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们总以为自己是搞教育的,常在家长面前侃侃而谈。其实,在和家长的交谈中,你会慢慢发现我们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并且越来越懂得教育了。静下心来,我发现我从家长那儿学到了很多。孩子们的家长通常比我们年长,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对于生活,更是经验丰富。在和他们的交谈中,我逐渐懂得了很多生活小常识,如:怎样关心过敏体质的幼儿,不能给有哮喘的孩子晒被子,哪些东西孩子不能吃,孩子碰伤了怎么办……我们从家长那儿了解的信息越多,我们对孩子的保育工作就做得越细致。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和孩子生活、玩耍的过程中,他们都…  相似文献   

2.
尹秋云 《山东教育》2004,(27):62-62
在一次晨间谈话中,我惊讶地发现大多数孩子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奥特曼”。当我询问孩子为什么如此喜欢“奥特曼”时,孩子们的回答是五花八门:“‘奥特曼’很厉害,能打怪兽!”“‘奥特曼’什么都不怕,有很多本领,能发射激光、还会飞!”“‘奥特曼’最勇敢,他能保护地球!”……看来,“奥特曼”的本领超强,无所不能,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那么,孩子的父母对此是如何看待的呢?我在本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40名家长中,同意孩子观看的约占15%;不同意的约占78%;无所谓的约占7%。其中85%的家长认为对低年龄孩子的成长不利,因为里面有很多宣扬暴力和恐…  相似文献   

3.
在很多家长费尽心思把孩子送往城市重点学校就读时,武汉有7对父母反其道而行,将孩子从城市带到农村,让孩子们在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一个山村的废弃小学内学习生活,家长自己则当起老师教育孩子,过着类似"世外桃源"的生活。"远离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保护孩子们的天性,尽可能地给他们自由,给他们一片没有污染的人文和自然环境,陪伴他们一起学  相似文献   

4.
道别拉拉手     
孙雪英 《山东教育》2005,(27):35-35
小班幼儿是最让父母放心不下的。因此,还没到离园时间,门口便早早地聚集了很多家长。等我打开教室门,孩子们便一窝蜂地扑向自己的家人。我忙于和家长打招呼,忙于和孩子及家长说再见。有时实在人多,就有些疏忽,不能及时回应孩子与我的道别。  相似文献   

5.
记时穿衣     
我们学前班有一大半孩子不会穿衣,早上经常迟到。我就给孩子们讲了《十个好朋友》的故事,还举行了穿衣竞赛。孩子们学着自己穿衣服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仍有很多孩子边穿边玩,穿一件衣服要花很长时间。我就要求家长把孩子每天起床穿衣的时间记在本子上,我  相似文献   

6.
<正>在孩子们刚读小班时,就有家长说想给孩子报个兴趣班,问我孩子平时在幼儿园对什么比较感兴趣。这个问题把我难住了,因为我发现孩子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不仅仅是对某个事情或者某个活动感兴趣,其实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兴趣。一、如何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动力经常有家长会跟我抱怨说:"小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很多的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真的烦人。"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家长则会显得不耐烦。然而,这些问题恰  相似文献   

7.
武建君 《考试周刊》2012,(11):179-179
网瘾,曾经让一些孩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网瘾,曾经让一些孩子对学校感到万分厌倦;网瘾,曾经让很多家长对孩子们的人生感到迷茫。为了防止悲剧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很多家长、班主任开始限制孩子上网。越是限制,孩子们对网络越是好奇,于是很多孩子便带着好奇的心理偷偷地进入了网吧。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们的家长又是最最乐于奉献的一个群体,家长给孩子的关心很多很多,而孩子也习惯了心安理得地去接受别人的关爱,很少想过应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去年十·一放假,我给孩子们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对爸爸妈妈这两位亲人深情地说声:“我爱你!”并且就此写一篇作文。可是,学生们的普遍  相似文献   

9.
我爱北京天安门:仔细思考了一下老师与各位的话,这些是否反映我们因为过分疼爱与保护子女,因而令他们失去了不少学习机会?光明老师:是!我们过分的爱与护,让孩子们失去了不少机会,也令他们患上"学习依赖症",使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与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我爱北京天安门:我以后会注意。那我们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光明老师: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兴趣。现在很多家长从孩子一入学开始,就千方百计想孩子学得好,懂得多,把孩子的双休日、节假日都安排得满满的。事实上,孩子多学点东西是好的,家长的这个出发点也是好的。但自己的孩  相似文献   

10.
齐宝清 《山东教育》2005,(23):123-12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炔提高,孩子的压岁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孩子过年有一大笔收入,很多家长都想行使一些监护人的权力来监管,而孩子们则对家长任意插手自己的“财物”感到不满,这么多钱孩子如何花呢?究竟如何教会孩子们打理自己的“小金库”,老师认为家长应在把握好给孩子压岁钱数量的同时,对孩子的花钱方式进行指导。用压岁钱学理财、学做人,是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一个极好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专门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我是理财小能手”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的压岁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孩子过年有一大笔收入,很多家长都想行使一些监护人的权力来监管,而孩子们则对家长任意插手自己的“财物”感到不满,这么多钱孩子如何花呢?究竟如何教会孩子们打理自己的“小金库”,老师认为家长应在把握好给孩子压岁钱数量的同时,对孩子的花钱方式进行指导。用压岁钱学理财、学做人,是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一个极好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专门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我是理财小能手”的活动,还邀请了部分家长,共同帮助孩子处理好手中的压岁钱。我们将活动分为几个部分:首…  相似文献   

12.
李惠虹 《学前教育》2004,(11):22-23
寒假过后,我们大一班的图书区更换了很多新书,不少家长也给孩子用压岁钱买了新书带到幼儿园来,一时间孩子们对书情有独钟,不时有孩子想把书借回家看同伴间也会相互交换书刊。我仔细观察孩子们看书的情况,多数孩子会翻阋图书,但缺乏仔细的观察,不能很好地理解画面和图书的内容。我想:如果此时能  相似文献   

13.
徐芳 《家庭教育》2014,(3):42-42
春天如约而至。今天下午补休,我旱早准备好晚饭,随即加入到“接孩大军”中。因为时常和虫二班同学家长有交流,于是,一到校门口,我们几个家长便聊开了。家长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互相交流能得到很多专业的指导,现下的主题当然是孩子,孩子的学业、孩子的情绪、孩子的社交、孩子的身体……这时我发现最近孩子们比较容易出现口腔溃疡、流鼻血、嗓子痛、便秘等“上火”现象。  相似文献   

14.
尚秀云 《班主任》2014,(9):66-67
未成年人学会自我保护成为日趋重要的课题。作为少年法庭的法官,我至今依然会时常看到由于家长疏忽、孩子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所导致的伤害,看到家长们悔恨的泪水和人们痛心的惋惜。我多么希望家长、学校和社会对这个问题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同时也更加希望成长中的孩子们有更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5.
YEHUA OWENS是一位美国孩子的妈妈,她给我讲述了作为家长参加孩子自然科学课的过程和感受.笔者深有感触,与我们班的孩子们分享,学生除了艳羡外,还有很多感叹.(以下楷体字为这位美国妈妈的讲述.)  相似文献   

16.
YEHUA OWENS是一位美国孩子的妈妈,她给我讲述了作为家长参加孩子自然科学课的过程和感受。笔者深有感触,与我们班的孩子们分享,学生除了艳羡外,还有很多感叹。(以下楷体字为这位美国妈妈的讲述。)  相似文献   

17.
洪燕娟 《学前教育》2008,(11):43-43
来园晨检是幼儿园一目活动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而检查幼儿的指甲则是这个环节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由于地处农村,很多家长并没有养成及时帮孩子剪指甲的习惯,所以每次晨检我总能看到孩子们脏兮兮的长指甲,于是帮孩子们剪指甲成了我每周一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8.
当小学老师多年,接触很多家长。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家长的通情达理,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也存在许多无奈,甚至是有苦难言。特别是当我们发现孩子与其他同学相处过程中出现问题,向家长反映真实情况时,有些家长要么不能接受孩子表现不好的事实,要么认为老师言过其实。更有甚者,当着老师的面打孩子,闹情绪,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致使孩子和老师对着干,使原本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这样一来,孩子不但无法认识、改正缺点,家长和老师也容易在心中结下疙瘩,造成教育的失败。  相似文献   

19.
很多家长刚过中年就感慨人生无常,动不动就拿自己的不幸去鼓励孩子:“我这辈子没出息,就看你的了。”“我的命不好,我要有你现在的条件,我保准┅┅”等,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希望自己没实现的理想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以理解,但家长不能因此而忽略自己的形象及孩子的感受。我们知道,家长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家长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家长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供养者、监护者,他们还是孩子做人的榜样,行为的表率。孩子们高尚的品德、聪明的头脑、强健的体魄、美好的心灵、勤劳的习惯等都源于家长的教育和影响。所…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们的家长又是最最乐于奉献的一个群体,家长给孩子的关心很多很多,而孩子也习惯了心安理得地去接受别人的关爱,很少想过应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去年十·一放假,我给孩子们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对爸爸妈妈这两位亲人深情地说声:“我爱你!”并且就此写一篇作文。可是,学生们的普遍反应是:“老师你太肉麻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