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通过改进学生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此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反映了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但部分教师在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有"合"无"作",使合作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2.
<正>不久前,到某中学参加体育观摩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分组进行体操单双杠、跳马、跳箱等"危险项目"的教学。课堂上每个练习小组组织得井然有序,保护与帮助实施到位,学生练习兴致极高,学生充满欢乐……课后参与观摩的领导及教师各自发表高见,对这位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充分肯定:体现了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参与积极性极高,体现学生相互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3.
<正>有人说,在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以及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下降了,作用也不像以前大了;也有人说,现代体育教学已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了","教堂"已经变成"学堂"了;现代教学活动就是参与,体验,沟通,合作,探究,无须教师去传授知识技能了,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完全可以用多媒体取代了。如此种种,似乎体育教师可有可无了。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有一种担心:自己会不会"卡壳"——被学生的问题难住?其实,理想的课堂、充满活力的教学,恰恰需要师生互动,需要学生提出心中的各种疑问,需要把"卡壳"作为课堂生成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5.
<正>一、以学生为中心,是增进师生情感、构建和谐体育课堂的首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教师要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丁术虎老师认为,"要以生本教育为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讲解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观的指引下,有不少教师对讲解这一环节产生恐惧,怕违背课改精神,从而使讲解遭遇了尴尬。这当然是认识上的误区,教师不是不能讲、不要讲,而是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讲解切入点",寻找最佳时机进行讲解,要使自己的讲解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培养,因事利导地收到理想的讲解效果。那么在体育教学中何处才是最佳的讲解点呢?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体育》2007,(11):58-60
常态教学的核心作用是"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积累",可以说这是一个目前体育教学的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才是"培养科学的锻炼习惯和人际适应能力"。现实的困境也决定着,我们目前只能让学生在体质(技能)和课时上解决"温饱"问题。"温饱"尚难解决,何谈"小康"。学生对运动技能的追求是有条件的,有些是靠教师引导和传授,更多时候是为了满足同伴之间的"尊重",有一种努力方向。教师每一堂课的细水积累,可以改变学生的运动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手段。低层次基础学生需要一个艰苦的引导过程,而稍高层次的学生则完全可以依赖于和教师同场比赛的表象与模仿,或可以通过短暂的指导即可获得进步。实践证明,教学艺术高明的教师其"导"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讲究,用得恰到好处,自己可以心情放松,和学生同学同乐,学生则学风严谨,放松而不放肆,守规而不散乱,学习效果明显。这些教师有共同的特点:其一,在学生面前有很高的权威性。这一句不是大话与空话,而需要有一定的水平。"打铁还要自身硬",要制伏男生,体育教师必须有精湛的运动技能,有几项要特别突出。比如,篮球。其二,和班主任通力合作,经常获取学生信息,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与其深入沟通,最好能触摸到心灵。其三,建立一整套课堂常规,奖罚分明,罚要有艺术,不能体罚,让学生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其四,与学生一起学习,参与练习和比赛,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增进师生亲和力,提高教师的权威性。其五,传授给学生有效的运动技能,实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教学比赛中的“六注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教学比赛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基本的技、战术素养,让学生在"实战"的条件下,历练他们合理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同时,教学比赛能为发展学生"阅读"比赛的能力提供有利的环境,还能很好激发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当然,要达到开展教学比赛预期的目的,关键是要保证课堂上教学比赛的有效性。对此,本文就需要引起  相似文献   

9.
写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体现自己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积极扮演了一个"双面人"的角色,教师既是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引导者,又是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学习者。那么,教师应怎样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写教学反思的经验,粗浅地谈—下写好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以此和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吕长林 《收藏界》2018,(8):87-87
目前,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小学科学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互动交流现象。这样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交流是小学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的机会。一、善于倾听是学生有效交流的基本条件我们教师都知道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倾听是影响每个人学习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对课堂学习效果影响极大。课堂上,学生倾听教师的讲话;学生倾听学生的发言;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这样就构成了我们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中学体育教学单元的设计应以教材为依据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试验中,有些地方在中学阶段仍以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某些目标为依据设计教学单元;也有采用给体育课命名的方法来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笔者认为,学生到了中学阶段,不能再用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的方法来设计教学单元,而应以体育教材为依据。主要理由是: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中也把"参与合作"作为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在各类公开课教学中,如果没有合作练习就容易被扣上观念落后、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3.
<正>体育组在学校倡导的"科研兴校"的旗帜下,积极创建"学习型团队",几年来,积极开展教育教研活动,以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体育课堂为研究的主要阵地,以本校学生为主要对象,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有效性,真抓实干。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深受学生的喜爱,体育课达成了提高学生健康的目标,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开展得轰轰烈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教师而言,面对新课程应建构新型的单元课堂模式,打破传统的"三基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整理了一套"导—练—展—馈—诊"五步走的单元教学课堂模式。导是课堂内容的前提,练和展是教学的核心,馈和诊是知识目标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师参与,催化热情在学生做游戏时,教师不能仅限于旁观者或裁判员的角色,教师应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去。实践证明,游戏会因教师的参与而更有趣、更精彩,教师的参与犹如注入一剂"催化剂",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做游戏的热情;教师的参与会使学生感到与老师平起平坐,同奖同罚,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产生情感上的互动,从而激发学生做游戏的热情,使普通游戏焕发勃勃生机。如"搬运接力"的游戏,  相似文献   

16.
<正>在今年四年级快速跑单元教学中,经过两节快速跑教学后,我发现,学生自身的惰性已有所表露,练习也是消极地应对。为解决这种不良现状,我也把"挑战应战"游戏引入课堂,希望通过游戏竞赛,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练习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体验性学习方式进行耐久跑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为了提高耐久跑的教学质量,我们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采用体验性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创设与生命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过程、领悟学习的要点。学生在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体验性学习过程中,认识和理解耐久跑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正>本期的研讨话题涉及到日常教学实践,因此,一线教师更有发言权。通过研讨,参与研讨的教师对于课堂驾驭的概念和作用形成了统一的认识。教师们一致认为,课堂驾驭能力是调动学生情绪、调控课堂进程、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效果的一种教学能力,是一种技术;在课堂驾驭能力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在改善师生关系、合理安排运动量、灵活使用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更表现为一种  相似文献   

19.
让体育课改远离“浮躁”的四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思考一:合作与探究如何体现分析: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往往会生搬硬套,不管教学什么内容,都叫学生去"合作、探究",造成了不少体育课几乎"放弃"了运动技能的学习。其实,任何教学与学习,都要创新与继承并重,而不是简单、刻板地转换—种教学方式。多元的学习内容需要多元的学习方式。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要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的设疑与释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进步,从而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就不可能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教育环境。只有当学生进行积极自觉的学习,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产生所期待的效果。教师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课堂学习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因此,课堂中的问题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