔绝的村子……”一个唯美的故事就这样向人们轻轻地诉说着。教科书中《边城》的节选引诱我观赏了“边城”的每一个细节。小说对原始美、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崇拜和追求,强烈地辐射出一种与等级无关、与名利绝缘的纯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和谐韵味,带着优美和清纯如春日明媚的阳光般永恒地注入了我的灵魂,那感觉一如清晨的微风走过时花瓣掠起的惊颤。  相似文献   

12.
颤音     
开钢琴益.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黑白错综的琴键。用力敲琴键时,琴弦振动便发出饱满动听的颤音。我的整个童年就笼罩在这颤音里。3岁时的一天,天空瓦蓝瓦蓝,阳光很明媚。我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着“过家家”,父亲把我拽了回去。到了家,父亲突然郑重其事地说:“想像电视上那个凌凌姐姐一样学弹钢琴吗?’俄睁大了眼睛:哇,凌凌姐姐弹得多好,我也能和她一样?我点了点头:“可是……可是我们家没有钢琴啊?”父亲咬了咬牙,说:“买!”琴,要几千块,在那个年代,这对于都是小职员、日子一向就过得紧巴巴的父母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东…  相似文献   

13.
前天下午 ,马老师说 :“明天我们要听写 1 9单元的全部单词 ,今天回去后大家好好地背一背 ,争取明天没有不及格的。”大家都悻悻地回了家 ,我也一样。这个学期以来 ,我每一次听写总要写错一些 ,不是把这个字母换成那个字母 ,就是把这个单词写成了那个单词 ,有时甚至张冠李戴。回到家 ,我便开始背起了那可怕的单词。一看见单词 ,我的头就开始发晕了。你瞧我又把“our”记成了“uor”真是烦死人了 ,我想了一会儿 ,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想法。把单词的“缩小版”抄在一张纸上。我说干就干 ,取出一张纸 ,把单词全部写在上面 ,然后撕了下来。我心想…  相似文献   

14.
躲雨记     
“砰”……随着一声门响,我带着愤怒和委屈冲出了家门,漫无目的在街上走着。“妈妈也太过分了,不就是一个mp4吗?我就是不回去,看你们怎么办?”我在心里暗暗地给自己打着气。  相似文献   

15.
成长之殇     
成长是破茧而出的美丽,也是疼痛。最近听到很多人在唱朴树的《那些花儿》,没有感觉,他们没有唱得掉下眼泪,他们没有带着哭腔,他们不是孩子。2003年朴树的《生如夏花》卖得很好,可是我想念唱《白桦林》的朴树,那个声音温暖粗糙,眼睛前面挡着长长头发的孩子。但我只是想念,而不是伤心,毕竟那个孩子已经在笑,不再一个人哼唱着悲伤,他长大了,所有的人都要长大,我们不是彼得潘,也不是小王子。我只是为那些正在长大的孩子们失落,因为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少了一个人给他们安慰和陪伴。  相似文献   

16.
    
我和奶奶有一个约定,在我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带着她同故乡看看. 奶奶的老家在山东,具体是什么地方,我也没有概念,只知道她很久没有回去过了.山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更是旧时礼教实践最为严格的地方.奶奶自幼丧母,父亲又顽固地秉承着传统思想,因此,童年的她与幸福应是毫不沾边的.出嫁后,奶奶的生活状况并没有改善,旧规矩的势头在饥荒年代中也并未有丝毫减弱.那里有奶奶忘不了的眼泪浸泡着的过去.  相似文献   

17.
两地书     
许翔老师: 和《世界中学生文摘》的初次相见,是在5月16日我准备买《青年文摘》时,因为第二天是星期六想再买一本课外读物,这时我看了看《动漫前线》、《杂文选刊》,可又放了回去。“世界”这两个用大红色写在封面的那本刊物,我看见了。这时也没有看内容,便冲着世界方面的文摘我买下了。  相似文献   

18.
王珍 《家庭教育》2010,(6):41-41
一直以为父亲是个严厉过分的军人,和我们说话,更多的只是教训或者说是训斥。说实话,我一直怕他,所谓“听话”也只是装个样子,可以免去“棍棒之灾”,从来没有真正用心地听爸爸讲话,更没有好好去思考过什么。如今,父亲老了,随和了,话也多了。我每次回去,爸爸总是絮絮叨叨地跟我说他的家乡那个遥远的小山村里的一些琐事,说爷爷奶奶的故事,津津有味地回忆从前的往事。  相似文献   

19.
在《认识鼠标》的课堂上,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观察鼠标的外观和鼠标指针的不同形状。正当我和学生们一起兴致勃勃地探究鼠标外观的特点时,一位学生插嘴问:“老师,鼠标的形状可真有趣,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发明鼠标的人叫什么名字?他为什么要设计成老鼠的形状呢?”天哪,这孩子怎么会问这些问题,我在备课的时候并没有准备呀!以往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机智”地将问题交给学生:“同学们,回去好好想想,  相似文献   

20.
根据曹桂林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从北京去的前小提琴师王起明满嘴粗话。而懂英语的观众告诉我,王起明还有一些“洋骂”没有上中文字幕。我没有读过曹的小说,不知电视中的国骂洋骂是否本诸原著。 现在曹桂林的新著《纽约上空的中国夜莺》上市了。我没空读整本小说,在旅途中随缘看过几家报纸上的连载,发现《北京人在纽约》的这个续篇比那个电视剧更喜欢讲粗话骂人,而且档次更高——骂人并非由于初履异邦抑郁烦躁要发泄,而是源于“爱国”的激情,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