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玫 《职业圈》2011,(12):29-30
“和谐”既是人的理想追求,也是社会和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创建和谐企业。至关重要的是营造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将“和谐”的理念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并贯穿在企业的价值观、发展观和管理实践中,把企业办成科学发展、文明经营、诚信守法、关爱员工、活而有序的经济实体和社会“细胞”,谱写出了新时期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郑薇 《职业圈》2011,(32):100-101
一、根据企业特点和属性,确立“和谐”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最强音。燃气企业属于易燃、易爆的特殊行业,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型企业,构建和谐企业文化,营造和谐企业氛围。保持员工队伍和谐稳定,是我们加快自身发展。助力建设和谐深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张金峰 《职业圈》2008,(31):32-33
众所周知,“和谐社会”是由“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社区”以及“和谐企业”等众多“和谐细胞”组成的。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细胞单元之一,承担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职责。和谐企业,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符个部分和各个要素之间和谐、稳定、有序的状态。其核心是通过促进公司外部及内部的和谐,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那么如何构建和谐企业,达到企业的“外顺内和”呢?  相似文献   

4.
苏承洪 《职业圈》2011,(32):34-35
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石。社会产品的生产、社会财富的创造、社会人才的培养、社会就业的吸纳以及社会科技的进步等影响“和谐”的多元因素,都要通过企业来实践和推进。因此。只有把企业的发展纳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系中去。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健全的“细胞”、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近几年来。中国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在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坚持以党建工作“标准化”推动企业发展“科学化”,以跨越发展促进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5.
寻雄武 《职业圈》2008,(21):45-4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经过多年来党的理论探索,“和谐社会”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重要共识。构建和谐企业,实现健康发展才能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建设“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以企业文化为源,加强文化建设,夯实建设和谐企业的思想基础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构建和谐企业过程中,坚持以文化铸魂,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营造鼓励人千事、支持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实践。所谓“和谐企业”,是指企业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均衡和谐的状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构建和谐企业,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关系到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其中企业文化在构建和谐企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小理念和根本精神。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重要“细胞”.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笔者认为.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党建法宝,坚持以“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自我创新”为主线.在企业发展、维护稳定、培育文化的过程中关注、关心、关怀员工,充分展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优势,在企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社会组织的重要成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企业工会是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之间沟通的渠道和桥梁。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工会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真正起到“桥梁纽带”作用,才能营造出心气足、人气旺、风气正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上下同心、齐心协力的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和谐企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赵军红 《职业圈》2013,(30):34-34,37
我国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主要执政党,在企业内加强党建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党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加强党建工作。近两年来。石化企业开展的“一转双创”活动,即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创一流劳动竞赛和创和谐企业建设等活动有效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文杰 《职业圈》2014,(21):46-47
近年来,河南第一火电建设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火一”)党委坚持“一次做好、做强企业,以人为本、和谐企业”发展思路和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原则,针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等作用,促进了公司和谐稳定、健康发展,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不仅能够形成、凝J0聚力、奋发进取的催化剂,而且能够提高企业公信度,达到精神变物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目的。中国石油第六建设公司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把和谐管理作为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保障和谐管理与和谐企业文化好比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没有和谐管理就不会有和谐文化,和谐的管理才能催生和谐的文化,和谐管理促使员工他律,和谐文化促使员工自律。六建公司主要通过“四个坚持”来推动。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企业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课题、新要求 一个社会只有在和谐状态中才能顺利进步,一个企业也必须在和谐状态中才能继续发展。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当代世界汇入“竞争中合作”为特征的新潮流,追求并实现企业内外部和谐状态,就必然地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理念。因此。构建企业和谐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同时也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明 《职业圈》2008,(9):50-51
作为企业的群众组织,工会拥有“建设、维护、参与、教育”四大职能,在构建和谐集团,推动企业和谐发展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要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和谐企业,包括企业外部和谐和企业内部和谐两个方面。企业外部和谐主要包括企业依法诚信经营,与政府、社会、环境等友好相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企业内部和谐主要包括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管理科学、民主、规范;以人为本、注重员工利益和发展;公平正义;人际关系和谐稳定;安全环保;廉洁;等等。在企业外部和谐和企业内部和谐两个方面中,企业内部和谐更为关键。如果企业内部和谐,就能团结一致,克服外部环境的困难。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否则,企业外部环境再好。企业也无法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内部不和谐的主要表现有:收入与分配的不和谐;管理的不和谐;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和谐;干群关系的不和谐;安全环保方面的不和谐。等等。而收入与分配的不和谐是企业不和谐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朱连军 《职业圈》2013,(20):150-151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细胞,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劳动关系是企业内部的基本关系,是当前影响企业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把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主要内容和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7.
近日,记者就中原油田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油田快速稳定发展这个问题,采访了中原油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冷潜。他说,多年来,中原油田认真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实现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了油田持续有效和谐发展,2011年8月被评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18.
论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玲 《职业圈》2007,(1X):10-10,26
企业文化体现了社会历史进步的客观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贯彻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吸收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时代特色和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企业文化以和谐文化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赋予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杨普 《职业圈》2014,(33):31-31
和谐企业就是奉献社会、造福民众的企业,就是员工幸福、人民满意的企业,就是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的企业。新形势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电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电力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结合供电行业实际,从党风廉政建设角度,就如何建设人民满意和谐电力企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杨敏 《职业圈》2008,(15):34-35
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方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迫切需要。因此,工会组织务必要发挥部门职能,深化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在改革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双赢”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