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天津市、北京市、扬州市、西安市等4个城市,60 - 80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量表测量和数据统计等方法,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体育锻炼在老年人整体自尊与心理幸福感关系中的影响,以期为老年人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体育锻炼的介入,使得整体自尊对老年人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增强,因而体育锻炼在老年人整体自尊与其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河南省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随机选取河南省养老机构老年人118名,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干休所老年人、敬老院老年人、非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之间两两差异显著;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70岁以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7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间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城市老年人怀旧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抽取唐山市210名老年人为被试,以怀旧感量表、南安普顿怀旧量表以及总体幸福感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城市老年人怀旧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城市老年人怀旧心理与主观幸福感在工作状况、有无配偶和身体健康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差异;(3)老年人怀旧心理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相关显著。因此,应该引导老年人正确地选择怀旧内容并进行适度的积极怀旧,保持和谐健康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340名大学生进行了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探讨了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强度、历史等要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性别、年级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影响;而锻炼强度、历史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影响;进行中、小强度锻炼的大学生或锻炼历史超过一年的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水平显著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了解不同的个人属性对身体活动量及睡眠品质的影响,并探讨身体活动量与睡眠品质的现状及其相关性。对浙江省高校教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研究工具是采用结构式问卷,以自填问卷方式收集资料,有效样本共计367名,所得资料以两组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身体活动量不足者占65.94%;不同性别的睡眠品质无差异;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自觉压力状况、自觉健康状况及健康比较方面的睡眠品质显著差异;不同的身体活动量对整体睡眠品质无显著差异,对睡眠品质各构成因素方面,个人主观睡眼品质及白天功能障碍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江苏省男女老年人参与经常体育锻炼与不常体育锻炼两类人群的体质状况的抽样调查与比较分析,发现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江苏省老年人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与运动素质三项体质状况方面均好于不锻炼的同类人群,其中女性老年人尤为如此,为老年人参加适当体育锻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以及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自尊在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研究方法:对来自天津市市内六区的315名老年人样本的锻炼行为、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自尊进行了测量,主要采用分层回归分析及路径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分层回归显示体育锻炼对样本生活满意度的标准回归系数在回归模型中加入自我效能、朋友支持和自尊后,由0.36大幅下降为0.09;自我效能、朋友支持和自尊对样本生活满意度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32、0.11、-0.26;锻炼频次、锻炼时长和集体锻炼对自我效能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31、0.24、0.45,且均P0.01;集体锻炼对朋友支持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25;体育锻炼对自尊的标准回归系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不存在直接相关;朋友支持和自我效能是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青少年体育锻炼、快乐型和实现型动机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体育锻炼等级、快乐型和实现型动机、心理幸福感3个量表对45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体育锻炼等级可正向预测青少年心理幸福感,锻炼量越大,青少年的心理幸福感水平越高;2)快乐型动机和实现型动机可正向预测青少年心理幸福感,且比体育锻炼量更具有预测力;3)实现型动机在体育锻炼与青少年心理幸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而快乐型动机不起调节作用.结论:在提升心理幸福感路径中,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追求快乐型和实现型动机比提高锻炼量更加重要;当实现型动机处在较高水平,体育锻炼量才可更好地正向预测青少年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探讨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湖北省老年人群体质水平影响的差异性,并深入分析不同体育锻炼方式的健身效益,为构建适合湖北省老年人健身指导系统提供参考。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最后结果表明: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湖北省老年人BMI、克托莱指数、腰臀比、肩胛皮褶厚度、身体形态指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肺活量身体机能指标以及体前屈、握力、反应时身体素质指标测试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通过点估计公式可得,步行对老年人BMI和克托莱指数身体形态指标的效应最大。武术、健身气功对老年人腰臀比、肩胛皮褶厚度、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体前屈、反应时的效应最大。球类项目对老年人肺活量、握力的效应最大。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老年人群体质水平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老年人应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身身体状况的体育锻炼方式,同时深入了解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其体质水平的改善程度,获得增强锻炼的实效性,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不同城乡老年人参与体力活动的行为特征及体质状况。方法:以上海市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老年人库共7542名老年人的有效调查数据为样本,并按城乡差异分别对上海市市区、郊区和农村老年人参与体力活动的情况与体质状况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上海市市区与郊区老年人体力活动习惯相对比较接近,农村老年人与其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农村老年人散步和体育锻炼显著偏少、参加体力劳动类工作比例较高。(2)上海市市区与郊区老年人体质状况相对比较接近,农村老年人与其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市区与郊区老年人相对的体型比较高大且肥胖,农村老年人相对的体型较瘦小、生理机能较弱、身体素质较差。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体育锻炼方式,达到调节人际关系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目的是各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464名高中生调查发现:青少年在压力承受能力方面存在性别异体和年级差异;青少年体育锻炼量、体育锻炼频率、体育锻炼时间相对稳定和合理;体育锻炼对于青少年的生活抗压能力、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影响显著;体育锻炼时间与压力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正相关,与人际关系负相关.必须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以及对青少年影响、加强青少年的科学锻炼,积极开展健康指导课程;学校要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开展,进一步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运用体育锻炼促进人际交往,增强青少年的整体身体素质,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心理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身体活动与身体锻炼的概念进行讨论,从年龄、身体活动方式的调节效应和身体活动动机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三个方面,回顾了身体活动与心理幸福感关系的相关研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研究被试和实验者效应的问题,并指出今后的研究应在中国文化下的心理幸福感测量和研究设计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武汉地区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行为关系的研究,发现“锻炼自我效能感”与锻炼的坚持性、锻炼的频率、锻炼的强度、每次锻炼时间之间存在正线性关系。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摘要: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域,对身体锻炼与积极情绪、幸福感、乐商、积极心理品质以及成功老龄化等积极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进行综述分析,提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及锻炼心理学未来研究趋势。结果表明,锻炼心理学在身体锻炼与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身体锻炼与乐商、社会幸福感、积极心理品质等方面研究相对不足;研究对象过于集中,抽样科学性不高,研究范式缺乏严格的实验设计,研究结果普适性不高,因果关系结论匮乏。未来锻炼心理学应重视身体锻炼的积极心理效益、积极心理品质的运动处方以及身体锻炼积极心理功效的神经机制和心理机制等问题,并在研究中注重概念和测量工具的本土化以及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融合。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使高校体育改革更具针对性,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现代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有90%以上的学生参与了课外体育锻炼,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生源、不同家庭条件的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率、周参与次数、每次锻炼时间上存在差异;锻炼场所呈分散趋势,锻炼方式男生倾向于和同学一起,女生倾向于单独练习,锻炼内容男生喜爱球类项目,女生喜爱中长跑;锻炼价值取向呈多元化与统一性特点,锻炼的时间与方法主要是随自己的喜好,大学生体育锻炼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同一因素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社会分层和体育锻炼的关系,以部分城市的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先采用One-way Anova对社会分层中的单因子(职业声望、文化程度、月收入)与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和强度进行实证研究,然后运用Stepwise对于多因子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的职业声望,不同的收入,不同学历的城乡居民其参与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和强度有所不同,社会地位越高者体育锻炼频率越高,社会地位处于中层和中上层的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高于上层和中下层以下的居民.职业声望、文化程度、月收入三个预测变量能够很好地预测体育锻炼这个效标变量,检验结果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模型可信度较高,说明社会分层与体育锻炼存在着高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双性化、未分化性别角色大学生为个案,考察主观锻炼体验、锻炼承诺对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利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CSRI-50),在954名有效被试中甄别出346名双性化、358名未分化被试,采用修订版主观锻炼体验量表、锻炼承诺分量表、锻炼坚持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大学生虽具中高程度的积极幸福感和锻炼承诺、低度的心理困扰和疲劳感,但其锻炼坚持性却不甚理想;主观锻炼体验、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在性别角色类型上存在差异,其中,双性化者的积极幸福感、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显著高于未分化者,并且,疲劳感在观察上低于未分化者;而未分化者的心理困扰显著高于双性化者。②除疲劳感外,积极幸福感对锻炼坚持性正向影响、心理困扰对锻炼坚持性负向影响皆显著;锻炼承诺对锻炼坚持性的正向影响显著;在积极幸福感或心理困扰影响锻炼坚持性时,锻炼承诺具备部分中介效应;在积极幸福感或锻炼承诺影响锻炼坚持性时,以双性化、未分化为个案的性别角色类型具备调节效应。结论:转变传统性别角色观念,丰富正性的锻炼体验,激发认知决策能力,可能是促进大学生锻炼坚持性的一个有效策略。研究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理念提供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一次性身体锻炼对人格特质、流畅状态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文献法、心理测量法、实验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一次性身体锻炼对大专女生的流畅状态存在直接的正性效应。(2)一次性身体锻炼能够对主观幸福感及主观幸福感具体每个因素产生直接的正性效益。(3)一次性身体锻炼可通过作为中介变量的流畅状态,以及流畅状态的具体因素(除行动意识融合因素)对大专女生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的正性效应。(4)把人格特质作为调节变量,流畅状态作为中介变量在一次性身体锻炼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作有调节的中介变量检验,发现人格特质在假设模型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