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光伏系统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就是级联逆变器,而级联逆变器的难点问题则是对直流侧电容电压的稳定控制。文中以长春高寒地区户外级联逆变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载波移相技术结合电压内外环的控制方法,对多电平逆变器实现电容电压平衡控制。首先,构建基于单相级联逆变器系统数学模型,主要分析系统本身损耗、各桥电压参数、电路电阻参数及调控电压信号参数对级联逆变器电容电压形成的不平衡效果;然后,针对上述模型提供的数据制定直流侧电容电压平衡稳定调控策略,使误差值转化为正弦函数后附加于各桥调制信号上,通过载波移相控制技术减弱谐波,在跟踪输出电流时结合电压内外双环控制技术进行级联逆变器电容电压调控,最终实现电容电压稳定控制。仿真实验证明,运用此种调控策略,使各桥之间电压电流达到平衡,实现稳定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7)
采用单相多电平级联H桥代替电力机车上传统的脉冲整流器,从而避免使用笨重、体积大的工频牵引变压器,可以实现车体轻量化。分析了单相多电平级联H桥变流器的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理论分析及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多电平变流器可以输出稳定直流电压,并且每个功率器件承受的电压应力较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中点箝位三电平半桥逆变器单极性SPWM调制方式,分析了其六种工作模式,给出其控制信号的逻辑生成方式。为保证输出电压稳定和系统动态性能,该逆变器采用了电压电流瞬时值反馈技术。最后研制了一台1kVA/400Hz的三电平逆变器样机,实验表明采用电压电流瞬时值控制三电平逆变器具有优良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了一种非对称多电平逆变器,该逆变器以级联式拓扑结构为基础,逆变器的每个单元采用将个两电平逆变器和几个3电平H桥串联组成。描述了该逆变器的拓扑结构以及控制思想,通过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逆变器具有结构简单、输出谐波小、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在并网模式中,几乎所有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单相逆变器都只向电网注入有功功率。本文对单相逆变器的电能质量特性,即含有电流谐波分量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在控制策略中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并采用电流参考发生器和重复电流控制器来实现相关的研究。本文采用单相系统的两相变换法提取谐波分量,并提供负载所需的无功功率。  相似文献   

6.
周彦 《中国科技信息》2011,(17):137-137,142
电力逆变器在电力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电力逆变器控制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力逆变器的电流滞环控制方法,其单个H桥采用与单极性SPWM调制相似的单极性电流滞环控制,脉冲产生简单,可以有效减少开关损耗。用类似相移SPWM脉冲产生方式来实现电流滞环控制时逆变器一相桥臂移相控制脉冲的产生。该控制方式保留了滞环电流控制响应速度快、具有内在限流能力和稳定性好等优点。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双Boost型高性能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提出带前馈双闭环的控制方法,实现并网发电的同时,对电网的无功作了相应的补偿。基于PSIM仿真软件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证实了所提出无功补偿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作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电路接口,可以降低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和电流应力,同时可以使电网侧电流获得更好的谐波特性。为获取更好的谐波性能,电流型多电平逆变器部分采用POD-PWM调制,并通过直流侧电流反馈实现分流电感电流的均衡控制。最后,通过锁相环控制,使多电平逆变器输出的电流跟踪电网电压,实现并网。基于PSIM仿真环境,设计了单相五电平电流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对上述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宣志江 《科教文汇》2014,(12):96-97
采用单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作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电路接口,可以降低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和电流应力,同时可以使电网侧电流获得更好的谐波特性。为获取更好的谐波性能,电流型多电平逆变器部分采用POD-PWM调制,并通过直流侧电流反馈实现分流电感电流的均衡控制。最后,通过锁相环控制,使多电平逆变器输出的电流跟踪电网电压,实现并网。基于PSIM仿真环境,设计了单相五电平电流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对上述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任斐斐 《内江科技》2011,32(11):94-94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本文分析概念隐喻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其文化差异,并阐述其时英语一词多义教学和词汇搭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移动终端由于频繁迁移而带来的跨域访问中数据访问稳定与安全问题,提出一种支持细粒度授权的角色映射跨域访问委托模型。模型通过委托实现云服务器中管理节点对移动节点在申请服务时的交互困难问题进行监控管理,结合已有的量化角色技术,将映射角色集进行量化处理,实现细粒度的角色映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能够实现在移动终端跨域访问过程中终端节点的准确定位,降低了恶意节点申请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交岔点指巷道相交或分岔的地点,按支护方式不同交岔点可分为简易交岔点和碹岔式交岔点,巷道交岔点处于应力集中区,巷道受到的压力比较大,所以支护起来比较困难。在稳定和稳定性较好的岩层中,交岔点可采用用全断面一次掘进,随掘随锚喷或先锚喷后喷,一次完成,采用合理的施工方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15)
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供电的需求不断增加。单相配电系统由于采用单相变压器,并且中压线路深入负荷中心,它可以达到降低低压网络损耗、提高用户侧的供电质量、降低网络运行成本的目的。本文对单相配电系统的配电模式简单分析,重点对单相配电模式的潮流分析方法展开研究,重点对节点指定法进行了分析,结合变压器等值电路,并利用两节点的节点指定法建立了单相两线式配电变压器潮流计算模型,利用三节点的节点指定法建立了单相三线式配电变压器潮流计算模型,该潮流分析方法对单相配电模式在配电网改造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直流电源SPWM级联式多电平逆变器工作原理,并应用于高压变频器的逆变部分,介绍了其建模和仿真过程,并与传统2H桥级联式变频器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直流电源SPWM级联式多电平高压变频器具有输入功率因数高,输出波形稳定、谐波污染和损耗小、所用电力电子器件数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单相逆变器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CVCF逆变器方案——内部模型法。这种方法能够非常清晰地反映逆变器的内部工作原理,能按照控制精度对逆变器的输出波形进行控制。在控制策略上寻求抑制逆变器的输出因负载的改变而导致系统输出变化的方法。这种CVCF逆变器的输出不仅可以直接接入负载,还可以并入交流电网。  相似文献   

16.
女书文字切分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绘  刘赛 《中国科技信息》2010,(12):119-120,133
字符切分是影响文字识别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复杂背景下,字符的切分效果极大影响了识别的准确率。本文在处理复杂背景图像时采取了多种切分策略,从而提高了字符切分的准确率。在二值化中,采用了高效的大津法,实现全局动态二值化。然后对二值图像采用投影法进行粗切分,再利用连通域、改进的中点连线法进行曲线切分,以及改进的滴水算法进行粘连字符切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良好的切分效果,效率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7.
杨静 《科技通报》2019,35(9):119-122,128
在音乐数字化领域中,音符信号承载着音乐中最重要的信息,当对音符信号进行切分识别时,音符信号的端点难以确定,无法实现精准的切分识别,为了满足音乐数字化的现实需求,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时空域的音符信号切分识别方法。利用三维时空域对音符信号的端点进行判定,以音符信号的起止点作为切分点,实现对音符信号的切分;根据乐器和演唱者的声音创建HMM模型,采用维特比方法生成音符信号的时间序列;按照时间序列对HMM模型进行训练,通过训练结果实现对音符信号的切分和识别。分析仿真实验结果可知,所提方法不仅实现了音符的切分识别,并较好保存了音符信号所包含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户用发电机逆变电源系统。系统主电路采用交直交变换电路,整流电路采用晶闸管半控过零整流,逆变器采用单相桥式正弦脉宽调制(SPWM)方式,把中频发电机400HZ、300~400V三相交流电转变成220V、50HZ单相工频正弦交流电。  相似文献   

19.
陈莉 《大众科技》2009,(9):129-129,116
研究了应用于电铁的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器,并分析了影响其性能的两个关键环节:谐波电流检测和补偿电流控制.用基于自适应原理的检测法检测出待补偿电流的指令值,并采用三角波调制电流控制方法,使逆变器产生出待补偿电流,来抵消因电铁牵引负荷的使用给电力系统带来的谐波影响.同时在MATLAB/SIMULINK的仿真软件下,建立了电铁牵引系统利用此滤波器进行谐波抑制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的双H桥移相叠加合成梯形渡的单相逆变电路的设计,这种设计特别适用于对信号输出的高次谐波有严格要求的大功率发射机的功放和单相逆变电源的电路中。相对于其它形式开关式逆变电路而言,该电路的设计方法简便、实用。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室模拟测试,验证了此设计的合理性,抑制了大功率固态发射机输出的高次谐波输出,提高了无线电通信领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