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组课文是由《小八路》、《王二小》、《明明上学》和《一只小羊羔》四篇看图学文组成的。纵观这一组教材,其编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课文从图到文结合得非常紧密。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看图学文的特点,既要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了解画面所描绘的内容,又要联系图画理解课文,理解词句,懂得课文是如何叙述图上的事物,从而为过渡到阅读课文打好基础。现谈谈这一组保文的训练要点。一、观察训练教学“看图学文”,看图是基础.因为画面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对此,本组四篇课文后的第一题作业,编者都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2.
“教课文”“教语文”已成为近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热词。的确,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老师着眼点是理解课文情节和内容,对课文逐段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并由课文内容一味生发开去,进行漫无边际的情感发挥,学生获得语言知识不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甚少。像这样的教学,我们说它只是在教课文,没有教语文。就如何从“教课文”向“教语文”转身,笔者不揣浅陋,谈几点拙见,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孟其银 《现代语文》2009,(11):62-63
"教课文"与"教语文"差不多,平时我们老师所说的"教语文",其实就是"教语文书",也就是"教课文",能把课文教好,其实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语文老师了。但"教课文"与用课文"教语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语文书“教课文”,其实就是传统的“教书匠”;  相似文献   

4.
石建 《今日教育》2014,(2):50-50
由于缺乏课程意识,传统课堂教学中课文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语文教学只是教书——教一篇篇课文,变成了一种极其狭义的教学。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语文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课文”转变到“教课程”。  相似文献   

5.
《景阳冈》(第十一册)这篇课文多年来一直被小学语文课本选用,以前曾作为“讲读课文”,现在改为“阅读课文”。作为阅读课文,教师应该怎么教学呢?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简单地读故事,本来这个故事是家喻户晓,学生易于掌握,所以读起来一节课就完了。那又怎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二是与讲读课文教学差不多,这又怎么能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  相似文献   

6.
如何教学生学好语文,语文新课标给以启发——多给学生一些学语文的“自由”。哪些自由呢?笔者有几点实践与思索。一、独到的思索与质疑的“自由”。依据语文新课标的精神,语文教学要摆脱师问生答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开展师生平等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有师生之异,无尊卑之别,营造民主、自由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地思索、大胆地质疑。如教《范进中举》一文,我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  相似文献   

7.
我在课堂教学中运出“导读法”,概括成一句话,就是由课文“三眼”引导学生“三读”.(一)抓住题眼,引导学生粗读课文.文章的题目不是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就是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教一篇课文,首先要善于帮助学生从题目的结构上确定所读课文的文体特征,掌握每篇课文的阅读要领,从而培养学生的判断力。例如,教毛泽东同志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文,我只是提示分析一下构成课题的短语结构,指出:“文化”是中心词,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对它分别加以修饰,是所要着重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教材包括两篇讲读课文《我们家的猫》、《麻雀》,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女邮递员的信》,一则“读写例话”和“基础训练4”。其教学重点与难点是: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在理解课文内容时要紧扣重点训练项目“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体  相似文献   

9.
一、“四步骤八课型大单元教学模式”———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模式又称“四步骤八课型大单元教学模式”。其第一步为“授法”,课型有“预习课”和“教读课”。预习课指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主要学法和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读课辅导学生掌握有关学法。第二步为“习法”,课型有“自读课”和“回读课”。自读课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按要求运用教读课上所学的学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回读课引导学生在学完本单元课文后,自行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会的学法重新阅读已学过的课文,从新的视角对学过的课文提出新的见…  相似文献   

10.
看图学文《小站》(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一文,通过对山区一个普通小站的描写,赞颂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小见大,寓意深邃。教学时,可紧扣课文特点,引导学生思维方向,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一、紧扣“小”字,感知全文教学伊始,在学生预习初读自主解决字词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抓住车站“小”的特点,再次感知课文内容。首先引导学生看图分析:图上画的是什么?给你的印象如何?接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小站的主要特点,引出车站特点“小”。然后再指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并…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调整了课文类型,把现行教材中的三类课文(讲读课文、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调整为两类课文(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减少了课文类型。结合学生实际,遵循语文教学和学生认识规律,阅读课文的课堂教学可以指导学生按以下四个步骤,依据课后“思考·练习”,读懂阅读课文。现以《茅以升立志造桥》为例谈谈三年级阅读课文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一、“教——读”迁移。现行语文教材大多是以读写能力的训练项目为主线编组的。在每一组课文中,又有讲读课文(一类课文)和阅读课文(二类课文)之分。讲读课文以教读为主,主要由教师讲清读写能力的训练点,是“举一”。阅读课文以学生自读为主,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读写能力,是“反三”。通过两类课文,体现由“扶”到“放”,逐步落实读写能力训练项目,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富于想象 ,但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生活实践和教师的诱发。“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多给学生一些想象的空间 ,激发他们进行创造活动的欲望。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 ,让他们的头脑里储存各种各样的表象 ,并且促进学生想象 ,把抽象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形象 ,从而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一、图文对照 ,引导想象在阅读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观察图象 ,结合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时 ,可让学生一边听老师 (或录音机 )范读课文 ,一边看图…  相似文献   

14.
笔者有幸倾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王老师以他全新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对笔者来说,更是受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王老师说:“有了人,才有‘文’;为了人,才有‘文’。因此语文是人的教育。”是的,王老师的课正是一堂让“人”字大写的语文课。一、淡化分析,引导学生逐层的感悟语文本体观认为:语文课应引导学生“到课文中走一个来回,要充分有效地读书,要抠词抠句”。王老师的课正是这样,他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设计教法,环节不多,却“针针见血”:1.通…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语文教师,要讲究“讲课”艺术,要注重教学实效,就必须做到“四忌”: 一忌口若悬河,“满堂灌”。 语文老师不能因循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接收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没有突出“主体”地位,主动意识,创新思维和实用操作等,不注重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技巧,不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变动,这是不可取的。上课一开始,老师从释题到简介作者作品、范读课文、分析结构、总结主题等,滔滔不绝地讲,不是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成了“肢解课文”的“刽子手”,老师成了“主体”,学生成了听众,毫无自由支配时间。如教《看云识天气》一文,老师从云与天气  相似文献   

16.
编者将课文分组编排,教者就去分组进行教学,这在中高年级似乎问题不大。但低年级如何按教材的编排分组教学,低年级老师往往感到很茫然,目前的现实是不管他“组不组”,反正凭感觉教。我认为导致这种现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师们确实没有可供参考的有关低年级课文组的教学资料,众多的“九义教材”辅导资料对课文的教学提示很简单,就是讲读课文要抓住二个重点,一是词句训练,二是朗读训练。阅读课文重在运用从讲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培  相似文献   

17.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我探索的模式是“自主化、生活化”,提倡“先学后教,先写后教”,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理念,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自主化系列(语文课)由“自学——点拔运用——积累”环节组成,生活化系列(作文课)由“自写——自评——修改”环节组成。这两个系列,需巧妙地做到读写结合,互为依托、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8.
语文老师应该努力通过范文的教学,以读促写,引导学生不断寻求写作的规律,写出具有特点的文章来。也就是说,“以情动情,以文引文”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最近,我听了一位老师教《归帆》一课(中师《文选和写作》第二册),我以为它很好地体现了“以情动情,以文引文”的精神,特简略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永富 《教育文汇》2006,(12):38-3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讲篇析句,实际上只是端给学生“一杯水”。但仅仅给予一杯水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扩大“水量”,寻找“水源”。如果老师只是刻板地盯住一篇课文,盯住课文中的几个词、几个句子,教了,学了,考了,也就完了;学  相似文献   

20.
谁都知道,语文教学需要语文味儿,语文课堂要教“语文”。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却在教“课文”。在他们的意识中,课文就是语文。其实,“课文”与“语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课文也就是教材中二十几篇而已,而语文的内涵与外延则更为丰富,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文到生活,从阅读到文化等。凡是用语言概括的,用文字书写的,简而言之,都是语文。其实,编者也试图让教材立体化、课文语文化。然而,大多一线教师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毕竟受知识、地域以及理念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围绕课文而教,结果自然把语文越教越窄,导致学生语文素养难以提高。对一线教师来说,要让教课文真正成为教成语文,最重要的是方向、思路。简单地说,就是三方面的拓展:拓展生活、拓展文化、拓展阅读,从而丰富课文的内涵,拓宽课文的外延,从而让课文与语文对接,实现教材语文化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