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过程就是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相互作用生成新的信息的过程。生成性信息内化而成为个体的生成性知识,生成性信息外化便产生了生成性教学资源,并进而引发教学目的、内容、策略等的生成性。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从"生"到"成"而获得个体知识的过程,亦即是学生的认识从无知到未知、从未知到有知、从有知到真知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教育应该是使受教育者从“无知”到“有知”,再从“有知”复归于“无知”的过程。现代教育往往忽视从“有知”到“无知”这一过程。从“有知”到“无知”的必要性在于教育自身的伦理本性和人性发展的诉求。从“有知”到“无知”的可能性在于人有“智的直觉”。  相似文献   

3.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宰,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动态生成”也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它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外的情况,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按预设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利用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之中“。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又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从而构建开放的数学课堂。一、问题让学生提——学习目标的动态生成从学习者个体而言,学习目标看作“是教师交给的任务”还是认同“为自己的学习需求”,对于学习者能否真正开展自主性学习过程是很关键的一步。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活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无知到有知,从知少到知多,从浅显到深  相似文献   

6.
开放教育关键要新在“教”与“学”上。电大的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设施与信息 ,使教学向“教不必师”转化。而教师的工作要从“讲课”向“讲学”转化 ,即从传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向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转化。与此相适应 ,学生的“学”也要从被动的听课、记笔记、复习课文 ,向借助现代学习设施和信息手段来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转化 ,由被动的学向主动的学转化。“学无定式” ,现代学生获取新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手段 ,应该越来越灵活 ,越来越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课堂的“生成”应是“课堂动态生成教学”,也就是老师、学生、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或“达成”新的教学效果呈现。课堂生成,是课堂的主要环节,是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体现,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获得了双丰收,必定在课堂上有精彩的生成表现;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是被动的,那在生成的环节中必定会无动于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看重课堂生成,必须追求课堂生成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做教师的,谁愿意看到学员的思维处于“冬眠”状态?谁不希望学员能从“无知”之境,萌生“欲知”的渴念,随之展开“求知”的积极活动,从而化“无知”为“有知”,再由“有知”变为“有为”?这种“无知—欲知—求知—有知—有为”的序列活动,正是现代教学法所追求的目标,也是现代心理学开发教学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之一。那么,这种以发挥教学对象的内在潜能为特征的教学活动,应该怎样来进行呢?这里,试借《陈毅市长》中的一场戏来做一点说明。这场戏是:上海刚解放,医疗药品奇缺。当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同志,为了筹建国营药厂,下请帖邀请药物化学家齐仰之前来共商大计。哪知这位由于憎恶旧中国黑暗政治竟致憎恶一切政治的科学家,断然拒绝: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现自我认知,认知他人及社会。教育是不断完善充实自我的过程,古人云: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教师将自己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促使学生平安快乐地学习、生活,良好的道德素养由此生成。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们说教育是一种过程,引领学生从无知走向有知,从无为走向有为。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固然重要,但是从本质上讲,教学“预设”应当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多向交流的动态建构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预设”有弹性、有留白、富有动态,教学活动也就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审视“课堂教学”.达到“预设目标”与“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因此.作为充满灵性与人性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是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教师因势利导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凝固的课堂变成鲜活生动的画面。那么,怎样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审视“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的报告中集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动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新、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标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的交流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新、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标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的交流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14.
“过程与方法”是实现新课程知识与技能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桥梁,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与掌握,即重视学生在探索新知识时的经历、思考以及获得新知识时的感悟与体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锻炼。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关注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体验性,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注重师生的交往互动。  相似文献   

15.
学生各科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他们获取知识主要靠阅读,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的有理解的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  相似文献   

16.
学生各科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他们获取知识主要靠阅读,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的有理解的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  相似文献   

17.
《华章》2007,(Z1)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要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与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导向下,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始终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中心点。项目化课程和模块化课程的设置,分别在纵向和横向上保证了课程改革和教育目标的动态建构,使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始终处于动态生成的过程之中。纵向来看,项目化课程动态生成模式让学生在项目推进中实现了知识的链条化、能力的过程化;横向来看,模块化课程生成模式则实现了课程组织结构的动态化,使课程改革和教学活动更具职业性、目的性、能动性和科学性。通过"理论—实践—反馈"的知识与能力动态生成模式,真正实现了市场型课程教学的动态性、过程性和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新课程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只有宽松、自由、开放生成的课堂才是“动态课堂”.按照中学物理教学注重培养能力的特点,在动态教学生成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被人忽视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便更好的实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学教学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的,而是更加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体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感受,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既动态生成,也预设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