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真菌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真菌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5.1-2005.8月在我科住院48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真菌过敏原皮试阳性9例;鼻分泌物涂片嗜酸细胞阳性31例,真菌阳性13例,鼻窦CT窦腔实变,呈云雾状或有散在钙化点6例,其中1例上颌窦腔扩大,窦壁骨质吸收;病理检查均证实鼻息肉诊断,真菌阳性6例,变应性真菌性粘蛋白阳性4例,组织内均无真菌侵袭。所有48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有效率为93.8%。结论:真菌是鼻窦炎鼻息肉的致病因素之一,术前确诊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对慢性副鼻窦炎的诊断价值,分析各副鼻窦慢性炎症与窦口鼻道区病变的关系。方法:对近两年收集的101例患者的CT资料就副鼻窦炎症的轻重程度、位置分布及范围大小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全鼻窦病变17例(16.8%),单纯上颌窦慢性炎症33例(32.7%),上颌窦 额窦 筛窦前组18例(17.9%)、后组筛窦 蝶窦13例(12.8%),单纯筛窦炎症15例(14.9%),其他改变5例(4.9%)。 结论:鼻旁窦窦口鼻道区的解剖对鼻窦炎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有密切关系,是炎症的易发部位,亦是使各副鼻窦产生慢性炎症的初发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和超声检查对外伤性脾破裂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27例外伤性脾破裂的CT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脾脏本身表现:脾外形增大;脾边缘不规整或见裂带;脾实质不均匀;脾包膜下血肿CT表现为脾外缘新月形高密度或等密度影,超声表现为脾外缘带状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脾内血肿CT可见脾实质内团状或者片状高密度影,超声可见脾内液性暗区,或团状高回声。(2)脾破裂间接征象为脾周血肿及腹腔积血。脾周血肿CT表现为脾周高密度不规则团块,超声为不均质混合回声。超声对腹腔积液的检出率为100%,远大于CT(57%)。(3)CT可同时发现多脏器损伤,而超声对4例后腹膜血肿均未检出。结论 CT和超声对不同类别的脾破裂诊断各有侧重,对脾真性破裂早期病人,可行超声检查;对脾破裂合并多脏器损伤,尤其合并后腹膜血肿时,宜做CT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和超声检查对外伤性脾破裂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外伤性脾破裂的CT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脾脏本身表现:脾外形增大;脾边缘不规整或见裂带;牌实质不均匀;脾包膜下血肿CT表现为脾外缘新月形高密度或等密度影,超声表现为牌外缘带状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脾内血肿CT可见脾实质内团状或者片状高密度影,超声可见脾内液性暗区,或团状高回声。(2)脾破裂间接征象为脾周血肿及腹腔积血。脾周血肿CT表现为脾周高密度不规则团块,超声为不均质混合回声。超声对腹腔积液的检出率为l00%,远大于CT(57%)。(3)CT可同时发现多脏器损伤,而超声对 4例后腹膜血肿均未检出。结论:CT和超声对不同类别的脾破裂诊断各有侧重,对脾真性破裂早期病人,可行超声检查;对脾破裂合并多脏器损伤,尤其合并后腹膜血肿时,宜做CT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求一种微创手术有效治疗上颌窦粘膜囊肿,解除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所带来的创伤和可能带来的后遗症。方法对CT检查发现上颌窦粘膜囊肿并有相应症状的28例患者行鼻内镜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上颌窦根治术治疗30例上颌窦粘膜囊肿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粘膜囊肿优于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结论上颌窦粘膜囊肿应首选鼻内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带状疱疹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结果:83例患者中男40例,女43例,发病年龄13 ~87岁,平均发病年龄48.82岁;病程1天~8周,平均为14.29天;少年发病占3.61%,青年发病占26.51%;中年发病占37.35%;老年发病占32.53%.临床特征为单侧发生的红斑、水泡伴疼痛;三叉神经受累8例,占9.64%,脊神经受累75例,占90.36%,其中颈段受累10例,胸段受累32例,腰段受累24例,骶段受累9例.结论:带状疱疹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好发于中老年人,最常累及为脊神经胸段和腰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的CT与低场MRI影像特征,并分析二者的优缺点,以便更合理的应用.方法:本文收集了近两年经临床确诊的典型的急性脑出血病例48例,其中行CT检查30例,行MRI检查18例,分析两组检查的影象特征,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出血在低场MRI主要表现为T1等或稍高信号,T2均表现为高信号,病灶周围可伴环行水肿;CT主要表现为脑内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高密度灶,部分病例表现为高等混杂密度灶,周围伴不规则低密度环形水肿带,给诊断带来困难.结论:CT,MRI诊断急性脑出血各有优缺点,CT快捷,方便,基本满足诊断需要;MRI定位定性准确,二者结合起来,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8.
huoqiaoxuan@163.com问:我的孩子4岁,拍片显示右侧上颌窦均匀性密度增高,左侧上颌窦黏膜增厚,筛窦蜂房模糊,额窦尚未发育完全,骨性鼻中隔居中,据此医生诊断为副鼻窦炎。到现在,他流鼻涕并伴随咳嗽已经有1个月的时间了,依旧不见好转,起初吃的鼻炎颗粒,后来又吃的护彤和头孢。请问,对于这种情况,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相关性尿路可逆性结石的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例近期使用头孢菌素后尿路出现可逆性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有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用药史,疗程1~3 d,用药后1~6 d全腹部CT平扫显示尿路多发高密度可逆性结石影,6例停药后7~16 d腹部CT随诊显示尿路可逆性结石消失(4例)或明显减少(2例),1例行手术治疗。在CT图像上,观察可逆性结石的部位、数量、形态、密度和伴随征象,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肾结石7例,双侧发生5例,单侧2例,结石均为多发,呈结节状或泥沙状;输尿管结石6例,双侧发生1例,单侧5例,其中5条输尿管各发生2枚,2条单发,结石共12枚,2枚呈结节状,10枚呈圆柱状或条状;膀胱结石3例,单发2例,呈小结节状,多发1例,呈泥沙状;2枚结石密度不均匀,其他结石密度较均匀,各个结石之间密度不甚一致,全部结石CT值范围为47~667 HU;6例患者共7条输尿管发生梗阻性尿路轻度或中度积水。结论头孢菌素相关尿路可逆性结石由于其形成时间短,结构松散,在尿路中容易铸型,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在怀疑头孢菌素相关尿路可逆性结石时,应注意询问用药史并应在短期内影像学复查,以便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脑缺血后出现短T1高信号的认识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3例患者脑梗塞后出现短T1高信号的MRI表现,全部病例均同时行CT检查和随访。结果:病变位于基底节区15例,皮、髓质区5例,小脑3例;基底节区病变呈斑片状短T1信号,皮、髓质区及小脑病变呈散在斑点状短T1信号改变;23例MRI检查出现短T1信号后,立即行CT检查,22例病变中无高密度影,1例枕叶梗塞部位出现少许点状高密度影与MR图像相似。结论:脑缺血后出现短T1高信号并非出血,而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这对临床正确治疗选择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肝海绵状血管瘤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23例,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表现特点.结果:平扫:圆形或类圆形,呈低、等或高密度,巨大血管瘤密度欠均匀,中央见裂隙状、星状更低密度区.增强:较大者动态双期或多期扫描呈典型"快进慢出"时间密度曲线.巨大者,除典型强化表现外,中央可见裂隙状、星状或不规则无强化区.较小者强化形式呈多样化,但延迟期大部分有等密度填充.结论:血管瘤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典型者呈快进慢出的时间密度曲线,CT可确诊.不典型者,动脉及门脉期强化形式多样化,但其延迟扫描之等密度填充可提示诊断.极少数CT表现无特异性,需借助于临床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后组鼻窦及开口处(后组筛窦及蝶窦)感染的细菌分布。方法:选择23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采集后组鼻窦及开口处(后组筛窦及蝶窦)脓液标本,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在230份脓液标本中,蝶窦和筛窦标本的细菌培养阳性率:蝶窦为29.1%(67/230),筛窦为68.3%(157/230)。需氧菌检出率:蝶窦为20.4%(47/230),筛窦为61.7%(142/230),厌氧菌检出率:蝶窦为12.6%(29/230),筛窦为11.3%(26/230)。检出的病菌类别两个部位无显著差异。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后组鼻窦及开口处(后组筛窦及蝶窦)感染的细菌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首位,蝶窦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筛窦,其厌氧菌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肾脏结核在CT、IVP两种影像中的表现与病理所见的关系,来揭示肾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在二种检查方法之间的互补性,以期达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的目的.方法:搜集130例经病理证实为肾结核的病例,回顾性总结,对CT平扫及增强、IVP二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CT诊断符合率93.0%,不能明确诊断7%,IVP诊断符合率36.6%,未能明确诊断63.4%.结论:CT能清楚显示整个肾脏的横断面图像,对肾实质及肾盂、肾盏的形态结构均显示清楚,且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对空洞及肾内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平片及肾盂造影.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可以用于肾功能的判断、与肾盂旁囊肿、肾盂肿瘤的鉴别.所以肾结核的诊断,CT明显优于肾盂造影.  相似文献   

14.
40例慢性鼻窦炎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利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40例。结果 40例患者中治愈28例,好转12例,效果满意。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微创,可视,手术边界清,减少损伤,彻底清除病变,疗效确切。今后应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过程中向微创、无创精细程度上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分析鼻内镜手术技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90例上颌窦囊肿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鼻内镜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柯—陆氏上颌窦囊肿摘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鼻内镜组的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反应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治疗上颌窦囊肿中,鼻内镜手术摘除上颌窦囊肿是首选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64例疲劳骨折患者影像诊断及治疗,结果显示,疲劳骨折主要X线征象为骨膜增生、骨痂形成、骨折线等,其发病部位以胫骨上段及跖骨常见。疲劳骨折经保守治疗后均完全治愈。说明疲劳骨折好发于青少年,X线表现与,临床结合可做出正确的诊断,经保守治疗大部分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17.
CT检查在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癌的CT表现,提高卵巢癌的诊断水平. 方法:分析近年来在我院做CT扫描的120例卵巢癌患者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卵巢癌主要表现为囊实性或实性肿块,以实性成分为主,增强扫描明显强化,CT值平均增高20Hu,单侧性49例,占40.8%,双侧性71例,占59.2%;来自于上皮的肿瘤88例,占73.3%,来自于间质细胞肿瘤及生殖细胞肿瘤各8例,各占6.7%;其他16例,占13.3%. 结论:常规及螺旋CT扫描能显示卵巢癌的CT特征,对提高卵巢癌的诊断水平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诊断方法,分析常见误诊原因,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降低误诊、误治。方法:收集了30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误诊情况,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尤其是部分外科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故误诊率高。30例病例误诊肺炎11例,肺结核4例,胸膜炎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肺心病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5例,急性左心衰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结论:肺栓塞早期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临床医生应提高对病症的认识,对有高危因素患者新近出现气促、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和新发肺部浸润影,经治疗症状无缓解,应考虑肺栓塞可能,尽早完善CT肺动脉造影检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普通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5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胸部CT检查,进一步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HRCT影像学特征。结果我院收治的25例COVID-19患者均为普通型,发热(19/25,76%),干咳(18/25,72%);所有患者白细胞计数均正常,淋巴细胞计数不同程度减少(15/25,60%),血沉增快(12/25,48%),C反应蛋白升高(10/25,40%),出现降钙素原降低(2/25,8%);平均住院日为19.8±3.9天,从出现临床症状到CT检查阳性平均时间为4.9±2.7天。首次胸部HRCT病灶分布为单侧9例(36%,左肺4/25,16%;右肺5/25,20%),双侧16例(64%);20例(80%)病灶分布位于周边,5例(20%)位于周边为主及中心同时受累。HRCT表现中单纯磨玻璃影(GGO)为25例(100%),GGO伴局灶性实变为5例(20%),4例(16%)伴片状实变影。在第二次HRCT检查中,大部分患者病灶增多、范围变广,局部病灶融合,并见支气管充气征。结论普通型COVID-19患者临床表现相对较轻,HRCT是其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8例22个病灶的US、CT和MR影像资料.结果US、CT和MR非造影检出率:US13个,占59.1%(13/22);CT检出16个,占72.7%(16/22);MR显示全部病灶,占100%(22/22).US、CT和MR造影检出率:US共检出17个,占77.3%(17/22);CT共检出19个,占86.4%(19/22);MR全部检出,占100%(22/22).正确诊断:US27.3%(6/22),CT40.9%(9/22),MR68.2%(15/22).影像综合正确诊断:90.9%(20/22).结论影像学综合检查能够正确诊断大部分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MRI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CT和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