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自力 《现代传播》2003,38(1):50-52
本文在对健康传播学研究进行初步划分的基础上 ,将中国大陆的健康传播学研究现状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健康传播学研究的建立和发展作一个简单的比较、回顾 ,试图回答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关键的问题 :中国大陆是否存在完整的“健康传播学”研究体系 ?通过比较分析 ,笔者认为广义的健康传播学包括“健康的传播学”和“健康中的传播学”两个范畴。作为传播学中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 ,健康传播学目前在中国大陆尚未完整地建立起来 ,亟需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死亡率"与"病死率"概念不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承丽  肖红  朱健利 《编辑学报》2004,16(4):257-257
我国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经过艰苦的努力 ,审定了一批又一批医学名词术语 ,这无疑对我们编辑工作者正确使用科技名词术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但其中“死亡率应为病死率”一说 ,笔者认为欠妥 ,因为 ,某病的死亡率和病死率虽然都反映疾病的危害程度 ,但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卫生统计学》(第 4版 )第 195页中的定义 ,它们的概念是不同的。某疾病死亡率 (cause specificdeathrate) :因某种疾病所致的死亡率 ,是死因分析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各病伤死亡对人们生命的危害程度。其算式为某疾病死亡率 =同年内某种病因死亡人数某年平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和解读《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下文简称《行动》),为公共图书馆科学普及疾病知识、促进公众健康素养提供政策依据和有效的服务框架设立参照。本研究运用5W1H分析方法对《行动》中公共图书馆疾病知识普及工作意义、基本内容、责任主体、空间与时机、策略与路径进行分析,为明确公共图书馆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角色与定位提供支持。公共图书馆可依据《行动》的基本框架提供服务,以疾病知识普及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到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服务“健康中国”行列中来。  相似文献   

4.
健康中国是实现我国国民健康长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发展战略,全民阅读是促进国人精神发育和提高民族精神境界的战略举措。文章将健康中国战略与全民阅读理念相结合,提出了健康阅读推广方案,将健康阅读推广分为生理健康推广、心理健康推广和行为健康推广,以期培养出具有理想信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阅读型健康中国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健康是人的普遍需求,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健康类电视节目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健康类电视节目在节目数量、节目类型、节目内容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其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节目需要树立"大健康"传播理念,丰富节目类型,打造节目特色,利用新媒体编织交流对话网络,做好信息传播,服务全民健康。  相似文献   

6.
王丽斌 《东南传播》2021,(1):127-131
癌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健康传播研究的重点内容.本研究从健康叙事的视角出发,以癌症患者的在"知乎"平台的自述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社交媒体语境下癌症患者的疾病表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癌症患者的叙事文本中,叙事类型受到病程影响,恢复叙事、混乱叙事与探寻叙事交替出现;在疾病叙事上,患者承受着躯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在生活叙事上,患者的人生进程因患病而停滞或发生改变;在经济负担叙事上,高昂的治疗费用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在社会支持叙事上,亲属、熟人与陌生人在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中由内向外依次延展,呈现以亲属关系为核心的"差序格局",社交媒体场域中网友提供的陌生人支持的作用有所增强.疾病、生活、经济压力、社会支持构成患者叙事的主线内容.此外,癌症患者善于使用"劫难"、"长征"、"战争"等隐喻描述抗癌经历并穿插相关的科普内容.因癌症的特殊性,宗教成为癌症叙事中的独特意象;并且患者的疾病表达带有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烙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大电视媒体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服务类节目,在为广大群众提供健康服务,助推健康中国建设的同时,也存在良莠不齐的客观情况.文章结合宁波广电集团自办电视健康服务类节目——《健康有1套》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策划制作的特别节目,通过复盘特别节目的创作过程与实际宣传效果,从节目选题、制作流程等方面入手,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8.
刘凡嘉 《传媒》2021,(18):60-62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与平台加持下的传统健康传播,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对象等方面出现重大转型发展.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移动化、社群化健康传播成为时代主流,美柚APP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致力于女性健康传播的美柚APP,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围绕"她经济"构建特色传播体系,不仅全面践行了自身的品牌理念,而且拓展了健康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为国内健康传播类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9.
为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公众需求,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图书馆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健康教育行动中,健康服务成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手段,并起到了重要作用。社区健康中心(CHEC)是美国以高校馆为分管责任机构的一项健康服务与教育项目,也是一个附属于医院的图书馆性质的实体机构。论文对其健康服务实践的内容、关键词等进行分析,旨在引发国内高校图书馆界对本土化健康信息服务的思考,吸收经验,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0.
国外公众健康信息查询行为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归纳了国外公众健康信息查询行为的概念、理论模型与实践研究,以期为我国学者提供可借鉴的国际经验,为国内健康教育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对公开开展健康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为提高我国公众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开辟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于萍 《今传媒》2013,(6):19-20
在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爆发时,大众媒体是社会公众的重要信息来源。媒体肩负着信息传播、健康教育和舆论引导的功能,疫情报道、政府举措和健康知识是健康传播的重要内容。在流行性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媒体健康传播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媒介健康传播的目的是减轻疾病所造成的危害和社会影响,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公众认知、公众态度和公众行为是评估媒介健康传播效果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陈颖 《新闻爱好者》2011,(18):21-22
近年来,随着百姓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长寿成为人们衡量幸福感的重要指数,公众对健康的渴望与追求也促进了健康传播的发展。根据美国学者Rogers的定义,健康传播是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的健康知识,并通过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①近十年来,我国大众健康传播形成热潮,各类媒体都纷纷抢占健  相似文献   

13.
伪健康传播与公民媒介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传播是当代社会传播行为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传播学研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健康传播尚处于起步阶段,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许多不良现象.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假传播健康之名,达到非正常的商业目的。笔者把这种貌似传播健康、实则别有用心的传播现象称为“伪健康传播”,伪健康传播是一种媒介暴力.提高媒介素养是抵制伪健康传播的可行途径之一。本文将分析伪健康传播的危害并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吴峰 《新闻知识》2006,(1):10-12
在百度中输入“禽流感”三字搜索,用时0.092 秒,便出现267000篇相关报道。从03年的“非典”开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个词渐渐为人们所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事  相似文献   

15.
2002-2012年健康传播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主题分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健康传播研究文献有逐年上升趋势,呈现出既分散又集中于健康教育类、新闻传播类及医药卫生类期刊上的特征,健康教育/疾控中心类与新闻传播类机构是健康传播研究的重要力量,健康传播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与健康意识、健康传播方式与传播途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流行性疾病防控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胡芳 《兰台内外》2023,(12):60-61+70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慢性病对人体健康损害极大,且因其发病率高、不易发现、不易痊愈等特点,在医疗体系薄弱的农村地区对群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尤其突出。为进一步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提高慢性病健康档案管理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中的应用,本文对慢性病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进行了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大力提升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一步。斯坦福健康图书馆是美国较早面向公众提供科学健康信息资源与服务的专业图书馆。针对当前我国健康信息资源获取不充分、健康服务创新与提供不充足等问题,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于促进我国健康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文章采用文献调研法、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法等多种方法,尝试基于共生理论,分析创新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个案研究视角探析该馆成功的经验。该图书馆运营案例带来的启示包括:深入挖掘有关人体健康的各种资源;真正做到服务以“用户”为中心,实现双向互动;培育健康社区,积聚社区力量“拥抱”社会;发挥医科型和综合型高校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何伸 《新闻窗》2007,(4):14-15
近年来,苏丹红事件、甲醛啤酒事件、泗县疫苗事件等发生后,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对公众的健康观念、健康行为和对医疗卫生工作的认知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给卫生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课题。2006年10月13日“首届中国健康传播国际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旨在研究探讨卫生新闻工作与健康信息传递有效结合的方式,拓展我国健康传播研究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马祥 《报刊之友》2010,(12):165-166
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健康传播领域,我国健康传播尚处在起步阶段,如何运用健康传播来传播"真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借由"养生专家"张悟本造假事件,分析了时下健康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境,并试图引起更多研究者对健康传播的重视,以实现"健康传播"能够传播健康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健康传播运动这一概念进行引介的基础上,对美国健康传播运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爱国卫生运动为代表的具有健康传播运动形态的健康促进手段进行了回顾,以历时7年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为例,分析目前中国健康传播运动在实践方面出现的新变化。在将爱国卫生运动与"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进行比较后发现,二者在达成健康促进目的的路径、资源占有及运作模式、政府及大众媒体的角色以及运动话语和行动框架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