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完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我被她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海伦向世人证明了苦难同样可以铸就伟大的人生。马克.吐温曾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  相似文献   

2.
<正>《海伦·凯勒》是笔者本学期所上的一堂教研课、公开课。在研究教材的时候,笔者发现全文是按照海伦·凯勒的成长顺序来展开描写的。课文写了海伦·凯勒遭受不幸、学习拼写、学习说话、无私奉献四件事情,塑造了海伦·凯勒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这样一个形象,赞美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老师既要抽丝剥茧,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故事,这是学习课文的内容,所谓"言";学完内容又要跳出文本,引导学生去感悟,课文是如何选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在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的盲聋女作家、残障教育家.  相似文献   

4.
尚海涛 《教育文汇》2005,(12):28-28
安妮牵着海伦·凯勒的手在寒冷的冬天接触冰冷的水。当海伦·凯勒幼小的心灵被触动时,安妮在海伦的手心用指尖轻轻划着“W、A、T、E、R……”,同时拉着海伦的另一只手触摸安妮的颈部声带处,口中不断发出“water”(水)的读音,从而让海伦·凯勒感受到了发音的奇妙。  相似文献   

5.
一、结识海伦,触摸文本 PPT出示:海伦&#183;凯勒照片 师:美国著名作家马克&#183;吐温说,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被誉为“美国英雄”的海伦&#183;凯勒。对于海伦&#183;凯勒,同学们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6.
一、结识海伦,触摸文本 PPT出示:海伦·凯勒照片 师: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被誉为“美国英雄”的海伦·凯勒。对于海伦·凯勒,同学们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7.
郭倩 《下一代》2014,(4):42-45
正1.1880年6月27日,举世闻名的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19个月时,小海伦突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她双日失明、双耳也聋了2.海伦7岁时,父母为她请了一位年轻的家庭教师安妮·沙利文。21岁的  相似文献   

8.
大家一定听说过海伦&#183;凯勒吧.她的一生令每个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著名作家马克&#183;吐温曾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183;凯勒。”海伦到底奇在哪里呢?看完了她的自传后,我才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9.
《厄运中的海伦》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它讲了海伦·凯勒在惨遭厄运变得又聋又瞎后,克服重重困难学会了读书、说话和写作,赞扬了海伦·凯勒挑战厄运、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卸、聘、妮”三个生字,掌握课文内容。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②培养学生互相交流、评价的能力;③培养学生读进去,联系实际想开来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体会海伦同厄运抗争的顽强精神;②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教学准备收集海伦·凯勒的资料、盲文书、字模板、重点片段的演示文稿、海伦的名言。导学过…  相似文献   

10.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海伦·凯勒。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有两位奇人,一位是拿破仑,一位就是海伦·凯勒。”海伦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了海伦·凯勒传奇的一生。海伦生于美国,1岁时,她突然生病,高烧不退。医生们诊断的结果,是急性胃充血以及脑充血,他们宣布无法挽救。在一个清晨,海伦的高烧突然退了,她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是,…  相似文献   

11.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写的一篇阐述人生哲理的优秀散文。海伦·凯勒,著名的美国女作家及教育家。她出生19个月时就因重病失去了视力、听力,不久又变哑。对她来说,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世界已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但海伦·凯勒始终有坚定的信念:努力奋斗,生命的光彩依然夺目,她最终成为全世界残疾人成功奋斗的典范。《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细细读过了好几遍,每次阅读都被海伦·凯勒的顽强精神所感动,被她乐观的人生态度所感动。“只有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这句话更震撼着我,时时鞭策着我。每当我想偷懒的时候,想…  相似文献   

12.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海伦·凯勒写到问她的朋友到树林里远足观察到了什么,她的好朋友则说"没有什么特别的".而海伦·凯勒,一个无法用眼睛观察世界的人,仅仅凭借触觉就能在树林里发现好几百种使她感兴趣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刚进初一,学习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这篇文章时,我就深深地被海伦的故事所吸引。今年暑假,我终于在学校图书馆借到了《海伦·凯勒》这本人物传记。读罢,更是为这个传奇人物所震撼。书中记叙了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的一生。海伦出生后十九个月时,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着又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世界闻名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在一所著名的大学演讲,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凯勒女士:“一个人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快乐?” 凯勒女士回答说:“忘我!” 那个学生接着又问:“一个人可能遭遇到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片段一 (出示)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不幸的小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相似文献   

16.
前几天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海伦·凯勒从小就因眼盲、耳聋,无法像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说话,被认定是一个集聋、哑、盲于一身,无法接受教育的孩子。但细心的安妮老师发现海伦·凯勒发声的能力并未丧  相似文献   

17.
小海伦是一个意志特别顽强而聪明的孩子,她的进步是惊人的。——《厄运中的海伦》海伦·凯勒(Helenkeller),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两耳  相似文献   

18.
钱敏  郭琪 《神州学人》2007,(8):26-27
盲,隔绝了人与物;聋,隔绝了人与人。——海伦·凯勒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不仅是个盲人,而且是个聋哑人。在她出生后的第19个月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使海伦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对于盲和聋,海伦在她的处女作《我的生活》里表达了她的切身感受:"盲,隔绝了人与物;聋,隔绝了人与人。"  相似文献   

19.
对许多人来说.海伦·凯勒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作为美国著名盲聋哑作家,她的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令无数人感动。幼年就失去了视力、誊曩听力和说话能力的海伦.凯勒是不幸的。  相似文献   

20.
正1.1880年6月27日,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十九个月大时,小海伦突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她双目失明、双耳也聋了。海伦七岁时,父母为她请了一位年轻的家庭教师安妮·沙利文。2.一天,安妮让海伦用一只手接水,然后在她另一只手上一遍遍地写着水。果然,海伦领悟到水正是从自己手中流过的那股清凉的东西。当海伦懂了安妮在她手上写的妈妈的意思时,她一下子扑到妈妈的怀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