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幼儿因美术教学是培养幼儿想象力,激发其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儿童是借助想象来创造的。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想象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产生发自内心的表现、感受、体会、求同和求异的思维。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表现美的意识,创造美的愿望,自由自在的表现客观世界,发挥自己独有的个性和创造性呢?  相似文献   

2.
张铃 《甘肃教育》2006,(10A):21-21
结构游戏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它能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协调合作能力以及动脑的能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舞蹈教学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具有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幼儿容易接受的特点。喜欢舞蹈是幼儿的共性,舞蹈能给幼儿美的感受,陶冶幼儿的情操,锻炼幼儿的体质,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及表现能力。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启蒙者,要把幼儿舞蹈有效开展起来,在孩子幼小心灵中播下美的的种子。  相似文献   

4.
<正>音乐创编活动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伴着积极轻松的音乐,幼儿会体验到艺术带来的美的感受,会萌发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从而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充分利用多媒体、玩教具等多种媒体,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表现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创编欲望,使幼儿的音乐创造力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一、利用课件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  相似文献   

5.
通过美术活动,用鲜明具体的形象去引导幼儿直接感受美;以培养幼儿审美的情感、兴趣为主;以培养表现美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决定如何对幼儿进行美育。通过调研和分析研究,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通过音乐教育激发幼儿体会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促进幼儿身体、智力、情感、个性各方面和谐发展。唱歌是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幼儿较喜爱的。我觉得在唱歌活动中培养、扶植、激发、鼓励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能收到好的效果。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  相似文献   

7.
绘画是大多数幼儿喜欢的活动。因为他们在执笔涂涂画画的过程中,就好象在进行着自由自在的游戏活动,从中获得一种满足的快感。绘画活动是手、眼、脑三者合一的活动,把所想所见画下来,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美的冲动,通过绘画活动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思维的形成。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8.
吕秋兰 《成才之路》2012,(10):82-83
正剪纸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它需要手、眼、脑同时并用。通过幼儿折、剪等动作,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有利于智力的开发,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同时对幼儿心理素质及性格的培养也大有益处。我们在幼儿园大班,随机选取了30名幼儿进行了测查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黄芳 《教师》2012,(18):109-109
幼儿的智力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有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能力等,其中,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是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幼儿园的美工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幼儿创造力、想象力,进而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手段。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幼儿美工教学不是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通过绘画、折纸、粘贴等多种形式,通过手、眼、脑的配合来模仿美的事物,创造美的形体,从而实现美工活动的目的。而实现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的绘画教学是把“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培养想象力、创造力”作为主线贯穿始终,要改变过去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观念。我们的研究表明,培养兴趣、手段灵活、注重美感是幼儿绘画教学设计的几条重要原则,下面分别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会体味、理解文学作品中为我们提供的想象;以此为基础,再来调动、发展学生自身的想象力。本文就试图从这两方面探求一条学生理解想象和发展想象的途径,使学生的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声乐教学中不仅是歌唱能力的培养,想象能力、精神状态、歌唱心理往往对学生学好声乐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尽快克服不良心理障碍,掌握发声、歌唱技巧。  相似文献   

13.
从小加强对学生的乐感训练和培养,这对学习钢琴和其它相关门类的艺术都是大有裨益的。在儿童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听、唱、想等角度入手,细致深入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为更好地表达音乐、理解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课堂上构建起一个浓郁的情感场,教师主导着情感力量,学生在其间激荡、孕育、张扬、放飞情感,在情境中学语言,用语言,自然地真实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热爱生活,感受生命的意义,为学生的生命增色。  相似文献   

15.
通过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来展示音乐的美,形成了以音乐欣赏和音乐美学为核心内容的音乐教育观,包括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智力结构、伦理结构的建构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探究对象,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化身。长期从事教育实践的音乐工作者,在学生音乐教育启蒙时期,要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意愿。其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相当重要。丰富学生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对音乐技巧的掌握,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贾舒婷 《天津教育》2021,(2):134-135
绘本即图画书,绘本不只是讲故事、学知识,还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潜能。将绘本融入美术教学实践中,既能培养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又能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绘本故事中学习更丰富的内容。本文就是以绘本为中心,分析和探讨了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将绘本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Two experiments explored how infants learn to form an abstract categorical representation of support (i.e., on) when habituated to few (i.e., 2) or many (i.e., 6) examples of the relation. When habituated to 2 pairs of objects in a support relation, 14-month-olds, but not 10-month-olds, formed the abstract spatial category (i.e., generalized the relation to novel objects). When habituated to 6 object pairs in a support relation, infants did not attend to the rel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fants learn to form an abstract spatial category of support between 10 and 14 months and that having fewer object pairs depicting this relation facilitates their acquisition of the abstract categorical representation.  相似文献   

18.
Previous studies revealing that monolingual and bilingual infants learn similar sounding words with comparable success are largely based on prior investigations involving single‐feature changes in the onset consonant of a word. There have been no investigations of bilingual infants' abilities to learn similar sounding words differentiated by vowels. In the current study, 18‐month‐old bilingual and monolingual infants (n = 90) were compared on their sensitivity to a vowel change when learning the meanings of words. Bilingual infants learned similar sounding words differing by a vowel contrast, whereas monolingual English‐ and Mandarin‐learning infants did not.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early constraints on novel word learning in bilingual and monolingual infants.  相似文献   

19.
0~3岁是人一生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和听觉发育的关键期。抓住这一时期探究适合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早期音乐启蒙的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和策略,有助于增强婴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有助于婴幼儿智力(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的开发;有助于婴幼儿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内心平静,使其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声音形象是通过歌者在歌唱中塑造出来的,歌唱活动是意识和肌体的双重活动,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歌唱训练的根本就是不断地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在这过程中,意识是发生作用的,所以教师必须先教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在思考中歌唱,通过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和想象力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形象,最后使学生达到演唱自如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