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介词“在”除了表时间、处所的一般用法外,还可以用在人物名词或人称代词之前,组成介词结构,表人物。这是介词“在”的一种特殊用法,常被人忽视。在《辞海》、《词诠》、《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一些词典中也都没有谈到。笔者就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碰到的二十余例(主要在现代文,文言文中间或也有)简释如下:  相似文献   

2.
副词"好生"既可以表示程度,又可以表示情状方式。《现代汉语词典》已收录该词,却没有标明它的两种功能。因此,探究这两种功能的演变路径,准确区分这二者的不同的用法,便于了解词语之间的分工关系,同时也为词典的编纂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本文对"搞定"一词在现代汉语语料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义项。再将调查结果与《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搞定"一词的义项以及对该词的专门研究进行对比。以此探讨《现代汉语词典》编纂和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现代语文》2013,(7):91
《现代语文》编辑部:《现代语文》2013年第6期(六月下旬刊),唐翠、周志峰的论文《现代汉语词典应该补收副词"真的"》,短小精悍,论述有深度,能够服务时代,非常有实用价值。建议邮寄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语词典》编辑部参考。"真的"——词(副词);词组(形容词+结构助词)。例子区分很清楚。特别是词典已经收集的方言色彩的词"真个",其实就是普通话"真的"的等值版本。我的家乡湖南衡山方言用的就是"真个",并且跟普通话"真的"用法完全等值。《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真个",遗漏"真的",似乎本末倒置。原因估计是"真个"只有词的功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对于”和“对”都是介词。介词特点是不能单独使用,它必须用在名词、代词或词组(短语)的前边,跟这些词组成介词结构(介词短语),共同作句子成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对’和‘对于’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对’  相似文献   

6.
《老残游记》中共有71处使用“望”的句子,其用法主要有五类:作构词语素、单音节名词、单音节动词、介词以及概数助词。随着语言的发展,“望”的前三种用法仍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后两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介词“望”被书写上更简便、数量更具优势的“往”所取代。  相似文献   

7.
“得”在现代汉语中用法较为复杂,可以作为构词成份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可以作为动词,单独充当句子成份;还可以作为虚词,表示一定的语法关系或语法意义;更有一些用法,在语法学界还各说不一,存在着分歧。充分体现了汉语词汇在使用上的复杂性。本文意在对“得”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对其中有疑问,有争议的用法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就教于广大同仁。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及其它有关资料,笔者看到,“得”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大约有以下几种:1.作动词,表“得到”之义,可单独充当句子成份,读作d…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音节究竟有多少?据教科书、工具书记载“普通话音节有1200多个”。徐世荣先生提出了更为精确的数字,认为普通话中使用表义的带调音节为1210多个。《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第2版“单节表”列出1333个音节。为什么这些音节数相去甚远?原因在于学者是以“普通话、表义的、带调”为条件确定普通话音节的,而按照这个条件鉴别《现代汉语词典》所列的音节,其中有些不能算“普通话音节”。所以,“1333”只是《现代汉语词典》这部词典所  相似文献   

9.
说"拉风"     
"拉风"是近年来的一个高频词.它可以作动词,义为"行为做事招摇";也可以作形容词,义为"独特而张扬的".该词虽高频使用,却未被《现代汉语词典》作为新兴流行词语加以收录,当补.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对"纠结"一词进行调查分析,并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该词的释义做对比,得出应增加该词的名词词性和增加2个名词义项、5个动词义项、4个形容词义项的结论,提出词典编纂应参考语料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火亮”一词大致有充当主谓短语、充当名词、充当形容词三种用法.不少辞书没有收录该词,《现代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虽已收录,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故文章对“火亮”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12.
琉球写本《人中画》的与事介词替可表达与事范畴的受益、相与和指涉三种关系,这与当时的北京官话不同,而与今天的吴、闽、粤、客等典型的南方方言与事介词的功能分布相平行。典型南方方言保留了古代汉语使用一个介词通表与事范畴三种关系的用法,北京话、西北方言和普通话却不存在这种现象,而用不同的介词来表达,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具有方言类型学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度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标准有着密切关系。作为测试标准的(《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处理儿化问题时,存在着矛盾;《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这一问题上自身也存在着矛盾,应该按照权威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的标准来规范儿化韵,纠正《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这一问题上出现的失误,以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度。  相似文献   

14.
"滥觞"这个词在释义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有人认为除本义外在现代汉语中该词只有"事物的起源、发端"一个用法,其他用法都是误用,该文从"滥觞"的来历和演变说明了"泛滥"也应该是"滥觞"的一个义项,应收入《现代汉语词典》,其他用法应注意规范。  相似文献   

15.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学习词典》都将"媳"字条目下"媳妇"与"媳妇儿"当作两个截然不同的词进行注解,分别有两个词条共四个义项。然而,通过对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文学作品的考察发现,"媳妇"与"媳妇儿"在语义和用法上完全一致,二者其实是一个词,儿化并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其词义只有三个义项:儿子的妻子、妻子和泛指已婚的年轻妇女。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儿"做名词后缀和动词后缀的两种用法。"-儿"是语素,应该区分构词和构形的两类"-儿"。  相似文献   

17.
"从"字起初作为动词产生,后来演变为介词,而"从"字的介词用法,在漫长的汉语发展史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文尝试对介词"从"用法的历史演变做些浅显的探讨,主要对比"从"的上古、中古汉语用法和近代汉语用法。本文参考语料,上古、中古汉语是各时期文献,近代汉语以《红楼梦》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词是语法词 ,通过它可以探究一种方言的语法特征。跟北京话介词相比 ,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的介词数量少 ,功能多 ,有些用法比较特殊。不少介词还保存着近代汉语的特点 ,个别介词与藏语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普通话轻声有其特定的范围,这在普通话权威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以及高校各《现代汉语》教材中都有基本一致的观点,这些观点也与普通话约定俗成的表达习惯相一致。然而作为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却在轻声处理方面与上述工具书和教材有较大不同,尤其是违背了普通话约定俗成的表达习惯,造成了表达混乱,影响了测试信度,背离了测试初衷。本文主要指出并分析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仁贤 《文教资料》2011,(36):262-266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有附录《诗韵常用字表》。此表收字共四千七百多个。笔者逐字查阅《广韵》、《集韵》、《佩文韵府》和老《辞海》的反切,参考普通话,以定其沪语读书音和越语读书音(用国际音标标写)。普通话依据的是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的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查阅这本词典,竞发现错注的字音甚多,令人十分惊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