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0,(7):13-1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央强调"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面对麦盖提教育现实,日照援疆指挥部以教育发展中心为龙头,做出了全方位、针对性、实质性探索。做到了立体推进、综合施策、精准对接和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2.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扶智教为重”,教育信息化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对实现贫困地区教育脱贫、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界定了教育信息化扶贫的内涵,认为教育信息化扶贫就是扶教育信息化之贫、依靠教育信息化扶贫(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进行精准扶贫);然后依此提出了扶教育信息化之贫和依靠教育信息化扶贫的策略;最后,为了保障其策略有效实施和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持续发展,作者从资金投入、管理、应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教育精准扶贫源于精准扶贫,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等。实现教育精准扶贫要举措多维:哲学上,辨别真假,理性扶贫;伦理学上,更新理念,公正扶贫;社会学上,直面问题,深化扶贫;心理学上,内外并重,优化扶贫。推行教育精准挟贫要靠各方合力:教育行政部门深入研究,寻求扶贫路径;学校完善制度,开展扶贫实践;教师贯彻执行,推动扶贫落地;学生自尊自信,保证扶贫有效。  相似文献   

4.
以往的教育扶贫是扶持教育的贫困,如在贫困地区建设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改善教育教学条件,配备教师,稳定教师队伍,资助贫困家庭的学生等,也就是在精准扶贫中贫困地区的学校是被扶持的对象。本文立足于田野调查,从农村牧区学校的视角探讨如何参与脱贫攻坚战,让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积极发挥"扶志"和"扶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7,(7):91-95
精准扶贫是扶贫进入到关键阶段所进行的深层次改革。结合梅州丰富的区域资源与客家文化,高校基层党建参与到扶贫工作中,以科技支农为主要形式,创造性地从精神思想、科学知识、专业实践、创新驱动等方面协助办好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好"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处于中央苏区的地方性高校基层党建"精准扶贫"品牌化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在长期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 学生在学习中的"贫困",主要表现在精神贫困和能力贫困两个方面.面对每一个学生,可运用"精准扶贫"战略,从"精神贫困"与"能力贫困"两个方面找准破解之策,进行扶志、扶智,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扶志,让学生消除思想上的包袱,树立学习的目标和信心;扶智,启迪学生用智慧破解束缚,激发学生自身"脱贫致富"的原动力,实现自我发展.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精准扶贫".一、扶"贫"先扶志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兴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构建教育数字化平台,既与国家教育精准扶贫扶智的理念相融合,又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文章以西藏林芝巴河中心小学为例,以中山市实验小学数学科组"1+1"校际结对帮扶为契机,探索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扶智的路径,进而打造"相互合作、互促成长、低能高效、实现共赢"的新时期精准帮扶发展模式,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文章从教育数字化的概念着手,分析运用教育数字化助力巴河中心小学扶贫扶智的必要性,探索适合藏区远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框架体系,旨在为促进教育数字化项目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产生的特殊群体,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对象。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对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扶贫是扶心教育、扶志教育、扶德教育、扶智教育和扶技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精准帮扶体系,旨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通过对西部连片特困地区陕西省域5县32所乡村学校1051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呈现分化倾向,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志气、道德、学业和技能等方面发展状态良好,但同时还有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需要给予关注和引导。农村学校需要整合师资队伍、采取多样化的帮扶方式、实施个性化的帮扶方法和创新帮扶实践体系,以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帮扶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期的关键阶段和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文章基于扶智、扶志与扶贫工作的内在关联,分析和探讨全面推进扶贫、扶智和扶志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期的关键阶段和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文章基于扶智、扶志与扶贫工作的内在关联,分析和探讨全面推进扶贫、扶智和扶志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对贫困生的经济帮扶工作取得了很大突破,但要从根源上帮助贫困生脱贫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根据高校贫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精准扶贫下高校需要建立协同、精准、动态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探索"隐形"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以实现"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精准扶贫"理念的内涵,对新形势下开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具有深刻启迪和现实指导意义。目前,与经济贫困相比,大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更显突出,严重制约了大学生成长成才。为此,高校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内涵,针对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探索对精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扶助措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新时期扶贫脱贫工作新理念,且明确指出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新阶段的主要路径和措施。教育扶贫的目标为两大方面:一是对扶贫对象进行经济资助,二是为贫困对象在学习上提供支持。实现这两大目标,教育扶贫必将向教育精准扶贫转变,而教育信息化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方向和逻辑,即以信息化促进教育扶贫对象精准、项目精准、资源配置精准、过程监控精准、成效评估精准、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精准。因此,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路径探索,重点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关键是发挥教育数据与各级扶贫系统数据的整合效用,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精准扶贫数据网,以数据驱动教育精准扶贫,实现大数据的支撑价值。江西省上饶市政府的"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解决方案实践,为贫困地区提供了一套低成本、低门槛、便利连通、资源共享、迭代升级简单快捷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经验。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因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尚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严重制约农村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精准扶贫中起到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的作用,通过教育帮扶实现精准扶贫,既是当前落实农村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手段,也是精准扶贫的有效切入点和着力点,还是彻底消除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做法。从理论认识不到位、实践上轻视"造血功能"、过于注重治标忽视治本、关注眼前效果缺乏长效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农村教育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自然条件地理因素、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财政经费投入有限和经济落后的制约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落后地区的贫困原因,最后,从强化教育精准扶贫理念、加大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实施力度、创新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注重教育精准扶贫的层次性和巩固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成效等方面,提出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家长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塑造地方良好民风。具体包括开展"三志教育",激发学生的志向、志气、志趣;倡导"爱与责任",鼓励教师做校园里的心灵工作者,多措并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走进村寨,通过培训驻村干部、张红榜送喜报、开展家访活动和家史教育等,重塑地方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良好民风。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到2035年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难点和重点在农村。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地区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部分偏远山区依然面临许多困难,教育扶贫任重道远。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创造了“大家好才是真好”学校共同体教育扶贫新模式,其方向明确,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将教育扶贫常态化,达到互利互赢的效果,在国内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脱贫攻坚思想占据重要地位。习近平脱贫攻坚思想是对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扶贫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的继承。同时,它深入思考中国当前国情,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辩证统一,提出"生态扶贫"理论;深刻认识到人的主观因素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论,为中国扶贫做出巨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太行山区是全国连片特困区之一,脱贫任务十分艰巨。职业教育对接太行山区精准扶贫,需紧密结合太行山区自然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优势,通过优化扶贫融入性的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将"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最终达到经济脱贫、能力脱贫和精神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信息化驱动教育精准扶贫相关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的共词分析,发现我国学者关于信息化驱动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领域:信息化与教育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研究、信息化与教育扶贫各主体协作研究、信息化与教育扶贫模式靶向实施研究、信息化与教育扶贫效果动态监测研究、信息化与教育扶贫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信息化与职业教育扶贫研究。展望未来,我国信息化驱动教育精准扶贫相关研究应注重元研究,探讨信息化驱动教育扶贫理论;推进田野研究,归纳信息化驱动教育扶贫的模式;加强前沿研究,提高信息化驱动教育扶贫质量;强化综合研究,构建信息化驱动教育扶贫网络体系;关注伦理研究,保护信息数据与用户隐私安全。  相似文献   

20.
教育精准扶贫是推动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和保证。经过不懈努力,武定县的教育精准脱贫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促进教育精准扶贫,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考察等,指出武定县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提出武定县教育精准扶贫的新定位,构建了教育效果的不同周期模式、教育影响的年龄分段模式等,同时要建立武定县教育精准扶贫主体合作、循环向上的教育精准扶贫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