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是中国十二生肖中的蛇年。蛇作为爬行类动物,人们既熟悉,又惧怕。因为它的形态给人的印象是丑陋、狰狞,让人害怕。毒蛇咬人后有剧毒,会要人的命,更让人害怕。所以,蛇便成了阴险、凶恶、狠毒的代名词。在成语如"佛口蛇心"、"牛鬼蛇神"、"蛇蝎心肠"、"毒蛇猛兽",歇后语如"蛇和蝎子交朋友一一毒上加毒"等词语中,蛇都是丑恶的象征。然而,先人却把蛇列入十二生肖之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2.
《职业圈》2005,(10):52-55
"天王神罐"究竟是怎样神奇的一种罐子? 它可以让众多消费者感激终生,又在造就了一个身价过亿的"天王神罐之父"后,创造了一个个百万富翁的创富奇迹.  相似文献   

3.
处理恶习     
有一个美国观光客经过华西街蛇店,看到数十条不同种类的蛇在笼子里蠕动,他便好奇地问老板:"这些蛇毒不毒?"老板的回答非常有意思:"不被咬到就不毒。"恶习的杀伤力也是如此。一点小小的坏习惯我们都不以为然,可是它能渐渐地将我们的生命一点一滴吞吃掉。有一次,家中的卧室发出一股臭味,一直散不  相似文献   

4.
红岩传奇     
从四川红岩回到京城,总有睡不实觉的感觉,尤其想到“那山,那树,那人,那蛇”的故事,似有一种解不开的千年奥秘,让我更加敬畏自然.我小时候怕蛇,“美女蛇”的故事给了我无限想象的空间.妈说蛇是有灵性的动物,它知道其他空间的事,不要伤害它;再看那山是立陡立陡的,像是地质学上的喀斯特山貌,鬼斧神工;那树已有千年之寿,仍然婀娜多姿,风华正茂,讲述着古老的传说;那人是树的天然卫士,与树相依相伴,似为一个生命体,分不清身首.这一切抑或是造物神的一幅雕塑画,生态而环保,神奇而奥秘.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是很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不同作家的写作手段之间存在差异性,因此象征主义最终的表达效果也有不同。作者因为生长环境、成长经历、语言习惯不同以及个人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各有千秋。笔者就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和美国文学作品《红字》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其中让人惊艳的象征手法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6.
言论集纳     
我们的信仰是"文化信仰",有"诸神"在监督,就是家人、朋友、同事、邻居,这种来自周围人的社会监督很有效,无处不在;还有自我监督,就是"良心",我们讲"天地良心"、"君子慎独",说的就是自己监督自己。天地是"道",对于"道"的信奉、崇敬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信仰的核心。这是一种有别于西方信仰形态的信仰。它具有非人格神的特点,但具有最高命令的意义,对整个社会有确立价值、约束行为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微神》是老舍小说中非常特别的作品。很多人最初读的时候,都会产生惊异:“咦!老舍还写过这样的小说呀和!”这一印象不是随便得出的。因为,老舍平常不专写爱情题材的小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在题材上不敢摸这个禁果”,“差不多老是把恋爱作为副笔”。而《微神》却是地地道道的爱情故事,与老舍许多作品不同,这是一。二是《微神》的写法特别。老舍绝大多数作品是写实主义的,像《猫城记》那种象征讽喻性的作品只属于个别事例。而这篇《微神》,却作了许多新的探索,比《猫城记》还走得远些,它是带有较多现代主义色彩,有些笔墨甚至相当费解的作品。这两点加在一起,就给人新鲜的感觉,异常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冰冷地没有语言——/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莫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光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潜潜地走过,/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这是冯至的诗《蛇》。《蛇》一直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品,但解放前没有人提起过这首诗。《蛇》是在解放后才获得崇高地位的。对这首诗第一次给了高度评价的是诗人何其芳。1959年何其芳在一篇后来收入《诗歌欣赏》的文章中提到冯至的两首诗《蛇》和《南方的夜》。他说,冯至的两本诗集《昨日之歌》和《北游》中不少是歌咏爱情的,其中《蛇》与《南方的夜》是比较出色的。《蛇》所表现的对于爱情的渴望,写得不落俗套,富有色彩等等。这是在中国有关《蛇》的第一篇评论文章。  相似文献   

9.
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旗袍流行了三百年,作为清朝入关前后八旗妇女的衣袍,在封建社会的贫穷落后年代,它不仅仅用来御寒保暖,同时也是区别身份等级的象征--只有宫里的皇太后、妃子、格格及贴身丫鬟才能穿旗袍,它属于宫里的礼服,是上等人的特权,而宫中普通丫鬟、佣人只能穿短袄长裤."双顺"是清末民初北京专门制作中式服装最大的成衣铺,曾为宋庆龄、李宗仁夫人、里根夫人、王光美等出访订制旗袍,一度专门为使馆和出国人员订制旗袍.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双顺"旗袍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被誉为中国旗袍的顶尖品牌.  相似文献   

10.
某艺术家为秦桧夫妇塑造的站像,在上海一家艺术馆展出,作品名叫《跪了492年,我们想站起来喘口气了》。作者说:"为秦桧夫妇塑站像不是为他平反,而是为了呼吁现代社会要重视人权和女权,因为秦桧夫妇的跪像是过去人权和女权被侵犯被压迫的最好表现。"消息见报后,人们议论纷纷。说实话,跪在杭州西湖岳庙前的秦桧,几百年来,虽然让老百姓拍手称快,但也一直使极少数国人感到不舒服,每每想起便如芒刺在背。所以,历史上曾有人几次毁掉或搬走秦桧的跪像,近者如汪伪政权时,汉奸们就有过类似动议,但害怕激起民愤,弄巧成拙,最后作罢。像今天的现代艺术家这样让秦桧昂然"站起来"的举动,还是前所未有的,多少也算是个"创意"。作者的创作意图听来很"高尚",说是在呼吁尊重人权。所谓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讲人权,就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背景去空谈。如果以《世界人权宣言》的  相似文献   

11.
在龙学研究中,对于"神理"的种种解释虽然都有其合理之处,但均未触及根本。要正确理解《文心雕龙》中"神理"的含义,应该把产生它的人文环境与其现实语境结合起来加以分析,过度诠释与诠释不足均不可取。本文考察、分析了晋人、僧佑和刘勰著作中关于神理的论述,从"神理"与"为文"关系的角度,认为《文心雕龙》中的"神理"虽然在形式上具有"佛性"、"缘起"、"中道"、"智慧"等多种含义,但在本质上则归于佛学"圆觉真如"。刘勰借用"神理"一词确立了人在"为文"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了道与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今年9月,当巴菲特和盖茨来华举办慈善宴会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都猜测他们此行的真正意图是"劝捐".因为,他们刚刚结束在美国劝捐活动,成功地让40位亿万富豪承诺死后捐出半数的财产. 我和比尔·盖茨在北京一家酒店会晤,两人交流了两个多小时.那次见面对我的触动很大,在西方富人回馈社会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在中国只有1%的富人选择回报社会,两者的差距似乎过大.当时比尔·盖茨邀请我赴京会面的主要目的就是商量怎样把中国的慈善事业做好.我决定在中国富人圈中率先站出来,以促进更多的富人投身中国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13.
保留民间风俗仪式,并不是不分良莠,什么东西都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过分强调"原汁原味"并不是科学的态度,客观上也办不到。比如口承文学的各种样式和一些形态类文化事象(如民间舞蹈),原先大部分体现在祭祀仪式之中。而这些祭祀仪式又往往是娱神祭神、祛邪禳鬼活动,其舞蹈和巫术也是围绕着这些内容而展开。时代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仪式应该是以娱人为主,祭祀娱神只是让人获得精神安慰,达到心理平衡的一种途径。因此,就不能老强调"原汁原味"而把一些陈旧的观念和意识传给广大受众。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一种叫做四叶草的植物成了流行元素. 四叶草的学名就是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据说这种草一般只有三片小叶子,在十万株苜蓿草中,你可能只会发现一株是"四叶草",因为机会率大约是十万分之一,因此"四叶草"被国际公认为幸运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我的初恋男友一手缔造了我的初恋,也一手终结了它. 当男友残忍地向我提出分手时,我当即哭得稀里哗啦,大脑接近空白,只知道一个劲儿地问他为什么,而此时,他却面沉似水,冷静得让人害怕.  相似文献   

16.
南海迷宫     
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曾有一个"米诺斯王宫".相传,它是戴达鲁斯神为米诺斯王所建.宫殿结构复杂,千门百室,由于廊道迂回曲折,人入其中往往迷途不得出.米诺斯王宫又称"南海迷宫".  相似文献   

17.
上帝把一捧快乐的种子交给了幸福之神,让她到世间去撒播这些种子。上帝问:"你准备把这些快乐的种子放在什么地方呢?"幸福之神回答说:"我准备把它们藏在最深的海底。"上帝听后摇了摇头。幸福之神思考了一会儿继续说:"那我就把它们藏在高山底下吧。"可上帝听后仍是摇头。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当然首先应该是体现当代中国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但是也必须和必然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精华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基因根基。古老《周易》奠定的"天、地、人、(神)合一"三位一体的世界观,"天道、地道、人道、神道"四大道理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务实求实(务实求真、实干创新、厚实包容、实用求实)"的实学文化精神和"天、地、人、(神)合一"的"元道"整体思辩式的思维方式,应是中华民族精神精华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统基因根基之主根。血脉相连,一脉相承,夯实传统基因根基,根深树壮枝繁叶茂,才能结出累累硕果,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到人们的心里和行为中。这是完善和落实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曾光明 《职业圈》2004,(6):30-31
一、品牌派生不彻底 案例介绍:稀世宝(含硒,可增加视力)矿泉水随着小燕子"常喝稀世宝,视力会更好"的广告而迅速走红,率先在中国水市场中树起了"特殊功能水"的大旗(注:在稀世宝之前,中国的各种水饮料只是"解渴",并没有人想到要生产"特殊功能的水").因此,在消费者心中,稀世宝公司是一个以"硒(明目)水"为主导,兼产其他特殊水(如含碘益智水、含钙助长水)的企业.这就要求它在主导品牌"稀世宝"的基础上,派生出一系列近似品牌,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名牌资源.可惜的是,它没有.  相似文献   

20.
正自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开始,大运河跨越了2500余年历史。它是以物态文化创造出的流动的历史,是人类追求文明、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象征。大运河虽没有长江的豪迈,也没有黄河的伟岸,但它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之一,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核与历史文化价值,被称为中国人的"父亲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