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苏诗十注之傅、胡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包括十位注者,其中归人傅、胡二位名下的注文,与后来《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中的傅藻、胡铨、胡仔都不一致,而是分人赵次公、程绩、师尹、林子仁、赵夔等诸人的名下。十注中的傅、胡二注,有些明显可以看出并非傅、胡所为,而出自赵次公之手。从在十注本属傅、胡,到了百家注中分入各家的注文来看,其注释特点与风格与所归之人皆有吻合之处。因此,傅、胡二注系后人的伪托。  相似文献   

2.
粤诗总集是研究岭南诗歌的重要资料,根据《四库全书》系列丛书及《中国古籍总目》等目录书的著录,考证出现存最早的粤诗总集为明代谈恺《广中五先生诗》二卷,为嘉靖三十六年(1557)刻本。此后重刻数次,大致还有十种左右版本,如明嘉靖乙丑(1565)陈暹《广中五先生诗选》二卷附汪广洋诗五卷,明嘉靖隆庆间刊俞宪《盛明百家诗》后编《广中四杰集》,明崇祯丁丑(1637)葛征奇《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李琯朗《南园五先生集》二卷、清乾隆戊辰(1748)一篑山房本、《四库全书》收清抄本《广州四先生诗》四卷、清嘉庆间刊罗学鹏《广东文献》初集卷之九至十四《南园前五子集》、清同治九年(1870)南海陈氏樵山草堂刻本《南园前五先生诗》五卷《南园后五先生诗》二十五卷附刻南园花信诗一卷及现代整理本1990年梁守中、郑力民点校《南园前五先生诗、南园后五先生诗》,可见其影响之大。广中五先生即南园五子,开岭南诗派风气之先,自此之后,粤诗总集便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苏轼是中国古代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作家,他在诗、词、、赋、书法、绘画等各方面都卓有贡献。然而历代注苏诗蜂起,注苏词在宋人傅干《注坡词》之后,却鲜有传人。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开现代注苏词之先河,筚路蓝缕之功固不可没,惜其抄傅注而又骂傅注,增注部分其错处亦不在少数。20世纪后半期,苏词校注本不断涌现,先后有曹树铭《苏东坡词》,郑向恒《东坡乐府校订笺证》,石声淮、唐玲玲《东坡乐府编年笺注》,拙《东坡词编年笺证》,蔚然可观。邹同庆、王宗堂之《苏轼词编年校注》(以下简称《校注》),虽于2002年9月始出,却显其出蓝之胜。  相似文献   

4.
林继中先生的《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一书在辑校过程中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杜诗注本,这就是南宋蔡梦弼的《草堂诗笺》。林继中己经发现诸注本中征引的“赵亻叟”注就是赵次公注,也很努力地从《钱注》和《集千家注》中辑入了若干条,但他没有发现第一个征引“赵亻叟”注并征引最多的却是远远早于它们的蔡梦弼的《草堂诗笺》。本文通过详细比较、分析和考证,发现蔡书所引的19条“赵亻叟”注中,尚有9条失收于林继中的《辑校》中,应当补入。  相似文献   

5.
任渊注陈师道诗,保留了魏衍所编的陈师道集原来面貌,在魏衍编本失传的前提下,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任渊注黄庭坚诗,以洪炎所编的《豫章黄先生集》为根据,将洪炎本的分体体例改为编年。  相似文献   

6.
曹植是我国建安年间具有卓越成就的文学家。他继承先秦《诗》、《骚》的优秀传统,从两汉辞赋民歌中汲取营养,兼收并蓄,极大地丰富了诗赋的内容和形式,影响深远。以赵幼文先生的《曹植集校注》为研究稿本,以黄节先生的《曹子建诗注》为参考资料,以曹植的赠答诗《离友》为入手点,试剖析曹植赠答诗的部分文学特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史有表态,入乐可歌,又属长短句”的原则,经过长期的考辨,补定苏东坡诗中词40首。这些诗中词早已存在,大都有词牌可依,而且历代学者(包括东坡本人)及其编印的“东坡集”都将它们作为“词”收录进去。有人持有异议。一言难辩,只好就东坡“诗中词”争鸣的具体篇目,一一考辨,提供新证以答复之。  相似文献   

8.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存在三种文本形态,即手写本、石刻(刻帖)和刊刻本。清人朱彝尊据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诗词改字”条所载黄庭坚手写本确定《赤壁怀古》文本,时人颇有微词;当代一些学者以现存苏轼、黄庭坚书《赤壁怀古》石刻(刻帖)为校勘依据,然书迹皆系伪作;南宋曾慥刊本《东坡乐府》和傅幹《注坡词》以辗转抄录的方式流传下来,可资参考。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宋刊本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所引东坡《赤壁怀古》文本颇具校勘价值,然这则材料一直未被学界发现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据《东坡志林·记游庐山》,苏轼初人庐山诗仅四首,与《冷斋夜话》及相关著录不符.考之,乃选编标准不同所致,笔者以为当遵作者本意.另《题西林壁》一首次句六个辑本即有六种面目.本文以各个辑本进行对校辨析,力证《东坡志林》和《冷斋夜话》所录为是.  相似文献   

10.
流传至今的晚五代“诗格”作,在体例上,常前立某一格法,手即征引诗句作为例证,共所引诗句又常不标明作或出处。本据《全唐诗》及其他古籍,考出《风骚旨格》、《流类手鉴、》《雅道机要》、《诗中旨格》、《诗要格律》、《诗格》、《诗评》等“诗格”中六十余则引诗的作,皆为前人所未注出,补了《全唐五代诗格校考》等书之遗。  相似文献   

11.
笔记、历史笔记与史料笔记,是三个不同的学术概念。“笔记”一词,最早见于南梁;“史料笔记”一词,是在近代以来的历史研究活动中出现的;而“历史笔记”一词,则见于近年一些学者的表述。不过,对这三个概念及内涵一直没有比较一致的认同。所以,对它们的科学厘定,于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笔记的文献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南诗文注释的几部代表著作,如《王弘诲张岳崧诗选》《苏轼文集》《苏轼海南诗文选注》《唐胄诗文集注》《张岳崧诗文集》《琼台诗文会稿》的字、词注释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杜康”不是周朝人,而应是夏朝人;“紫金”不是一个地名,而应代指富贵的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13.
本是对苏轼黄州时期咏花诗的审美解读。黄州贬谪是苏轼人生旅途中的非常重要时期。他的感情,他的人格操守,他的内在精神,通过咏梅花、海棠、老枳等得以寄寓。章从三方面对其黄州咏花诗予以赏解,指出咏梅诗是其精神格调的映射;咏海棠诗是其灵魂道德的投影;咏老枳诗是其美学情趣的展现。由此也能看出苏轼对诗品与人品、物与我等关系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4.
王念孙《读书杂志》是清代著名的训诂巨著,堪称札记训诂体式的典范。清代考据、辨证类笔记之所以如此发达,既是以往写作经验的沉淀,又是清代学术思想熏染的结果。《读书杂志》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纠误、申证、发明。五千余条札记多由标目、引文、证明三部分组成。条目之间的互见很普遍。  相似文献   

15.
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票据市场相对资本市场来说它的发展相对缓慢,只能说是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其融资功能更是没有开发。我国应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培育票据市场,如在品种上进行金融创新、建立独立法人的票据公司、扩大市场主体、加强监管等措施来培育我国票据市场。  相似文献   

16.
如淳为三国时期著名学者.其《汉书音义》在词语训释与典章律令方面有较高的成就,是唐代以前《汉书》古注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原书已佚。如淳的《汉书》注解常被后代注释家引用,在人文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在杨守敬所辑《汉书二十三家注钞·如淳》的基础上,全面搜辑《汉书》如淳注,新得七十余条。  相似文献   

17.
《读书杂志》堪称札记训诂体式的典范,书中五千多条札记少则十数字,多则千余字,荟萃了传统训诂学的诸多精华。文章从条目构成的角度,即标目、引文、考证三个方面总结分析了《读书杂志》体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宋代,笔记小说出现了繁盛的状况,由于《桯史》记载的历史叙事具有笔记小说独有的艺术特色,因此使文人笔记小说达到了独立发展的高峰。这本书包括的南宋轶事超过140多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获得世人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明清是汉语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在这一时期笔记作品数量也很多。研习这一时期笔记的词语特点并对其中出现的部分意思难明的词语进行解释,对将来辞书的修订必有参考和裨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王维诗中的"雨花""空有""无生""水田""妓乐"等5个词语进行考释,旨在表明对这些看似普通实际意义却特殊的词语进行考释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