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你读过李华岚的《山茶花》吗?真是有味道。仿佛一道别致的"珍馐",看在眼里,品于口中,愈咀嚼愈有滋味。短文以设问开头:"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这样,先就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接着,短文紧扣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文中,考生在严格审题、正确立意使所写文章合题合体、稳抓基本分外,尚有一些“边角地”可开发.如果利用充分,基本分加上这“边角地”收入,相信应试作文定能获取高分.一、讲究“第一印象”有了好的开头,就容易引起阅卷人的注意,他就可能颇有兴趣地细读你的文章.当阅卷老师对你文章的第一印象“行情”看好时,无形中已在心中对你的文章喜上三分,为作文得高分奠定了基础.好的文章开头应当入题快且准,文字简约,新颖别致,富有吸引力,能一下子抓住读者心灵(如设悬念);启发读者的思路(如就境设问);使读者迅速抓住文章的要旨(如开宗明义),激越浓厚的阅读兴趣.请看下边几个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苏比躺在麦迪生广场他那条长凳上,辗转反侧.每当雁群在夜空引吭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每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这时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如此,文章开好了头,总能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充分调动读者阅读的欲望,并能从中得益,进而借鉴其中的“闪光点”,为自己的作文服务。也难怪有“虎头、猪肚、豹尾”之说,这大概也进一步印证了作文开头的重要性。现在有一部分同学拿到作文题目后,不知怎么开头好,所谓“万事开头难”,往往是咬破笔杆也写不出几个字,尤其是作文基础欠扎实的同学。为此,彭老师在这里介绍四种小学生作文开头的方法,或许会对怕写作文的同学有一定的帮助。一、开门见山法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作文开头写法,主要适合于刚学写作文的同学,如:小学三、四年级的同学。开门见山法比较简单,也最易操作,基本是围绕作文题目在开头点题。如:《快乐的一件事》,用开门见山法开头可以这样写:童年生活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快乐的事,但最快乐的一件事是我读三年级时,爸爸带我去游览香港海洋公园。又如:《我的妈妈》,用开门见山法可以这样写:我的妈妈是一名教师,她很勤奋工作,对她的学生要求也非常严格。二、截取片断法什么叫截取片断法?说来也很简单,就是从一次活动、一件事或一处风景中,截取最突出中心或最重点的一个环节,一个片断来动笔,以便吸引读者的眼球,这种开...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重在启发。合理而巧妙的设问,可以启迪学生主动去探究新知。一、设问要有一定的角度问题要有一定的“导向”,使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的方向和重点。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先出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练习(如3.22÷14),然后自然过渡到除数是小数的计算(如3.22÷0.14),再提出问题:①这道题与上题有什么不同?②怎样使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而商的大小不变?由于问题导向明确,层次清楚,促使学生思维集中于除数的小数点的处理,顺利地从旧知迁移到新知。二、设问要有一定的难度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相似文献   

5.
简快导写 1.开头点题定位 这次习作是通过“几件事”来表现熟悉的人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个性或品质特点,题目和内容一旦确定,就可以马上确定文章的开头。开头的定位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个性定位”,就是在开头的时候,首先将“小伙伴”的与众不同之点告诉读者。如“我的小伙伴叫马金铃,她可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呀。”[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雕琢开头可是一个好方法!好的开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生发出继续读文的热情。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以下思路值得借鉴。一、先声夺人,开门见山这种方法多用于以写人为主的作文,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作为开头,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如:“哎,走的时候别忘了拿桌上的面包……还有,  相似文献   

7.
《观潮》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以富于表现力的笔触,描绘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图画,热情地讴歌了大潮的伟力,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文章开头总领全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作者抓住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以“天下奇观”发端,使读者产生探求的意向,形成一种大潮般的心理落差。教学时,可以这样设问: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它究竟“奇”在哪里?教师在这里要引而不发,让学生产生一种悬念,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学习第2自然段,老师略加提示:人们观赏大潮  相似文献   

8.
文学创作中,有一种被称之为“逼人期待”的技巧——悬念。这种悬念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引入教学中,以唤起学生的兴趣。(一)充分运用和突出教材本身的悬念因素。如《记一辆纺车》开头那一段后,便可以告诉学生,这个开头的“想起它”重复出现,其目的就是造成悬念:这究竟是一辆怎样的纺车?为什么如此值得思念?这样一讲,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到这一问题上。(二)提炼和选择一个富有感召力的故事情节,作为开讲的  相似文献   

9.
“起句现‘凤头’,收篇有‘豹尾’”是古人对优秀文章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作文获取高分的制胜“秘笈”。结尾如能做到如“豹尾”“撞钟”,短促有力,或是画龙点睛,或是呼应开头,或是发人深省,或是欲说还休等等, 客观上就能起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审美效果,给读者(阅卷老师)留下回味无穷的美感。因而增加作文的得分亮点,这样更便于你的佳作分数升高,脱颖而出。那么,“豹尾”该如何铸就呢?  相似文献   

10.
写文章要讲究开头和结尾,古人就有“凤头”和“豹尾”之说。开头开得好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而好的结尾也能起引人深思,余味无穷之效。情境式结尾。文章的结尾创造出一个优美的境界,引发读者的美感、耐人寻味。如高  相似文献   

11.
在复习浮力的定义后,分析定义中“浸在”二字的含义,即只要把物体放在液体中无论是。部分浸入——漂浮物,还是全部浸入——浸没物都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在我们常见现象中,有一类物体如木块、塑料、船只能浮在液面;有的物体如铁块、石块等沉入液体中;还有的一物体如潜水艇、鱼等可以停留在液体下任何深度的地方。这是什么原因呢?课文中在此仅提出一个设问就平铺直叙给予分析解答了。我认为这样处理不是最佳手段,显得有些平淡。不能引起学生注意。若换成这样的开头:先取一个玻璃制的水槽,加入水,将一木块放入水中浮,将一铁块…  相似文献   

12.
读明人谢榛《四溟词话》,他说写文章“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我感到这话颇有道理。不仅写文章如此,也可资课堂教学借鉴。说课堂教学的开头“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是指一堂课的开头要像平地一声雷那样,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迅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进入积极思维状态。然则,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根据不同学科,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以下十种手法也许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你们写作文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开头的重要性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文章要有好的开头才能带动全篇,也才能引人入胜。下边,我们就向大家介绍几种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1.介绍说明式开头这种方法可以让读者对所写事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一篇名为《我的“画像”》的作文中,小作者是这样开头的:“我,五(3)中队的一员,1.46米的个子,淡黄色的皮肤,半桃形的耳朵,两颗‘黑葡萄’镶在胖乎乎的脸上,熠熠生光。噢,对了,我还有一张爱说话的嘴巴。”2.追忆式开头这种开头有如小溪的水潺潺流过,优美感人,易于引起读者共鸣。例如《…  相似文献   

14.
余乐水 《求学》2023,(S1):153-154
<正>相信绝大多数高考学子在作文指导课上都听说过“凤头”与“豹尾”两个词汇。没错,“凤头”与“豹尾”常常被老师用来形容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高考作文中那些巧妙的“凤头”。“凤头”,顾名思义,通常用来形容某篇文章中好的开头。要想写就一篇优秀的文章,拥有一个巧妙的开头十分重要,因为除了作文题目,接下来映入读者眼帘的正是文章的开头部分。好的文章开头不仅可以准确、生动地展现自己文章的主题与重点,还可以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极具创新性的结构吸引读者的注意,使阅卷老师愿意给文章打高分。  相似文献   

15.
设问趣话     
说到设问这种修辞手法的时候,首先出现在我脑海中的是著名现代诗人艾青《土地》中的一句经典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现在我们不妨从这诗句入手来对设问这种修辞稍作分析。诗句中诗人首先提出一个“为什么”的问题,然后接着就自已给出答案,“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提问并非是针对他人提出并希望得到答案的疑问,而仅仅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所以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设问的定义,并总结出它的一般特点。设问,作为一种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  相似文献   

16.
红叶丁颖(台湾)是谁,偷偷地把秋剪贴于少女的双颊于是,整个的宇宙都醉了以全燃的感情以西风的姿态这是一首优美的微型小诗。开头“是谁,偷偷地把秋剪贴于少女的双颊”,运用了设问的辞格。诗人本没有什么疑问,却提出一个问题。这不过是要引起读者的注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说明了开头的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开头是好的呢?文无定法,开头无固定的格式,概括起来说,能吸引读者读下去,又是文章有机组成部分的开头就是好的。我觉得好的开头应该符合这样三个要求:一是开门见山,不能绕弯;二是短小精悍,不能过长;三是引人入胜,不能平淡。  相似文献   

18.
凡读过古代章回体小说的人都知道,几乎小说的每一章的结尾处都会留下一个悬念,不是某某人物被围困难以脱身,就是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或事情最危急的关头,突然跳出一位英雄来,弄得读者欲罢不能,只好又紧接着看下回的内容,直到看完小说为止。这种巧设悬念的方法,可以增加故事的曲折感,使情节跌宕起伏,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造成文章的层次美。写作文也一样,巧设悬念同样能造成作文的跌宕之美、层次之美,能发人深思,引人入胜。这种方法的合理运用,比直接把故事道出来,表达效果要强得多。开头巧设悬念。这是作文惯用的表现手法。在文章开头,以设问的形式设一悬念,启发人的思维,使读者在阅读之初便能沉入其中依照作者的思维去看个究竟。《第二次考试》中,作者开始就这样写道:“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以“奇怪”设悬念,引起读者思索:为什么“奇怪”,造成的原因又是什么?有了这些思索,阅读的兴趣就有了。  相似文献   

19.
<正>高尔基曾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好去寻找它。"作文也是如此。元代乔梦符把文章的开头比喻为凤头,说明文章开头要像凤头一样美丽动人。确实,作文开头平平淡淡,又怎么能吸引读者呢?一篇优美的作文重在开头部分,开头写得好,读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有看下去的冲动。特别是考场作文,利用好作文开头可以使自己的作文在浩瀚文海中脱颖而出,从而获得高  相似文献   

20.
《察今》开门见山以设问提出:“上胡不法先王之法?”语文教材对此句注作:“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胡,何,为什么.前一个法字是动词,取法;后一个法字是名词,法令制度.”如此解释这句设问,联系下文的回答,我以为不妥.综观全文,《察今》用设问提出的论题是:“国君(上)为什么(胡)不能(不)取法(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先王之法)?”而不是“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不”不等于“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