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结合作者亲身经历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教研模式——“四位一体”公开课,即公开课按“说、听、评、研”四个步骤作一体安排。“说”是教研活动的“开幕”,让听课教师“有备而来”先说课;“听”是听课,有了“说”,听课教师就能“听有所重”;“评”即课后评议,先由执教者反思教学过程,再由听课教师评议;“研”即评后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
钱湛恩 《现代教学》2007,(7):106-109
最近我们组织了一次以“教材处理”为主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并邀请市有关教学专家一起参加。在活动形式上一改传统的“教师上课、说课、专家点评”的教研活动模式,而是采取“执教教师上课、专家围绕‘教材处理’这一主题根据课堂教学的情况提出问题、然后执教教师回答、听课老师评议”这一形式展开,以达到专家与教师对某一课时教学在“教材处理”方面的意见统一。  相似文献   

3.
一、评课存在的问题1.重听轻评,敷衍了事。一些学校人为规定教师每周的听课节数,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只重视听课,有些该评的课不评,一方面因执教者心里没底,另一方面评课的作用没得以发挥,听课也就失去了意义。即使有的课评了,有碍情面,评课敷衍了事,走过场。评课大部分是虚假的评议,只唱赞歌,不讲缺点。评议会上,发言人少,评议只有三言两语,  相似文献   

4.
每学期我们请教研组中的经验教师和青年教师各一位围绕研究主题开展课例研究。每次研讨从执教教师说课开始,然后大家提出各自的观点。综合大家的意见,执教者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对第一轮设计作修改,形成第二套教学方案。按修改后的方案,执教教师进行首次课堂教学实践,对于首轮课堂教学实践,听课教师再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结合各位评课者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同一节课,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进行研讨,在此基础上老师们进行个人备课,由一位老师执教实施,在集体听课的基础上,老师们进行讨论、调整的磨课过程,再由一位教师备课、执教实施,其他老师再听课.这就是"一课两讲"的集体备课方式.本文以"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为例说明这种教研模式.所选教材为山东科技出版社的司南版教材.  相似文献   

6.
常态课,又称家常课,即课程表上排出来的,教师必须进课堂上课的,没有人来听课的,由执教者"全权"掌控的那样一种课.这种课占教师上课课时数的99%.除常态课外,还有一种课叫公开课,如示范课、研讨课、评优课等.  相似文献   

7.
"同课异构"是当下为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语文教学"同课异构"的大多是阅读教学课.通常由一定区域(含学校教研组)内的教研活动组织者发起,确定教学的文本、班级、执教者;执教者独立设计教学方案;执教者上课,教师观课;集体评议(也有专家点评的).有的还要求执教者根据评议进行二次备课、上课,教师再次观课、评议,执教者撰写反思文字等.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的教学研讨活动通常是指教师之间的观课评课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通过怎样的方式可以让执教教师与听课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真正促进每位参与者的专业成长呢?我们幼儿园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有这样一些收获:一、准确定位研讨角色研讨角色的定位是直接影响研讨效果的重  相似文献   

9.
钱芬 《山东教育》2005,(15):10-11
课例研究是我园教研的主要研究形式之一,而“一课三议”是课例研究中主要的研究方法,即通过全组教师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议等活动来改变观念及行为。下面记录的就是其中的一例。  相似文献   

10.
高传龙 《山东教育》2012,(17):20-21
"同课异构"是当前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语文教学中的"同课异构"大多是阅读教学课,它通常由一定区域内的教研活动组织者发起。基本流程通常是组织者确定教学的文本、课型、学生和执教者;执教者自主设计教学方案;执教者上课,教师观课;集体评议或专家点评。有的还要求执教者根据评议进行二次备课、上课,教师再次观课、评议,执教者撰写教学反思等。在上述过程中,不同的执教者用同一篇文本对学情相同或相似的学生施教,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大多不同,可谓"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1.
《南昌教育》2007,(5):31-31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促进教师业务交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个学校都有教师之间要相互听课、评议的规定,要求听课教师对所听之课作出公正、实事求是的评议,既要肯定长处与优点,也要指出问题与不足。然而,在一些学校,听课评议却流于形式,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2.
常态课,又称家常课,即课程表上排出来的,教师必须进课堂上课的,没有人来听课的,由执教者“全权”掌控的那样一种课。这种课占教师上课课时数的99%。除常态课外,还有一种课叫公开课,如示范课、研讨课、评优课等。这种课的特点:一是上课时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红听课:二是上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常常要调动全校骨干教师反复研究教案,并多次试教,达到大家都“满意”了才罢休。  相似文献   

13.
课例研究不能随课后研讨活动的结束而结束,执教者还需要综合群体研讨与自我反思的结果撰写课例研究报告。对执教者而言,撰写课例研究报告可以对自身教学加以系统反思,有助于提升执教者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对课例研究小组而言,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有助于总结这一研究共同体所秉持的共同的专业信念和专业知识。换句话说,无论在个体维度还是在集体维度上,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都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研组是学校以校为本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担负了本组教师共同提高、一起发展的重任。教研组的主要研究形式是课例研究,即通过全组教师集体听课、共同评议等活动来改变观念及行为。因而,在教研组内开展课例研究及对课例研究形式的探讨将变得特别有意义,本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的。  相似文献   

15.
正何谓"慧眼诊课堂,对错中求进"的教科研模式?如何有效进行?即听课有目标,观课有分工,研讨有争鸣,智慧有提升。一、听课有目标教师上课要充分备课,既备教材更备学生,不打无备之战。我们也要求听课教师不进行无目标听课。听课前,每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好重难点,熟悉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明确本次教研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目标。这样教师们在观察课堂时不必要把所有的关注点都只放在教学过程及设计上,也无  相似文献   

16.
辩课,就是在执教者备课、上课或者说课之后,任由听课的专家或教师就其看法和疑问,现场质疑“发难”,执教者即时应对,双方展开辩论交锋。辩课和说课、评课有明显的不同。说课是执教者把自己的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17.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评课时应该把握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8.
笔者参加这次四川省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共同体的数学组研讨活动,来自不同地区的几位教师执教的几节口算研究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反思教学的得失时,听课的老师们普遍感觉到,对口算算理重视不够是此次教学研究课中存在的共通性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也是目前口算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口算算理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芮亚芬 《江苏教育》2008,(11):48-49
多少年来,以公开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是这样组织的:由学校或教研组选定执教者,由执教者个人独立承担教案的设计、课堂教学的预演。然后同一学科组教师会同部分学校领导一起听课、评议。在评议中教师能作适度的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中也总有刻意创设的一两个亮点值得借鉴,但这类教研活动所能带给教师的也就仅此而已了。笔者认为这不是定位于真正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丽 《新疆教育》2012,(10):84-84
在一次省级教学研讨会上,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史建筑老师的一节课和一场专题报告。史老师执教的是高中语文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上得非常精彩。由于史老师在全省语文教育界很有影响,所以听课教师达五六百人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